康熙番外(二十九上) 文 / 爱晕
休将短梦拟黄梁之一——康熙番外(二十九)
已是入冬了,鹅毛般的大雪,在某一天的夜晚悄然而至,又在第二天的清晨悄然而止.整个紫禁城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空气中净是一片浓郁的静逸.
我穿着鹿皮硝成的半统靴,踩在如细盐般的晶莹细腻之上,雪地在脚下咯吱作响.我自然而然的转身望向背后的西北方,原先明黄的琉璃瓦俱不见踪影,触目所及,整个紫禁城的屋脊都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心里轻轻的叹了口气,时光飞逝,已经一年多了,为何有的记忆非但不曾模糊,反而历久弥新?若这雪能落在我的心上,掩盖了伤痕,冰封了记忆,该有多好?
“皇上,”李德全见了我的动作,凑前一步说,“请皇上放心,那银钢炭,奴才早就吩咐小多子还按着往年的例份送着呢,一天都没断.”
“唔.”我装作不在意,漫不经心的轻哼了一声.
许是猜出了我的不豫,李德全指着一旁道,“皇上,您瞧!”
我顺着李德全指的方面一看,便忍俊不禁的笑了出来,只见乾清宫门前的两只石狮子头上各戴了顶雪帽,原本的庄严肃穆如今却显得憨态可掬.
李德全也在一旁陪笑道,“皇上,内火药处来请旨,今儿个除夕晚上的焰火是搁哪儿放?”
我略一沉吟道,“便搁西苑北海上吧,不易走水.”
********************
除夕夜,按往年的惯例,内务府于御花园的钦安殿中设下规模庞大的天子家宴.
暮色方至,御花园里已是处处张灯结彩,一条大红毛毡从坤宁门直铺到钦安殿的汉白玉台基之上.
殿内点起无数盏精致宫灯,明如白昼,殿内四角各安置着半人多高的的鎏金狻猊铜鼎暖熏炉(1),脚下的地笼烧得暖暖的,甫一进殿热气便扑面而来.殿内已聚了不少人,香气萦绕,华衣映彩,衬着一张张兴奋雀跃的脸,一派普天同庆,喜气洋洋的氛围.
惠妃的脸上端着矜持得体的笑容,一面恭谦的给太皇太后,太后及太妃们行礼让坐,一面招呼着其他的后妃们,俨然一付后宫之主的模样.
大阿哥与太子已近成年,还知谨守礼节,其它几个年纪尚幼的小阿哥,正不知疲倦的追逐打闹.
好容易乌泱泱一大群人对着我和皇祖母及太后行完了礼,又说了一大堆吉祥话后,终于开了席.
一道道的珍馐美食流水样的端了上来,我本无食欲,只陪着皇祖母和太后挑清淡的略用上几口,又陪着喝了几盅,冷眼看去,似乎只有几个小阿哥与小格格在大快朵颐.而我那些满头珠翠,一身绫罗,富贵无俦的女人们都和我一样对桌上的美酒佳肴无甚兴趣.我在搜寻那双秋水明眸,而她们则忙着把一波波热情的,羞怯的,期盼的,爱慕的眼神不断的抛过来.
大殿里人头攒动,济济一堂,而我却觉得如此寂寞,有些怅惘的想,这个时候,咸福宫又该是怎生光景?
觥筹交错,酒过三巡,戏也开了锣,想到明日再宴王公群臣之时,又要依葫芦画瓢的再来一遍,心中不由一阵厌烦.
皇祖母年事已高,勉强听了两出,脸上已是止不住的倦意,太后倒仍是兴致勃勃,我正好借故送皇祖母回慈宁宫.
从慈宁宫出来,只见半厥月亮在如缎般的夜空中静静高悬,月色皎洁如洗,满天星斗熠熠生辉.夜幕之下,整个紫禁城一片静谥,只有树梢上,房檐边雪化的滴水声伴随着钦安殿里的丝竹之音隐隐入耳.
烦躁的心绪也似乎被这宁逸所感,慢慢的平静下来.
信步出了神武门,拾阶而上到了景山,放眼鸟瞰,巍峨的宫殿尽收眼底,这气势磅礴,奇伟壮丽的紫禁城是整个大清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我的曾祖父,祖父,几十年的殚精竭虑,流血无数,才终于成了这天下的主人,那高高在上的龙椅,是无数人的梦想,可他们又怎知,那块正大光明的篇额之下所掩盖的杀戮与血腥?那九尺高的宫墙,葬送了多少希望,折断了多少向往自在飞翔的翅膀.
谁会珍藏着你细碎的笑容
谁还在意你眉间的那抹倦与愁
谁对你欲说还休
谁为你一生长发为君留
谁在你心底刻下痛
谁又是你一生的负疚
谁能与你携手
走遍千山看遍夕阳红
谁为谁风露立中宵
谁为谁青丝红颜老
谁为谁心弦绝,情丝断
魂归奈何桥
谁念着谁,谁盼着谁
谁误了谁,谁怨了谁
谁为谁望穿秋水
谁为谁相思成灰
谁又是谁心中的玫瑰
浮生一遇
谁在你的心底开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