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同行 文 / 若珂
薛伯涛健谈得很,说着镇上的闲闻趣事,如数家珍。
薛太太却对席上的食材赞不绝口,道:“真新鲜,很难得能吃到这么鲜的鱼。”
乐思齐笑道:“厨上把鱼宰了,片成片,马上端上来了。你看,鱼片还微微颤动呢。”
薛太太伸长脖子仔细一瞧,雪白的鱼肉果然轻轻颤动。她惊讶地张大了眼,道:“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有什么难的?把在鱼缸里游来去的鱼儿捞上来,宰杀去鳞了鱼尾还在摇动呢,马上切开片成片,立即端上来。火锅吃的就是一个新鲜,要是食才不新鲜,味道就不好了。
薛伯湖凝目道:“乐老板果然别出心裁。”
薛太太啧啧称奇,又指着桌上的雪花肉,道:“这又是什么?”
乐思齐道:“这是牛的脖子肉,一只牛这个地方的肉也只不过两斤,涮了吃鲜嫩,做成牛排更是美味。”
薛伯涛屏住呼吸,道:“牛的肉还有分位置的吗?”
他是家传的酒楼,别人家的孩子自小学的是读书做诗,他打从会走路,就跟在老爹屁股后面学做菜,却从没听说过牛肉还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吃法。
乐思齐似没有觉察到有些东西不能在同行中透露,毫无心机地指着桌上一盘一片片白得透明的东西,道:“是啊。这是牛劳,整只牛只有大约半斤,贵重得很。你们尝尝,涮着吃怎么样。”
“牛劳?”两人喃喃自语,情不自禁挟起一片,放到沸水中。
乐思齐道:“涮一涮就可以拿出来吃,放久就老了。”
薛伯涛放进嘴里,轻轻一嚼,脆脆的,特别有嚼头。
薛太太已叫了起来:“真好吃。哎呀,乐姑娘,你真是七窍玲珑心啊,这都是怎么想出来的。哎呀,我们今天可是开了眼界。”
其实,这是现代牛肉火锅中最平常的东西了。现在乐思齐把它们列在一等席面的菜单上。二等席面的菜单就没有这两样东西了。有牛肉,却没有这么好的部位。
乐思齐微微一笑,道:“薛太太要是喜欢,多吃点。”
“我一定多吃,”薛太太说着,又挟起一大筷子牛劳放进锅里。转炉的炉火烧得通红,炉上水沸腾着。
火锅用的是最上等的银霜炭,无声无味,更不会呛人。
乐思齐很优雅地道:“薛老板谦虚了。这边请。”
却是伸手袖客。
薛老板夫妇一离开景福楼的大门,楼下的人纷纷询问乐思齐,刚才发生什么事。
乐思齐微笑道:“没什么,薛老板抬举景福楼呢。”
有很多人便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有人便道:“桂花楼的菜贵得很,他们的人也没景福楼和气。有次我路过他家门口,只是走得离他家台阶近了些,他店里的小二就骂我瞎了眼。”
其它人纷纷赞同,看来,桂花嚣张跋扈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简直是镇上老百姓的共识。
又有人道:“你运气好,只是被骂了两句,我还挨了一呢。”说着,就站起来,把腿搁到椅子上,当众卷起裤管,指着当时被打的地方。打的当然不重,也没有疤痕,可是说的人和听的人却满脸的愤慨。
又有人道:“只是路过他那里就这样,他们真史眼看人低。”
又有人道:“现在好了,有景福楼,以后谁还去他桂花楼呀。”
乐思齐笑吟吟听他们说着,听到这一句,心中一动,像是想到什么。念头一闪即过,却抓不住。既然想不起来就不想,她转身朝楼上走去。在楼梯口却遇见吃饭前和薛伯涛打招呼的一个人,这人皮肤白皙,一双细长眼睛,穿着宝蓝色直辍。
乐思齐不由多打量他一眼,他笑着向乐思齐拱了拱手,道:“乐老板大才,把景福楼经营得这么兴降,我等是自叹不如啊。”
乐思齐一听这话,应该也是同行,还礼问:“不知你是……”
男子仰头打个哈哈,转身而去,却没有通名报姓。
乐思齐望着他的背影,不由心里直犯嘀咕。
回到自己做为办公室的东厢里,陈西早等在那儿。
乐思齐见他神色紧张,忙问:“怎么了?”
陈西道:“中午第一轮,镇上好几家酒楼的老板过来,都在楼上贵宾席。”
也就是说,景福楼现在已经成子同行的众矢之的。
景福楼的经营比较有特色,难免引起同行的好奇心,可是这么多人来,会不会他们通过气的?
陈西望着紧紧蹙着眉的乐思齐,道:“现在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