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问事鬼神

序章:妖夜寻郎  七 文 / 木隐

    空念老和尚说到这里,对孙川道:“适才孙施主问我,如何得知笔记确为莲师真迹?其实到了今日,老僧依然不知。毕竟莲师离世上千年,世间已无确证的莲师真迹可供比对。

    老僧所以相信这份笔记并非杜撰,原因在于最后一张贝叶上,还留有宗喀巴大师的一段附注:他说他已三次前往昆仑寻访无果。在他之前知晓此事的藏密传人,也没听说有谁找到过线索。

    但前劫之人所留的信息,既能经历成、住、坏、空之大劫而不毁,自然不会轻易湮灭。想必是没人有莲师那样大的福缘。他把这份笔记传于弟子,希望将来那个有缘附梦的,会是黄教中人。

    宗喀巴大师的手迹,黄教留存甚多。当年九·世·班·禅寄存的典籍中,就有几部大师手书经文。老僧反复比对过,笔记上最后一段文字,确是宗喀巴大师的真迹无疑。在老僧想来,以宗喀巴大师的为人,当不至杜撰这样一篇笔记,用以欺骗后人。”

    孙川闻言点头道:“大师言之有理。”

    陆曼曼问道:“孙叔叔,你刚才的解释不是说,宗喀巴大师是莲花生大士的化身吗?怎么从笔记的口气来看,不太像呀?”

    孙川笑道:“这个关于前后几位创派大德,皆是一人化身的说法,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类似的话二·世·达·赖·活·佛说过、四·世·班·禅·活·佛也说过,但宗喀巴大师自己,可从来没说过。你这么聪明的姑娘,想一想自然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喽。”

    陆曼曼吐了吐舌头,道:“原来是这样,那可真不好玩!”而后又向空念老和尚问道:“大师您就是因为这个来昆仑山的么?要找那个能让人附梦的山谷?”

    老和尚笑着摇,道:“小施主,老僧念经敲木鱼,脑袋可不是榆木疙瘩。密宗那么多传人,找了上千年都没线索。怎么可能看到份笔记,就傻呼呼跑到昆仑山来?要是事情到此为止,那就只是老僧年轻时知道的一件旧闻轶事罢了。”

    周远山在一旁点头附和道:“大师言之有理,孤证不立嘛。”

    孙川道:“老周,你一个搞古生物学的,不要剽窃我们考古专业的术语好不好!”

    周远山笑骂道:“臭小子,净瞎掰!甚么考古专业术语,这是一切调查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好不好!少瞎扯淡,听空念大师往下说。”

    老和尚一笑,接着道:“找到这份笔记那年,我还不到三十岁。所以愿意花精力去研究它,与其说,是对笔记本身感兴趣,还不如说,是为了对逝去童年的追忆。搞清楚了,也就撂开了手,很快便将这件事忘记了。

    那时候新的国家刚刚在废墟上建立,社会的变化很大、很快。甚至也影响到了佛门,但每个人心里,其实都是欢喜的。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人们生活富足呢?哪怕是我们这些出家人。

    哪知道没过几年,那场席卷了一切的浩劫,就汹汹而来。峨眉山自然也无法幸免。”

    周远山听到这里,一拍大腿道:“那份笔记也被……?”

    孙川脸上现出一抹痛苦之色,接口道:“甭想了,何止是那份笔记呀!”

    “破四旧”是那场十年浩劫的开端。许多战火中依然幸存下来的文物古迹,被人为摧毁;无数善本典籍,被焚烧一空。对于孙川这样的考古学家,这是无法面对的伤痛。尽管那场浩劫只是他童年的记忆,但从前辈手中看到过的损毁名录,曾让他难过得几乎夜不能寐。

    陆曼曼疑惑道:“你们在说甚么呀?是文·化·大·革·命么?”

    陆明轩拍拍孙女的头,道:“是呀!纵观人类历史,能被称为浩劫的,也没几次!听大师说下去吧。”

    空念老和尚接着道:“那时大坪寺的藏经阁被一把火烧光了,佛像全部打碎,僧舍殿宇被砸得只留下残垣断壁。我们这些出家人都被迫还俗,押到牛心寺接受改造。

    所谓改造,其实就是被红小将们押着,满山去毁寺烧书。对我们这些出家人来说,亲手去砸毁佛像、焚烧经文。实在是痛不欲生,可红小将们说这很重要,这叫精神改造。”

    空念老和尚讲到这里,略微一顿。他脸上虽无特别的表情,但篝火旁的每个人其实都知道,那段经历对他而言,绝不是甚么愉快的回忆。陆曼曼张嘴欲问,陆明轩朝她缓缓摇了。

    空念老和尚银白的眉毛微微一振,接着道:“世间际遇之奇,往往出人意料。不成想这等毁佛焚经的恶行,倒让我发现了昆仑附梦之事的另一个例证。”

    说到昆仑附梦的另一个例证,空念老和尚口中一顿。雪白的眉梢微微颤动,他伸出手指,抹了抹眉梢,这才继续道:“那是去拆毁华藏寺的时候。华藏寺是峨眉最古六寺之一,始建于东汉年间,历代增修,殿宇众多。一群人足足砸了十几天,领头的红小将才算满意。最后一天砸到碑林,夜里,我们这些需要改造的人,便睡在碑林旁的回廊上。

    那晚是满月,银辉铺洒在院中的残碑碎刻之上,显得异样凄迷。可能是受了环境的影响,我一直心神不定。虽说出家人四大皆空,受些折辱不算甚么。但被迫毁佛焚经,心里终归不能没有怨忿。更何况我襁褓即入佛门,现在忽然别人说:‘你不能再作僧人了,这世上从今以后,也不许再有任何出家人了。’心中兜兜转转,尽是迷茫。不明白往后的日子该怎么活?不明白这世界到底是怎么了?

    不会有答案的思索,让人头疼欲裂。为了不再胡思乱想,我索性借着月光,去读那些残碑碎刻。却在一处掀翻的碑座缝隙下,见到似乎有金属的光泽。挖开来细看,是个破损了的青铜盘。盘上有铭文五百余字,均为大篆所书,勉强可辨。”作者木隐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