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色言情 > 反哺:一名乡村医生的自述

第六章1 文 / 胡卿发

    实践出真知

    走廊展览

    宣传教育是党在舆论领域的一件法宝。一切理论知识和方针政策,要通过对群众教育宣传,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党一贯重视此项工作。

    髙等学府是最高教书育人的圣地,应把宣传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1956年我考入西安医学院后,在班上担任团支部书记,宣传教育是团支部的重要工作,也是我责无旁贷的任务。

    黑板报是最简单方便的宣传工具,是大家司空见惯的平常事。有一天黑板报出现了彩色报头,吸引了众多读者。因为在解放初期条件较差,只有白色粉笔,没有彩色的。当时的彩色报头,引起同学们的好奇,是不足为怪的。这些彩色粉笔是同学们创造发明的。经过了解他们是把染料,配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倶全,把白粉笔浸透晒干,就成为彩色粉笔。各班都如此炮制,我们年级的黑板报出现了五彩缤纷的美丽图案,成为全校的一个亮点,提高了宣传效果。

    大学校园是人才荟萃的地方,各类人才百花齐放,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大家都在黑板报的报头上做文章。后来出现了立体报头,这种报头是用硬纸做成的。关键是要在事前设计好,然后进行粘贴或折叠,最后染色。以做成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各种形状,当然应该保持高雅美观,随着当时的宣传内容而变化。各班出现了竞赛,形成多种多样的报头,立体造型也越来越精致美观,使黑板报又提高了一步。

    同学们是不会满足现状的。满足就会落后,就会停滞不前。不久黑板报的报头出现了灯光,把灯泡挂在其中,或者用灯光造形,或者使它闪闪发光,类似霓虹灯一样,宣传效果更加明显,经常有一群读者,欣赏这种艺术杰作。但是要制作一个精美的报头,需要几个同学几天的时间,而且所需的材料,还要到西安市城内去采购,有些材料还需要许多钱。因此,这种灯光报头不宜提倡。因为学生应以学为主,不能把过多的精力用在这方面,会影响学习的。另外费时太多,造价太高,显然是浪费精力,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是又不能挫伤同学们的积极性,只能采取折衷的办法。凡是重大节日,才允许这样大搞,平时只用彩色报头就以了。

    黑板报的报头办得形式各异,五彩缤纷的消息不胫而走,引来了兄弟院校许多参观者。因为我校位于西安市的小考,四周有许多大专院校,相互之间经常往来和校际交流,信息自然很灵通。

    黑板报的健康发展,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党委书记亲临现场指导,并大加赞扬,同学们受到鼓舞。

    我校对门是工会干部学校,简称工干校,后改为党校。隔壁是陕西省军区,他们距离我们最近,经常在一块联欢,或举办舞会,是非常熟悉的邻居。他们听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好,经常有人来参观,并请我们介绍经验。

    黑板报办得再好,一场大雨过后,被淋得破烂不堪,十分狼狈,使人痛心。为此,学校为我们每个小班的黑板报都设有雨篷,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由于在办好黑板报方面,我们团支部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绩是显而易见的。在大二时我被选进年级闭总支,分配负责宣教工作,我从此有了用武之地。

    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大学生从各地带来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同学们有的摆在宿舍里,有的挂在床头上,美化环境,点缀生活,尤其是女同学的宿舍,琳琅满目,别有一番趣。

    五十年代的大学生活,功课十分繁重,许多医学理论都需要死记硬背,如解剖学的知识,骨骼有多少?叫什么名字?血管的分布及其来龙去脉是什么?五脏六腑的位置及结构,这些能灵活掌握吗?当然医学知识学得多了,自然而然你会融汇贯通,举一反三了,不然古今中外怎么会出现许多名医和医学科学家呢!

    高等院校在五十年代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大学生们打背包、叠被子,都能做到像豆腐块那样有棱有角的,宿舍的整洁不亚于正规部队。最要命的是在深更半夜突然响起的紧急集合号,开始时同学们丢三落四,乱作一团,洋相百出,经过一段训练,才逐步达到要求,走向正规。

    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形势下,同学们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为了使大家心舒畅,生活愉快,绪放松,以利于学习,我们动员有手工艺品的同学,把这些艺术品,由宿舍搬到走廊,让大家共同欣赏,这样做就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借此因势利导,推波助澜,要求各班各宿舍学习,并组织参观以丰富大学校园生活。

    经过几天的筹备,我们年级的走廊里像展览会一样,各班的展台突出重点,各具特色,有小工艺品的,有少数民族装饰品的,有剪纸的,有小发明、小制作的,形式多样,别具风格。再配上灯光造型,使展品更加绚丽多彩,甚为壮观。在走廊上方点缀一些彩带、小花球,人们走进这里好像到了世外桃源。

    名不正则不顺,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走廊展览。

    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各年级前来参观,各兄弟班级的同学们边看边议,赞不绝口,不时发出笑声,还诚恳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

    学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闻讯前来视察和指导,对我们鼓舞很大。于是根据领导的指示和同学们的建议和意见,各班充实了内容,进行了精加工,使走廊展览在内容和形式上更上一层楼。

    从上面传来消息,卫生部要在我校召开全国医学教育改革会议,这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喜讯。

    卫生部的领导除李德全部长因病未来外,其他副部长全部到西安来参加会议,崔义田副部长深人到我们宿舍,与同学们谈心,了解学习况,他对走廊展览大加赞扬,这样做有利教育改革,深表满意。参加教育改革会议的各院校领导,也来参观展览,对我们促进很大。

    科学调查在陕北

    陕西省有多种地方病,陕北有克山病、大骨节病,陕南有甲状腺肿大和克汀病,在这些地区广为流行,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这些地方病的病因,有的至今还未查清楚,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均把它列为流行病学的科研项目。

    克山病为什么叫克山?原因是1935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首先发现这种病,故称克山病。它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心肌病变为主的地方流行病。经过多年的调查发现,该病分布在我国从东北到西南一条狭长地带,其中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至陕西、云南、西藏等14个省区的部分县,想而知对人民身体健康为害之大。

    该病的主要表现有心脏肥大,急性或慢性心功能不全和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急重病人以突然死亡,当地群众称为快当病意思是死得快。或者有顽固性呕吐,甚至吐出胆汁,故当地称吐苦水病。

    地方病的关键是当地的病因未查清,就无法进行防治,为此西安医学院于1959年组织地方病科学调查队,由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王教授任队长,还包括有相关教研室的教授,我们二十三期全体学生约400余人参加,作为教学实践的一部分。

    陕西省的黄龙县和黄陵县是重病区,我们开往这两个县。陕北是黄土高原,风沙很大,当时没有公共交通汽车,我们坐的是敞篷大卡车,一路上沙尘滚滚弥漫在车后,几辆车形成一条黄龙,10米之外看不清人的面孔,同学们用衣服或布巾包住头,戴着大口罩,只留一双眼睛,如果不说话谁也认不出是谁。到达目的地后,一个个全身都落满了厚厚一层尘土,鼻子嘴里也有泥土,这是对我们师生们的第一次考验。

    我被留在队部检验室,大部分同学都分配到各地驻队调查。队部设在黄龙县城内,教授们都集中在这里。当时的县城说是城看不见城,只是集中在丘陵地带的窑洞村子而已。奇怪的是管理户口的单位,在街上摆一张桌子,进行登记外来人口的户口,见流动人口之多,这给调查带来一定困难。

    ( 反哺:一名乡村医生的自述  http://www.agxs6.com 移动版阅读m.agxs6.com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