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斗字 文 / 更俗
(新书近期会上架,支持更俗的兄弟们,现在就可以充值准备订阅了……)
看着沈淮自信而从容的给贺、戴、田等大佬宾鹏敬酒,唐建民转头去看妻子,恰看到妻子不经意掸手抹了一下眼角,不想叫别人看到她眼睛里的泪花。
唐建民心里感慨万千,这些年来,几乎宋家所有人都认为沈淮无药可救,唯有妻子对沈淮有着近似宠溺的信任,从未放弃过要把他从泥淖里拉出来。
唐建民心想,大概眼前这一幕没有谁能比妻子更激动万分吧。
唐建民不喜欢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在仕途上也没有大发展,但他没有吃过猪肉,不等于他没有见过猪跑。
唐建民能知道沈淮此时的表现,已经不是在强势人物面前怯不怯场的问题,而是从他突然插过去向田家庚敬酒开始,宴会厅那一角接下来的局面其实都在受他巧妙的牵动。
可以说沈淮有讨巧借势之嫌,但这恰恰也说明沈淮有着掌握局面的能力跟自信。这一刻,堵在宴会厅中间的宋家小辈,相形之下,反应迟钝、神情呆滞、不知所措,整个的仿佛就是衬托沈淮存在的鸡群。
沈淮的表现,自然也引起宴会厅大多数人的注意,唐建民就听见身后就有人问起沈淮是谁。他回头看了一眼,谢佳惠跟谢海诚兄妹坐隔壁桌,那人正好问的是谢佳惠。
唐建民见谢佳惠脸色苍白而僵硬,盯着沈淮,很失态的没有理会那人的问话;谢海诚以及孙家这次过来祝寿的代表孙启义,也是脸面僵硬的饮酒,仿佛将眼睛遮住,就可以当眼前发生的事实并不存在。
说到一起去给老爷子敬酒祝寿,兄弟姐妹一大群人起身来,但走到半途,沈淮突然岔过去给田家庚敬酒,宋鸿军、宋鸿奇等人都给搞得很被动。
宋鸿奇迟疑着,不知道是不是要凑过来给田贺戴三人敬酒,征询的看向父亲宋乔生。宋乔生微微摇了,宋家一群小辈拥到贺戴等人跟前,就太不像话了,要他们都去给老爷子敬酒,不要过来凑热闹。
虽然这会叫沈淮在贺戴二人跟前突显出来,宋乔生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是轻轻的按着沈淮的肩膀,说道:“你也跟鸿奇他谬去,给老爷子们敬一下酒……”
宋乔生坐下来时,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沈淮背景一眼,想起一年前他突然打来的那个电话,暗道:老四家这小子果真是人不可貌相?心想他这么做的用意,大概是想引起戴贺两人的注意吧?
沈淮突然间甩开宋家其他小辈,单独岔过来给田家庚敬酒,确实是想引起戴贺两人的注意。
作为宋系的核心人物,贺相怀竖务委员,戴成国是电力部部长,资历都在二伯宋乔生之上。虽说此时老爷子宋华才是宋系的核心人物,但老爷子毕竟是八十岁高寿了。要数两年老爷子撒手而去,宋系这个派系还能勉强维持下去的话,那贺、戴二人就是派系宿老,他们才是决定派系内谁能上、谁不能上的主要决策人。
回京虽然才两天时间,沈淮也意识到,想要讨好宋家所有人的欢心,是不现实的;与其讨好别人的喜欢,还不如叫他们不得不重视自己。
从田家庚出现,沈淮就把他挤兑得欲死欲活,刚才沈淮敬酒的风光,更是叫他心里又忌又恨。见好不容易逮到能让沈淮的机会,宋鸿义哪里肯会放过他?揪住沈淮的胳膊就往前面拉,朗声跟宋鸿军、宋鸿奇说道:“刚才田部长都夸沈淮是我们小辈里的出色人物,这贺寿词得叫沈淮给我们开头先写……”
“鸿军哥你们先写,我等会儿再丢人不迟。”沈淮推却道。
沈淮缩身要往后退,宋鸿义揪住他往前拉,其他宾朋也有围过来看热闹,都想知道宋家老四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儿子,到底有什么资格叫田家庚都刮目相看,都鼓动他先写。
实在推却不得,沈淮就把酒杯递给宋鸿义,说道:“你帮我拿着酒杯!”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笔,跟老爷子宋华说道:“爷爷你身体老当益壮,也闲不下心一直都在关心国家事业,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就手录曹的《步出夏门行》给爷爷你祝寿,也请爷爷指点……”
“你快写,我们可都排着队呢!”宋鸿义不耐烦沈淮这么多废话,推着他到长台前献丑。
沈淮蘸墨起笔,凝神看纸,三五秒过去,才下笔触纸,隶书先写一个“步”字。一字跃然纸上,宋鸿义挤在沈淮身爆看了胸口似给打了一锤,愣站在那里半天没能再吐一口气出来,这妈的哪里薯画符?
宋鸿义这时候才明白沈淮刚才那些姿态,不过是给他下的一个套。
他脸涨得通红,胸口仿佛给什么东西堵死,闷住一口气怎么也喘不出来,叫他心里异样的难受。哥哥鸿奇站在对面,脸色难看,宋鸿义也没有办法跟他解释,大家都看到沈淮刚才有意藏拙,大家都看到他幸灾乐祸的揪住沈淮不放、推沈淮到长台前,难道他能跟别人说这是沈淮这王八蛋给自己下底?
“好字啊!真是好字。”
老爷子宋华坐着没动,但有其他好热闹的老人围过来看宋家小辈斗字,看到沈淮起笔一字就形神兼备,写出不凡的功力,就忍不住的冲着老爷子宋华大声叫好,要他也过来观字。
宋华本不欲看沈淮手书,但不能拂别人好意,也就走过来看。老爷子一起身,这边贺戴田也就都围过来凑热闹,宋鸿军等小辈反而要退到边上让出位子来,唯有宋鸿义失魂落魄的站在沈淮的身爆仿佛是专门负责给沈淮端酒杯、打下手。
沈淮这时刚好写到“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心意神皆在字上,也不理会围过来的众人。
沈淮的隶书,要比寻常隶书厚重深涩,但写《步出夏门行》,则更能写出雄浑苍茫的意境。
宋华虽然给称为书法家,也自知这是人哄着他,自知实际水平有限,倒为有几分看字的眼光而自诩,这时候也是为沈淮已具风骨的隶书惊住。他看两眼字,又端详沈淮两眼,这难道真是老四家那个在国外不学无术、整天胡作非为、最后还祸害到小棠身上的浑小子?
沈淮写罢最后一字,又审视过一遍,才意态踟蹰的将收笔,抬头跟老爷子说道:“小时候在农场,我跟小姑父练几年字,后来荒废了好些年,这两年才重新拾起来,倒写出一些感觉来了。这次回来,没有准备其他礼物,就写一副字给爷爷,祝爷爷延年益寿,长命百岁;再请爷爷给指点一下……”
“哦,建民的字是不错,不过你是青出于蓝啊,”老爷子回头看到女婿唐建民一眼,知道唐建民也写不出这样的隶书来,又饶到长台后再端详这肆意苍茫的隶书,半晌才说道,“我八十大寿得孙儿赠这副字足矣,其他人就不要写了……”
宋鸿奇知道他上去写字也会给沈淮比下去,但听老爷子这么说,无疑老爷子也是认定他们其他小辈的字差沈淮太低,不用上去献丑。这本是宋华照顾小辈的面子,只是这种“否定”,叫宋鸿奇心里更难受。更俗[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