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色言情 > 多彩的乡村

第十章3 文 / 何申

    这都是哪对哪的事呀?

    嘿!五年里,各家都攒了不老少的事,甜酸苦辣,啥味儿的都有。三将村就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如果说八十年代乡村的天空还是用暗、阴等几个句子就能形容了,那么,九十年代中期的乡村天空已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万千,令人兴奋不已,又疑惑不已……

    后来还是玉玲把这个难题解决了。她说自己在村里工作,每天要到东庄来,以给爹和国强做饭,这样,不仅爹吃着住着方便,国强也不必在外面吃,也省得叫人家说爱吃爱喝,甚至说请吃请喝,同时,也以在家多休息休息。

    一晃小一年过去了,赵国强和他爹就是这么生活过来的。只怜了玉玲,每天两头忙,即使这样,也有外出开会或在村里忙旁的事没时间去做饭,这时,赵德顺老汉就去金香家开的饭馆吃包子,倒也过得去。还有几回,是高秀红自告奋勇替玉玲来做饭,做得还挺好,国强回家一看是她,怪不好意思,说声谢谢,高秀红说这不算个啥,扭头走了。德顺老汉说这媳妇这二年变得稳重了,跟她公公不当支书准有关系,你现在当支书要注意,告诉你那些姐妹,都要夹着尾巴做人,别美大劲了。德顺老汉这半年来身体恢复得很好,整天在大块地里忙,今年因为种了新品种,棒子个个二尺来长,把他坏了,一个劲说改革好呀,过去那小棒子太差劲,旱一点就长得跟小孩鸡子似的,这多好,赛过驴的家伙……

    由于南河套的大坝修成了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高等堤坝,东庄的前街就彻底免去了水患这个灾难,一条大道横穿过来,两边成了三将村的宝贝地盘。经过一番规划,街边建的都是商店和饭店,村委会也在临街处盖了座二层小楼,里面有会客室、办公室、广播室,还有计划生育宣传室。眼下,赵国强只担任村支书一职,村主任是柱子,成员还有玉玲、福贵等几个人。柱子本来不愿当主任,还想当民兵连长,但开村民大会,村民说得给国强卸点担子了,不能让他太累了。赵国强也力主把主任一职给旁人,两下意思一致,就把柱子推了上来。

    在赵国强家房后,立着一座白瓷砖的大楼,外面是铁栅栏,还有门卫把大门,这就是赵国强五年心血的结晶——三将村果品加工厂。眼下主要生产“青龙牌高级果茶”,在国内市场很有些影响。这个厂的投资将近三百多万,采用的是从意大利进口的生产线。这笔钱有一半是村里自筹的,一半是贷款。村里的钱主要来自砖厂和石灰厂,还有一部分大棚蔬菜的收入,同时,还有村民入股。这样,此厂便为集体企业,赵国强兼着厂长,福贵担任了副厂长。福贵心细,也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此外,李广田也被安排在这儿当副厂长,主管原料的收购。对此,旁人曾有意见,跟赵国强说你是自找麻烦。赵国强说搞四化还是人越多越好,何况人家是我的前任书记,闹点矛盾早过去八百辈子了,只要身体行,就一定请出山。李广田听说后没说啥,到了厂里倒也尽职尽责,每到收购山楂时,他就睡在窖门外,亲自检质。这两年,全县建了好几十个果品加工厂,都抢购山楂,山楂一下子少了。他就直接到树下去收,就为这,还和钱满天手下的人干了一仗,差点打出人命来,到现在,他脑袋上还有个疤痢,就是让人拿石头给砸的。为这,他对钱满天一直耿耿于怀……

    三将村有了这些产业,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带高了一大截子,别的不说,单是这三个厂的用工,就把村里的年轻人几乎全使上了,工资全是计件计时的,干一天发一天,村民就不像经常秋天卖了粮才见到钱,平日就能挣到。另外,村里的一些公益事业,也都不用挨门挨户地去敛,村里基本都给承担了,达到这一点的,在全县也不多。赵国强的声誉自然很高,赵国强的压力比以前却大多了。就说贷款吧,三年的,到期就得还。这期间就得想方设法多挣利润,电不够使,动不动就停了,三个厂离了电哪个也玩不转,损失太大了。为电这事,他啥招儿都使出来了,请客,送礼,托熟人,找领导,县电力局头头说不是我不给你,你才使多少呀,问题是全县都欠我的电费,上面电网人家不给我电,我有啥法儿。这边没法儿,订果茶的客户一下子都跑了,跑河西钱满天那去了,满天的果茶厂虽然建在后面,但发展挺快,他用的电又是从外县拉来的,也不知他用了啥法于把人都维持好了,他那边基本上不停电。这就是人家极大的优势。赵国强曾经找过钱满天,问能不能跟他一块使外县的电,钱满天说不行,说他想增容都没办到。话是这么说,但大家心里都明白,河东河西两个果品厂,现在不是兄弟关系,是对手。赵国强的果茶叫青龙牌,钱满天的叫青松牌,一字之差,后面跟着巨大的效益,跟着不同的归属,赵国强的效益是归村里,归大家,钱满天挣多少都是归个人,有好几年了,两家谁挣多了挣少了,一直为全村人所关注……

    雪刚小一点,玉玲就到了村委会。别看村委会小楼外面挺光堂,里面却不咋讲究,都是粗木桌子板凳,也没暖气,支个铁炉子,烟囱戳到窗外,煤就堆在墙角。玉玲赶紧生火。煤好烧,烟囱抽得呼呼响,时候不大,把烟囱脖子都烧红了,屋里立刻暖和起来。

    有人推门进来,是金香、冯三伯和孙万友。金香一进屋就说:“你这姑奶奶真不好找,要是不下雪,你还不能在屋里呆着。”

    玉玲说:“县妇联要开会,我得到各家搞点调查,没老实在这呆着。有啥事吗?”

    金香看看那二位说:“谁说?”

    孙万友说:“还是你说。”

    冯三仙说:“你说得比我们清楚。”

    金香说:“也好,那我就说了。我们想给你哥国强书记保个媒……”

    冯三仙说:“挺好的,还是大姑娘。”

    孙万友说:“该再娶一房了。”

    玉玲摆摆手说:“这事就此打住吧,我哥说了,起码三年之内不提这事,提这事就对不住我桂芝嫂子了。”

    孙万友说:“人已经没了,也算享福去啦,少操心受累了呗。活着的呢,就得往开了想。你看我那些老首长,到头来谁不是娶个小媳妇。人家没良心?不是,是人家明白,不钻牛犄角。”

    玉玲笑道:“您老也落实政策了,您老又这么明白,您老咋不闹一个?”

    孙万友用拐杖戳戳地:“我还真有这心,你们回头也给我介绍一个……”

    金香说:“你的回头再说吧,先说国强书记的吧。玉玲呀,我看你的思想也太不解放,这年头,哪有那么多讲究。咱得为活人着想,得让活人活得更舒服,特别是国强书记,他过得好,全村人都跟着沾光。这好,旁人家都老婆孩子热热闹闹,他们爷俩那是筷子夹骨头,都是光棍,叫我们也看不下去呀……”

    玉玲的心被说得沉甸甸的,她低头不语。

    冯三仙扬起胳膊朝外指:“你瞅瞅现在外头都啥样儿了,人家有媳妇的,还找相好的呢。县街上家里有车的,差不多都有俩老婆,按说咱国强支书也就算企业家了,也就是大款,大款出去都带女秘书,没女秘书人家都瞧不起,谈合同不跟你签字。依我看,咱得给国强找俩,一个在家过日子,伺候他们爷俩,再找一个跟他外出,保准办啥成啥。”

    孙万友瞪她一眼:“不中,俩算啥?娶俩犯法,你不能出馊主意。”

    冯三仙说:“您懂啥呀,后一个不登记,再人口普查时不让她露面就是了。”

    玉玲直想笑,心想这俩老婆子和万友老头子,也难为他们为我哥着想。不过,他们说的后一半,那是胡闹。玉玲说:“这事我也跟我哥说过,你们也知道他倔,回头你们自己跟他说吧。让他娶一个就行,他要是点头了,我立马请你们吃饭。”

    金香说:“那咱说定了,到时候你得帮忙,别横挑鼻子竖挑眼,把好事弄黄了。”

    玉玲说:“那也得看给我哥介绍个啥样的,得拿得出手。”

    金香说:“那当然,回头我把她领来,你先瞅瞅,你要是相不中,咱还有。”

    玉玲想详细问问女的是哪的姓啥叫啥。门外开来一辆吉普车,玉玲一看是镇里的车,忙迎出去。车门开了,孙家权下来,玉玲说:“这大雪天,您咋来了?”

    ( 多彩的乡村  http://www.agxs6.com 移动版阅读m.agxs6.com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