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色言情 > 反哺:一名乡村医生的自述

第十十十第七章1 文 / 胡卿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呼唤白求恩精神

    有人说: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人道主义的白求恩梢神,已经过时了。因而在当前发生的眼球事件、天价药费,甚至把病人抛弃/在荒郊野外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不得不让:人感到痛心!

    正巧这儿张病床的主治医生是我的学生。我便粑他叫到医生办公室,询问该病人的具体况,并指出病人人院一个多月了,为什么一直没有发现病人右肩关节脱位呢?他无以对,但面有难色,似乎有难之隐。我的态度也缓和下来,在我的追问下,他才吐露真。

    这位住院医生是某校校长的儿子,在医学院校外大专班学习期间,不学无术经常旷课,或者在课堂上捣乱,使老师无法正常讲课。教师们碍于校长的面子,不敢得罪领导,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力把课上完,如果他不来,师生们就谢天谢地了。

    这位先生能进医院工作,都是长辈们的同学关系解决的。他有恃无恐,对病人态度恶劣,动不动就训病人,因此病人及家属对他意见很大。在工作中不负责任,粗心大意,经常出现差错,连科主任都佘何不得,我这个学生怎敢得罪呢?倒霉的只有是病人,就这样病人带着右肩关节脱位的病,转到内科病房,一推了事。这能说是救死扶伤的医院和医生吗?

    我想起一个故事.古代有位外科医生,自称华佗再世医术高明。有一天送来一位被箭射中的病人,箭的一头射进体内,另一头留在体外。他取出锯子把外面的箭锯掉了,他叫转内科治疗,病人家属便问里边的箭怎么办?医生回答说,我是看外科的,外面的箭由我治疗,里面的箭属于内科治疗。这不是天大的笑is—吗?但在现实生活中就出现了这样的笑话。

    另外又有一位病人,受凉感冒了。儿子陪伴着去区院看病,临出门时老伴让他坐出租车,他回答我没事,还坐什么车。于是步行五站路,跟儿子在路上有说有笑的。因为他是该医院的退休干部,就让他住院检查以便报销。经过各种特殊检杳,均未发现异常变化,便给输点液体补充一点营养。谁知液体注人不到一小时,病人出现休克,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医护人员发现拿错了药,把别人的药给他注射了,造成严重后果。病人家属也发现况不对,追究其用药况,此时医护人员把输液瓶毁掉了,使人们无法查寻。病人家属把医院告上法院,因为证据被毁无法开庭,一直拖到现在此案无法解决。据有关法律规定,有意毁灭证据是违法行为。

    如此等等这种缺失医德,败坏医风的例子,还以举出许多,因此使医护人员内衣天使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彻底淡化了,失去了群众的信任。这就是医疗纠纷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当然有病不能不看,看病又使人担惊受怕,本院职工(医生)尚且不明不白地死亡,何况无法知的老百姓?

    医药勾结,一切向钱看。当地某药厂生产葛根素注射液,为了打开销路就与某医院签订供销合同,250毫升的注射液每瓶定价130元。医院规定各科室要推广使用,医生从中提成,于是内、外、妇、儿等科室普遍使用,一轰而起形成了热潮。

    据我所知一名阑尾炎病人,术前术后每天都在使用葛根素注射液。还有一名突发性耳鸣病人,每天也在使用。经过20余天的治疗,毫无好转,病人不得不去西安做进一步治疗,仅此一项内白花去四下余元。造成滥用的后果。

    葛根在当地药源丰富,容易采集,因而不值钱。而且分离提取的下艺也比较简单,所以成本不高。葛根素用在病人身上,每瓶就高达130元,真是黄金有价药无价,医药双方获利颇丰,害苦了病人。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使正常和痉挛状态的冠状动脉扩张,能改善进人缺血区的冠状动脉侧枝血流發增加,同时也使非缺血区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因而缓解心肌缺血,对冠心病人疗效明显。另外对心律失常也有作用,对梗寒性心肌的代谢有良好影响,增强了心脏功能。还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也有降血糖作用,最近有人将葛根素与阿斯匹林组成的复方降血糖作用明显,且维持24小时以上。

    山此吋见,葛根素并尤明屉的抑菌作用,为何用于阑尾炎及耳鸣等病人呢?不是医药双方为了赚钱,难道是在治病吗?何况延误病,失去治疗的最佳时间,势必造成不良后果,对病人的损害是无法挽回的。

    我年龄大抵抗力差,在冬季经常感冒咳嗽,有次出现了胸痛,便到医院去看病,经熟人带去,给呼吸科主任介绍,我是该院院长的同学。主任看完胸片,检查了肺部,认为没有重要病变,问我吃的什么药,我说土霉素,他叫我继续吃,结果仅用土霉素就治好了。土霉素每片5分钱,我这个病只花了几块钱就治好了,这说明了什么呢?主任知道我是内行,而且职称比他高,不能给我开大处方赚钱。与我同去的一位感冒病人,一张处方就开了二三百元。如果都像我这样的病人,他怎么提成呢?

    土霉素虽然疗效显著,而利润太低,药厂生产不划算,所以纷纷停产。药房里都放在偏僻的角落,有的药房根本不卖,据说每片只能赚一分钱。医生也不用了。各个环节无利图。

    我有一位同学是某医院儿科主任,我们过去用惯了小处方治大病,一张处方几角钱,甚至几分钱。他现在被返聘回医院上班,院长给他定了收入指标,不能完成任务,就要扣工资,因此他感到很内疚,不得不违心地开大处方,甚至开洋药,以保证他的工资足额照发。

    一些功能科室的检查费也要给医生冋扣,所以有些病人,医生还没有开处方,只凭各项检查就花去好几百元,病人还不知道患的啥病,该花多少钱买药,这就是看病贵的原因所在。

    在过去门诊的各项检查,住院后病房都作为诊断的参考,当然与进一步诊断有关的必须检查项目,再作补充。但是现在的况就不同了,病人就是当天入院,住院医生也要从头检查,你回扣了,我岂能不回扣呢?不要白不要,无形中加重了病人的负担。病人已经成了唐僧肉,你也想吃我也想吃,大家都来吃。

    目前大小医院及个体诊所一轰而上,热衷于静脉输液,一次静脉穿刺少则18元,多则30元,其余药品及输液管不算在内,因而输一次液体一般都在百元上下。所以医院专设静脉输液科室、看到输液架排列得满满的,像树林一样,行人通过都有闲难。门诊如此,病房也不甘落后,每张床每天都在输液,观的经济效益的确市场化了,每天光输液一项收入都是非常观的。

    科室承包确实弊端不少,有的科室吃得撑死了,如外科、妇产科等手术科室。有的科室饿死了,如中医科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不准收红包,我加大回扣,一点也不吃亏。一个刚毕业的大专生,按工资标准不过上千元,打起麻将来出手不凡,打的是大五零,就是一牌50元,再一炸每人100元,这样下来输臝都是几千元。他哪来的这么多赌资呢?还不是从病人身上榨取的。请问,老百姓看病能不贵吗?

    科室之间各显神通,开发自身资源搞创收。财源茂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妇产科有个不成文的常规,平产3000元,剖宫产5000元以上。为了加大经济效益的力度,大量开展剖宫产手术,她们利用产妇怕痛的心理,尽量动员做剖宫产手术,不分青红皂白—刀解决问题,所以才出现了大量剖宫产。

    剖宫产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1.严重产前出血,如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等;2.原发性宫缩乏力,特别是合并胎心异常;3.三十五岁以上高龄初产妇;4.严重妊娠中毒症;5.妊娠合并子宫颈癌;6.生殖器官畸形;7.先兆子宫破裂等。胎儿的胎位异常、胎儿窘迫和联体畸形等。

    剖宫产手术出血多,对产妇的健康有影响。其次是子宫切口较大,术后形成瘢痕,如果再次怀孕,有造成子宫破裂的危险。如果手术不慎,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将给产妇带来终生痛苦。

    ( 反哺:一名乡村医生的自述  http://www.agxs6.com 移动版阅读m.agxs6.com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