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色言情 > 反哺:一名乡村医生的自述

第十章1 文 / 胡卿发

    县长吃野菜、医生吃鸡肉

    1964年春天,我随张县长去南部山区救灾,在一般况下秋季农民总会有收成的。多了多吃少了少吃,实在不行就糠菜半年粮。春节前还以对付,一到每年春节后二三月间,青黄不接往往形成春荒,意思是说春天的灾荒。去年收的吃完了,今年地里长的还是青的接济不上,这时是农民最难过的日子。农村基层干部也是心知肚明,但又无奈何。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就成为县上领导要把救灾放在首位。

    在大跃进年代,据有关部门的《灾报告》说,1959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全闻范围受灾之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其实据气象专家们的研究结果,出现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局部地区的旱灾,对全国影响不大。

    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在大炼钢铁过程中,号召全民炼钢,要求钢铁元帅升帐,农村青壮年全部都去炼钢,庄稼广种傅收,有的不耕耘,又没有肥料,把种子往地里一撒就万事大吉,再也没人管了,出现了杂草比庄稼还高,成为山鸡野兔的园。加之老的老小的小,还有不少干瘦浮肿病人,庄稼熟了也无人去收割,使口粮更加短缺,灾一天比一天严重,人春后几乎没有粮食吃,人们不得不靠野菜、野果、树皮、荸根来充饥。

    另外,大炼钢铁需要煤,没有煤的地方,上山乱砍乱伐,烧成黑棒子用来炼钢。原始森林被破坏了,到处是荒山秃岭,失去了防止水土流失,凋节雨量的作用,势必造成旱灾,大自然在惩罚人类,使灾更加严重,有的地方颗粒无收。

    灾民们长时间吃不饱和瓜菜代,对身体是多么严重的摧残,尤其是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更需要营养供应才能长大成人。像这样长期营养不良,势必造成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减退,经不起细菌病毒的入侵,传染病很a然地在这些人群中传播。

    春季是许多常见传染病传播的季节,此时在这一地区:流行着两种传染病百日咳和猩红热,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百日咳由于病程达2—3个月,咳嗽要咳一百天,所以才叫百日咳。这种咳嗽有一种独有的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不咳则已,一咳则连续短促十几声甚至几十声,以夜间发作较多。咳嗽时病儿两眼圆睁,面红耳赤,屈肘握拳,头向前倾,舌向外伸,颈静脉怒张,泪涕交流,缩成一为,表非常痛苦。阵咳完毕后,紧接着有一深长的吸气,发出一种特殊的鸡鸣样吸气声,有如公鸡叫鸣那样,即咳咳咳咳……哽,如此反复发作,一次比一次严重,直至咳出黏稠痰液甚至吐出胃内食物为止。病儿常因咳嗽、呕吐,不能进食而发生营养不良,本来就吃不饱,这样岂不更是雪上加霜,身体虚弱抵抗力更加低下,常会出现肺炎等并发症。

    疾病发展到这个阶段是不难诊断的。就是从门前经过听到这种特殊的咳嗽,就知这家有百日咳病人。一般有经验的父母也知道这是西口咳病。它是由百日咳杆菌通过空气飞沫传染,其传染源是病人及其家属成员。一年四季均传播,以冬春最多。

    六十年代初期还没有疫苗以注射预防,只能采用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的早措施。

    在治疗方面没有特效药吋用,只是对症治疗,减轻病人痛苦,防止并发症发牛,民间有个偏方,适用各阶段治疗。就是鸡苦胆,具体用法是,取鸡胆汁加白糖高温蒸熟,杀死细菌和寄生虫。一岁以内每日半个,其它随年龄而递增.也用猪胆汁代替。

    在这边远山区里流行百日咳,作为医生对病人不能不治,除给开些中药外,主要用鸡苦胆治疗,教给家长配制方法。服用后病大有好转,群众也于接受这种简便有效的疗法并十分感激医生。所以我常去看病时,群众就常以鸡肉招待我,因此在疾病流行期间,流行着县长吃野菜,医生吃鸡肉的笑话。

    在这多病的季节,灾民们又面临新的疾病,我发现了猩红热有散在流行。

    猩红热,我理解猩红就是鲜红或潮红的意思,热就是发热的。把它归纳在一起,就是全身出现鲜红色皮疹的热性传染病。它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染,传染源为病人及其携带者。它的特征是发热、咽炎、草霉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呈现出密集均勻分布,口唇周围苍白,形成所谓口周苍白圈。因此皮疹为猩红热最典型的症状。所以诊断此病并不闲难。

    此病关键在于预防,首先要隔离病人,留在家中尽量不与外人接触,家庭成员尽量少出门,在公共场所要戴口罩,还用青霉素液滴鼻,或用中草药内服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治疗方面青霉素是首选药物,链球菌对青霉素很敏感,无耐药性。

    我根据文献报道,对猩红热病儿采用青霉素加中药治疗,很快控制了流行,再未发现新病例。

    甩手子

    1962年我在门诊部外科室上班,内科医生找我去看一位病人,病人说最近感觉到两个膀子发麻,有蚁行感,有烧灼痛,其它活动正常。我们详细检查了他的上肢,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就开了维生素b,之类的药物,再作进一步观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人的病毫无好转,不仅上述症状加重而且又出现了肌肉萎缩,我们几个医生讨论这是什么病呢?他能吃能喝完全是个健康人,为什么病变单独出现在上肢呢?他是一位法警负有监管犯人的重任,没有健康有力的体魄怎么能完成任务呢?我们收入住院观察。

    在住院期间经过当时县医院的设备,做了全面详细检查,仍然没有发现病因。只是采取营养神经及其它对症处理,但效果不大,病仍在继续发展。病人自己也感到了这些,因此要求出院。

    法院院长前来找我,他是我的老乡,关系很不错,是来问我病人的况怎样,为什么不在医院治疗?我给他介绍了况,县医院年纪大的医生都是从旧社会军队来的,没有经过正规医学训练,只能看些小伤小病,对这种病毫无经验,我已请教过他们,都说没有办法治疗。我们这些年轻人都是从学校刚毕业,在学校没有学过这些病,毕业后第一次见到这种病,根本就没有经验。我们只能采用对症疗法,看来效果不大。

    病人出院后去找中医看病,还用了一些偏方,甚至求神拜佛,想尽了一切办法,不但无济于事反而病加重。两上肢肌肉萎缩,几乎皮包骨头,肌肉无力,手不能提也不能拿,甚至不能拿筷子,不能系裤带,吃饭都要人照顾,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病人走起路来,两上肢不听指挥,前后摇摆甩来甩去,所以人们叫他甩手子。病人和家属痛苦万分,不得不再次住院求助县医院。

    当时正好我在住院部上班,他又成为我管的病人。由于距西安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当时不通公交客车,只能坐大卡车,由汉阴到汉中,再换汽车到宝鸡,再坐火车到西安,最快也得五天,如有意外什么时候能到西安那就很难说了。加上路途中的颠簸,病人更受不了,我们不敢轻易转院。

    病人住院给我增加了无形的压力,我不能眼看着病人的病一天天的加重,这样会遭到良心的遣责。只有去翻书来解决,我想上肢对称性肌肉萎缩造成的肌肉无力,不是与血管有关系就是与神经有关。血管如果受到压迫,上肢血液循环受阻,肌肉由于营养不良而萎缩,这种推测是有道理的。惜当时没有条件作血管造影,只能沿着上肢的主要几个动脉查找有无肿瘤或其它什么疾病,检查结果排除了这种能性。

    上肢相对应的脊髓神经,是支配其运动及新陈代谢等功能的。因为是对称性的出现在上肢双侧,这说明能病变在脊髓神经的根部,我便有的放矢地检查了这个部位。支配上肢的脊神经是臂丛,由第5—8颈神经的前支和第一胸神经的前支的大部分组成。各神经进人腋窝后,形成了束,紧贴于腋动脉周围,主要分支有肌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分别支配上肢的肌肉和皮肤。

    ( 反哺:一名乡村医生的自述  http://www.agxs6.com 移动版阅读m.agxs6.com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