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问事鬼神

序章:妖夜寻郎  十七 文 / 木隐

    周远山说到这里,微微一顿,接着道:“关于这支洞箫的外形,能说的就是这些,倒也没甚么。可是第二方面,有关这支洞箫的材质,那可就厉害了!

    三十年来,多少人为之穷经皓首,多少人被它深深迷醉。说句玩笑话:小叶子,你要是现在举着这支洞箫,到北京的各大研究机构去转上一圈。不用你开口,身后就能主动跟出一个营的人来。保证个个都是副研究员以上级别,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少说能凑一个连。”

    “居然能有这么特别!”沈鸿叶嘀咕了一声,脸上颜色开始变得不太好看。心中暗想:“这支洞箫越特别,牵扯的人和事就越麻烦。那个金丝眼镜大背头,绕了偌大个圈子,编了那许多谎言,就是为了让对这支洞箫的来历放心,只把它当做顾江南留给她的遗物。这背后的谋算,让人想想都觉得心寒。

    在今晚遇到科考队这几个人之前,自己和空念大师尽管觉得有些事很蹊跷,但也绝没想到过,早在四年前,这支洞箫送到手中之时,一张大网,已将会与它发生关联的全部人和事,都严严实实地笼罩起来了。

    现在回过头细想,自己抱着这支洞箫,到处去找人翻译铭文时,遇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所谓‘砖家叫兽’们。其中颇有几个见这洞箫样式材质不凡,仗着财势地位,想要·巧·取·豪·夺、甚至强买强卖的。很是让人担心了一阵,而其结果无不是虎头蛇尾、无疾而终。

    自己当时,还曾傻呼呼地暗自庆幸。甚至嘲笑过这些人,只会‘说狠话、放空炮’。这会儿才明白,不是自己走运,更不是人家没能力采取行动。他们恐怕是收到了足够强有力的警告。

    而最后,那位在自己毕业时,及时出现的甲骨文权威窦老先生,就更为可疑。正是通过他的指点,自己和空念大师才终于得以相遇,结果是一拍即合。

    等到自己和空念大师昆仑山脉后,第三天就遇到了‘生命科学昆仑行’的一支科考小分队。据他们说,这竖内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大型综合性科考活动。数百只小分队,将在未来几个月时间内,考察整个昆仑山地区。

    而从那时直到今晚,整整三年的时间过去了。自己和空念大师无论朝那个方向赚每隔一段时间,总能遇到一支不同的科考小分队。现在看来,每支小分队,都是那张无边大网上的一个有效节点。

    这件事的背景简直不能细想,愈想就愈让人觉得可怕。这得是动用了多么庞大的资源和人力啊!简直可以说是倾国之力!又得是甚么样的人和事,值得国家耗费如此的力量、漫长的时间去谋算、去追寻?

    说到人,自己充其量,只是个想要完成遗愿的普通人;空念大师也只不过是个有些学识、会点武技的年老和尚。说白了,就是两个草根老百姓。爷爷据说在战争年代当过师长,可十年浩劫的时候就去世了;年轻时是军医,好像名声还挺大,可后半辈子除了还算长寿之外,也没甚么特别之处。

    那么最有可能引起这一切的关键人物,就是口中早已失踪的师兄顾江南。金丝眼镜大背头虽然满口谎言,但这支洞箫与顾江南有关,这一点不会有问题。顾江南到底是个甚么样的人?当年失踪又卷入了甚么样的事呢?

    不过不管是甚么样的事,至少可以确定一点,单凭空念大师说的那几个类似神话的故事,哪怕百分之百都是真的,也绝不可能引来这么大的动静。

    好在今晚遇到的,所谓‘科考队指挥小分队’的这几个人,除了那个何副总指挥,其他人到目前为止,给自己的感觉都还不错。当然也可能只是一出故意表演的红白脸传统剧目,但仔细想想,他们应该没这个必要演戏。

    至少在目前的昆仑山地区,他们确实可以完全代表强大的国家机器。如果他们都和那个何副总指挥抱有同样的想法,自己和空念大师,除了屈辱地无条件合作之外,不可能拥有其他的选择。诸如反抗、拖延、逃走之类的想法,其结果用一个词‘悲剧’,就可以完全概括。

    而选择无条件合作,也不一定就有好果子吃。从那张大网布下的时间与力度来看,这回肯定是摊上大事儿了。大事当前,又荒山野岭的,‘事后灭口’并不是甚么难以做出的选择。

    而令人想不明白的,也正是这一点:对方明明力量远比自己二人强大,掌握的信息也远多于己方。为甚么那位陆老先生,还是执意要表现出‘宁可与自己人翻脸,也要坚决公平合作’惮度来呢?如果答案是他为人正直、心地善良,那这事儿就真成笑话了。

    自己虽然年轻,但汉语中有个成语叫‘形格势禁’,还是知道的。任何事情,都有其自身的基本走向和发展规律,更何况是这种大事。不可能只因为某个人单纯的善良愿望,就产生根本性的转变。

    而任何平等的合作,都无法仅依靠人本身的道德自律去维系。合作双方的力量和条件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才是对等交流的真实基础。

    所以在自己或空念大师身上,肯定存在着某种优势,让那位陆老先生,不得不选择平等合作。尽管己方的这个优势,自己一时半会儿还想不到。但对于己方来说,这个优势,它应该有、必须有、不能不有。……“

    随着周远山的一句所谓“玩笑话”,沈鸿叶脑子里的念头愈想愈深、愈深愈多,脸色也愈加阴沉。

    周远山明明看个满眼,却权当沈鸿叶这张大黑脸,与自己完全无关。笑呵呵地对着陆曼曼,继续自己的话题:“这支洞箫在材质方面,有三点极其特殊。

    第一点就是重量,箫身净重38·79公斤,也就是将近七十七斤六两。而寻常的竹箫,还没有它的零头重。

    单说它很重,似乎没甚么特别的意义。但别忘了,洞箫是空心圆管。一根八十一厘米的空心圆管,重达38·79公斤。这个结果就太惊人了,意味着它的密度之高远超普通金属。

    我们常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拿它与目前已知的,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质,也就是最重的金属‘锇’,来比较一下。‘锇’的密度为22·48克/立方厘米,相当于铅的两倍,铁的三倍,锂的四十二倍。而这支洞箫的密度为51·69克/立方厘米。”

    陆曼曼大吃一惊,道:“它比已知最重的物质还要重一倍多?”

    周远山笑道:“或者我们换个说法,这支洞箫才是目前地球上,人类已经发现的物质中,最重的物质。仅凭材质方面的这第一点,它就能令全世界的相关学者为之疯狂!不是么?”作者木隐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