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色言情 > 反哺:一名乡村医生的自述

第三章3 文 / 胡卿发

    团结是搞好卫协会的首要任务。作为我这个卫协会的秘书长,必须严格掌握好党的政策。当时的中医、西医人员,一部分是国民党政府的留用人员,或旧军医;另一部分是自学成才的中医中药人员。他们不了解**的方针政策,加之又受国民党反动宣传的蒙蔽,对党抱着观望怀疑的态度。而中医中药人员受封建思想和迷信观念的影响太深,他们抱残守旧,墨守成规,坚持着落后、不科学的思想方法。

    由此见,我们先把他们组织起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卫协会的章程,认清每个会员的权利和义务,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在会后找老中医谈心,并委以重任,从开始取得好感,到彼此完全信任。通过推荐、讨论、协商、选举,把有名望的老中医吸收到常务理事会来,再让他们去团结一部分人,形成了卫协会的主流,团结在党周围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巩固已取得的成绩,规定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例会,形成制度坚持下去。

    对这些人的改造不能放松,他们有的是国民党员,甚至是骨干分子;有的是地主、富农;有的是青帮、红帮。总之,历史背景复杂,反动、封建、迷信等思想意识根深蒂固,时隐时现,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一方面继续宣传党的政策,争取他们改邪归正。另一方面配合土地改革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如有一个中医是一贯道的点传师,(一贯道打着宗教的旗号,大搞反革命活动,坑害人民、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和**一样,是一路货色。)在当地中医里有一定名气,是卫协会的理事,但他是反动会道门的骨干分子,按其罪行逮捕法办,我们也将他清除出卫协会。

    有一个草医,热衷于自吹自擂,不知从什么地方找来一些奖章、纪念章和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挂在衣服的前胸,走起路来叮叮咚咚作响,他还洋洋得意,有时有些疯疯癲癫的,人们叫他陈药客。他经常以病人的名义,做几十面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锦旗,上面写着什么药到病除、妙手回春、华陀再世等等,作为欺骗群众的幌子,在什么地方摆摊子,就挂在什么地方,有些老实农民一看,还认为这个医生的医术髙明,稀里糊涂地上当受骗。尽管如此,他还是要生活,要吃饭的,我们对他也给一定出路。但对他的违规行为也是严加管教。还好直至他去世,没有发生重大医疗事故。

    尽管这些人的况复杂,但也是一批以利用来防病治病的力量,因此不忽视。团结、改造的目的,关键是利用。就以预防天花、普种牛痘为例,只凭我们卫生所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充分发挥了卫协会的作用,把大家召集起来,学习种牛痘的基本知识。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所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皮肤成批出现皮疹,最后结痂,遗留痘瘢。如留在脸上,这就是人们常叫的麻子。虽然本病传染性猛烈,病严重,但是只要种痘则预防天花极易成功。事实也证明了效果显著,大家对种痘有了信心。

    种痘是一项操作简单,而又要求严格的技术性工作,必须保证质量,严防并发症。运用无菌操作,这些中医老先生过去都没有干过,所以应该教给他们种痘方法。通常接种在左上臂外侧中部的皮肤,也就是三角肌的尖端处。一般初种两颗、复种一颗。在接种部位用75%酒精消毒,待酒精干后,滴少许痘苗,常用划痕法,通过痘苗划一横道即。等待5—10分钟,痘苗自然变干,就穿衣服了。

    感染是种痘的常见并发症,其原因是种痘时消毒不严密,或痘疹抓破感染所致。因此,接种部位应保持清洁干燥,不宜在短期内洗澡,并应防止抓伤引起继发感染。

    把训练的人员,分片包干,落实责任,统一填表,最后总结。我们还在总结会上,评出先进工作者,以资鼓励。根据完成任务的多少,给予一定误工补贴,大家都很满意。

    1951年南部山区麻疹大流行,多亏卫协会发挥了很大作用,否则从哪里一时能调来大批医务人员呢?而且以后年年都有散在发生,成为卫协会的经常性工作。虽然中医对麻疹的诊断还是有一定把握的,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是把病看好了,也不清楚是怎样好的。因此,对他们的业务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出现发热、上呼吸道感染,颊黏膜有麻疹黏膜斑,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应该特别注意麻疹的两个特征:其一,麻疹黏膜斑也叫柯泼力克斑(kop-lik斑),这是麻疹独一无二的特征,在发烧4天左右出现,就以诊断为麻疹。没有出现不等于不是麻疹,这要看病的进展如何?此斑初起时在第一曰齿对面的两侧颊黏膜上,该处黏膜充血,有0.5—1毫米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形态小,数目少,在一般光线下容易查见。以后数目增多,形态增大,出疹后消失。其二,出疹的顺序,出现柯泼力克斑1—2天后,首先在耳后发际出现丘疹,渐及前额、面、颈、躯干、四肢,最后达到手掌足底,自上而下逐渐散布全身。

    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病人的12%—15%,占死亡病例的90%以上。主要由于病人年幼体弱,抵抗力差,以及环境卫生不良,治疗护理不当所引起。如能及时应用抗生素,加强护理,是不难治愈的。

    实践证明,我们在每次例会时,不仅要学习文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结合当地的传染病、地方病和常见病,讲授一些基本医学知识,提高会员们的业务水平,这些都是会员们求之不得的愿望,所以很少有人缺席。

    中医自古以来就是自由职业者,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惯了,卫协会必须加强管理,奖惩分明。刚开始实行还有些不习惯,久而久之,便习以为常,使我们的卫协会越办越好。

    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漩涡区公所距离漩涡街约30里,其它区级机关都在漩涡街上,群龙无首办什么事都不好办。解放初期各单位的党员很少,形成不了领导核心,因此,只能依靠党的助手青年团发挥作用了。团支部便应运而生,我当选为支部书记,负责各单位的联络工作,并开展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大家的文化娱活动。

    各单位的况不同,税务所只有一人,供销社是最大的单位也不过10人,银行、卫生所不过3—4人,因此,各单位各自学习是不现实的,把大家组织起来也只有20余人。区公所决定成立政治学习领导小组,我这个在当时难得的高中生,是个大知识分子,自然大家选我当组长。每天早上6—8点为学习时间,雷打不动。学习内容由上级决定,我们还安排些时事新闻。

    大人们每天下班后,闲暇无事,到处游玩,学生放学后,也没有事干,到处调皮捣蛋。针对这种况,我们团支部成立了读报组,每天晚饭后在街上读报,把大家引导到正道上来。粮站有一位张同志,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伶牙俐齿,能说会道,不仅知道许多奇闻怪事,而且还会自编自演,开口就来,也能唱一些山歌小调,真是一位说书的怪才。他是读报的最佳人选,每天由他主读。

    刚开始为了造声势,在街上敲锣打鼓吸引听众,宣布每天晚饭后在此读报,张同志先来一段山歌,群众越来越多,便开始读报。在读报中他的才干发挥得淋漓尽致,抑扬顿挫,有声有色,不照本宣科,围绕主题穿插些笑话、趣闻,像讲故事一样,引人入胜,群众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小朋友们笑呀!叫呀!闹呀!场面非常热闹。每天故饭后,小朋友们提前搬来小板凳,把最佳位置占住,排成一列一列的座位,唯恐听不好。

    有时天下雨,在街上不能读报,有人便提供场所,搬到房屋内,继续读报。当时没有电灯,就点燃蜡烛读报。在没有广播、电视等现代文化生活的况下,读报也是当时群众的唯一享受。

    这样坚持了几年,直至主要人员调离工作,读报组才解散了。

    ( 反哺:一名乡村医生的自述  http://www.agxs6.com 移动版阅读m.agxs6.com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