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色言情 > 反哺:一名乡村医生的自述

第二章2 文 / 胡卿发

    然而祖母的家庭教育非常严格,平时除教给我一些待人接物的礼节外。从三岁开始学习认字,由父亲用小方块纸写上一、二、三、四……十、百、千、万,反复交叉辨认,天天如此,直到认熟背会为止。再认简单的字,如大小、水火、左右等。然后再认笔画稍多的字,如天地、牛羊等。就这样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到上小学时能认上千字。

    为了巩固认字的成绩,常说的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样才会记得牢靠。父亲手把着手教我写字,先用影格字写,就是把学过小方块上的字,十六个字一组,或二十个字一组,写在一张纸上,夹在本子纸的下面,以隔着纸看见下面字的笔画影子,然后照猫画虎,按照书法先后写字的顺序,一笔一画地写出来。

    用毛笔写字,应从基本功练起。首先要学会正确掌握握笔的姿势,刚开始不得要领,写一会手就痛了,但是,害怕挨打,不得不咬紧牙关,每天坚持苦练,熟能生巧,终于闯过了这一关,能够运用自如了。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也就练出一手好毛笔字。

    汉字是由横、竖、撇、捺、点、钩、挑、折八种基本笔画构成,要学好每种笔画是如何落笔、行笔和收笔,还应注意各笔画的形态、走向、长短、肥瘦及细微变化。把毕、按、顿、转等的复杂变化,写得自然、匀称。初学的人要特别意恰当地安排各个部位的比例关系,做到疏密均勻,清晰美观。说时容易,做时难,只有多写多练,才能得心应手,妙笔生辉。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跟别人学会仿宋字和黑体字,只有掌握各自的独特风格才能写好。一般活动需要写标语和横幅,都以亲自动手。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我开始阅读课外书籍和科普杂志,以及较浅的短篇文章。《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就是在这时阅读的,越看越人迷,放学回家经常是手不释卷,人们总觉得我时刻都在看书,所以给我送了个雅号书迷。也有人戏称我为书呆子。

    其实我一点也不呆。我的兴趣广泛,爱好颇多,只是人们没有在意。我从小就爱看报纸,虽然无钱订报,但当时的报社每天写一份《新闻快报》,张贴在城门旁的墙上。我家住在附近,随时以看报。抗战时期以看到日本侵略军打到什么地方了,欧洲的战事如何?尽管国民党政府的报道有其片面性,对我这个小孩子来说,国内外大事也略知一二、不失为一种开阔眼界的途径。

    在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眼界更宽了,懂得的事也多了。再看《新闻快报》,就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动撤退,就知道他们又打败仗了。再看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率部进入陕南。我就知道安康的解放为期不远了。虽然国民党在学校宣传,为了保存实力,主动撤退,谁还相信他们骗人的鬼话。

    人们说我是书迷,这只是表面现象,我既不迷,更不呆,我的爱好很广泛。蓝球、乒乓球是我的强项,我还是班上的主力队员,经常参加比赛。参加工作后,担任医院这两项运动的队长。其它球类也能上场来两下。在音方面喜欢吹笛子,也爱唱歌,参加过小合唱比赛。但是,画画是我的弱项,照猫也画不出一个虎来。

    由于在小学的学习比较扎实,为初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对数理化的学习较轻松。我的学习方法是力求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就是说认真听讲,不放过老师所讲的每句话,甚至写的每个字,这不仅是课本上的主要内容,也有老师的心得体会,是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更应倍加珍惜。复习时要合上课本,仔细想一想其中的科学道理及深刻含义,再加上自己的科学联想,就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同志说过,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记忆。因此,我在初中学习代数、几何、三角时,老师讲到第三课,我的作业练习早已做到第五课了,始终保持在老师讲的前面。这样一来,老师便叫我当小老师,个别同学不懂的地方,叫来问我。不懂的同学多了,又叫我在自习时间,给这些同学们在讲台上讲小课。要使同学们听得懂,学得会,我必须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这样一来,对我的要求更高,使我的进步也更快了,这大概就是教学相长吧。

    上初中以后,父亲对我的要求更高了,每个寒暑假把我送到私塾,请老夫子教古诗、古文、从《三字经》、《百家姓》开始,然后是《论语》、《千家诗》、《古文观止》等等。老夫子要求背得滚瓜烂熟,一点达不到要求就要挨打,我也领教过挨手板子的滋味,打在手心上又痛又麻、非常难受。痛定思痛,后来才知道受益匪浅。当在语文课中学习古诗、古文时,不用教师讲,我已经知道作者的身世、时代背景、每个字、每句话的含义,因此学习语文就不吃力了。

    在初中最难学的莫过于英语,成为我学习上的拦路虎,急得我直想哭。父亲只好请一位教英语的亲戚来辅导,老师教我怎样记单同,把日常用品如桌子写上table、书写上book等,见物记字,背熟了再换一批。另外,摸着鼻子背nose,闭上眼睛背eye,如此类推,周而复始,不久就能背熟会写许多单词了。对于课本上的句子,要熟背常写,每课不留尾巴,必须完全掌握。比如你好:howdoyoudo!这是什么?whatisthis?这是一本书:thisisabook.再进一步熟背课文,这是记单词、用句子的捷径,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旧社会时的学校对英语要求非常高。我们刚进入高中,英语老,师要求我们用英语写日记,逐步过渡到写短篇文章,我们具有相当高的英语水平。惜全国解放后,要打倒美帝国主义,英语也跟着被打倒了,造成我们这一代人的终生遗憾!

    初中阶段是男女青年进入身体快速发育时期,窦初开,第二性征出现,追求异性是人之常。我开始阅读《红楼梦》、张恨水的《啼笑姻缘》,还看同学们偷偷传阅的性知识,渴望知道一切,探索异性的奥秘。

    旧社会的中考比现在的高考还要难,当时抗战期间,山东及湖北等谷的中学,整个学校逃难迁到安康,初中毕业的学生高达数千人,加上安康地区十个县的学生,都要过这座独木桥,平均十几个人中录取一人。是唯一的安康高中只收200名,形势非常严峻。于是我们四五个要好的同学,在一个姓蔡的同学家,进行封闭式复习。蔡同学家是湖北人,做山货土特产生意,很有钱,经常组织船

    队,运货到汉口出售,再买冋工业品和日用百货,生意越做越大。蔡老伯提供了一个小院,专供我们学习和食宿。晚上开夜车,有细茶,有铁桶大中华香烟。儿个月的突击复习,使我差点学会了吸烟。功夫不负有心人。安康中学出榜公布录取名单,我名列第五名,其它同学都在前十名之内。蔡老伯为此给我们举办了庆功宴会。

    祖母是个佛教徒,每天凌晨4点起床,跪在佛像前念经,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并要求我5点起床学习,这为我学好英语和其它功课创造了条件,天亮后才结束学习去上学。在冬天祖母烧一盆木炭火,让我坐在火盆旁取暖学习,火旁蒸着红薯,或煮着烩饭,吃过后暖暖和和上学去,开始了一天的学习。这种生活直到我工作才结束。祖母恩重如山,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时,都不会忘记她老人家的恩呀!

    为了悼念祖母的恩德,竖立墓碑纪念其文如下:祖母自入胡门,孝上抚下,教子培孙。朝夕操劳,堪称吾门中流砥柱,与街邻和睦相处,普济饥寒,以德处事,谓世人楷模。夫子不其显,且孙辈被抚登科,从事其职业,颇有成就,受人敬佩。曾孙辈青出于蓝,更不乏德才兼备之人。玄孙辈立志自强不息,人杰地灵光耀门庭,皆为先辈一生功德所积。追忆祖母贤德不尽,泣唳顿首,继以弘扬基业,以慰天灵。墓碑旁的对联是,功铸胡门擎天柱,德培后裔世代发。横批为硕德堪钦。

    ( 反哺:一名乡村医生的自述  http://www.agxs6.com 移动版阅读m.agxs6.com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