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开档 文 / 若珂
秀英不吃不喝,两眼空洞,坐在炕上仿佛死人。
邻居们纷纷打听出了什么事,陈东一家闭口不言,两天后,却传出陈家失窃。都穷得叮当响,有什么东西能招来贼呢?一阵猜测打听后,不知从哪传出乐思齐价值的首饰在陈家丢了。
很多人叹息,价值啊,那得多少银子?
乐思齐劝了几次,看着没效果,只好随她了。自己收拾东西,带着陈西和山子去了镇上。
安顿下来后,乐思齐去了那天看中的门面房,敲了半天门,一个老丈拄着拐杖颤巍巍问道:“谁啊?”
乐思齐说明来意,道:“还请老伯通融,租一间房给我开店。”
这两间本来就是打算出租的。想租给人住,人家嫌临近集市太吵,想租给商户做生意,人家嫌离集市有点距离,大半年了一直没能租出去。听乐思齐这么一说,老丈喜孜孜道:“能两间一起租下吗?”
一间租出去,剩下一间还有谁要哪。
乐思齐问:“租金多少?”
老丈道:“一间一个月十文。”
十文确实不多,相比现代贵得离谱的房价那简直跟白送一样。可是乐思齐没有钱。她低头思忖两息,只好忍痛割爱,对老丈道:“我现在手头还紧,能不能先租一间,要数一两个月,生意有了起色,再两间一起租下。”
老丈想着一个月很快过去了,能先租就多十文钱收入,也就答应了,道:“小娘子若是生意做大了,可一定要再租。”
生怕乐思齐生意做起来就搬走的样子。
既是商量好,乐思齐想着得做个文书什么的,老丈为难起来:“老朽不识字,请人写封信还得一文钱呢,不如我们口头协议就好。想来,也不会变卦。”
陈西也道:“这里民风纯朴,大多数人还是守信的,老伯既然这么说了,想必作数的。”
依乐思齐的性子,肯定要签合同才作数,可是陈西明显想省下这一文钱,唉,手里没粮心中慌,兜中没钱,心里也没底气啊。
双方就这样说定,陈西按约定借给乐思齐十文钱交了第一个月的租金,三人进内打扫。
门面房一个门临街而设,仅仅是一个门,并没有现代那样的整面墙打掉了做橱窗。房间很大,怕不下二十平方。乐思齐想着,挂上布帘安个床可以做内室,不用去陈西那儿住。
忙了半天,陈西抹了抹额前的汗,一听乐思齐这么说,立刻叫了起来:“那怎么行?你一个姑娘家,怎么能住在这地方?”
谁说姑娘家不能住在临街的地方?现代人住大都市,男女混住在一起,就租一个床位,又有什么不行了?
山子劝道:“你一个人住在这里,街坊邻居的口水就把你淹死了。”
山子急了:“这哪是做生意呢,没半文钱收入啊。”
乐思齐笑道:“急什么,他们帮着宣传,我们有了口碑,才好做生意呀。”
也有大人从自家小孩手里掰了一半地瓜吃,咂舌赞道:“好吃。”
两炉子地瓜送出去之后,开始有大人带着小孩来买了,听说一个两三斤重的地瓜才一文钱,二话没说马上掏钱。
买的人越来越多,小孩也越聚越多。山子烤不过来。
乐思齐站在门槛上,拍了三下手,示意摊前的人安静,道:“大家别急,我们天天营业,什么时候想吃都可以来买。现在大家先排队。”
人们不知道什么是排队,你看我,我看你,张三问李四:“她说的啥?”
李四问乐思齐:“小娘子,啥是排队?”
乐思齐便跳下门槛,把他们一个一个靠墙排好,道:“这就是排队,先来先得,童叟无欺。”
大家见一个漂亮小姑娘当街卖地瓜,有那喜欢开玩笑的,便问起乐思齐:“小娘子哪里人,怎么在这里抛头露出做生意?”
乐思齐道:“我们的地瓜是自家种的,保证又香又甜,刚才有尝过的大叔大婶们都知道。一个才一文钱,真的是物美价廉。”
就有人问牵着小孩,那小孩一脸地瓜泥还没擦的:“味道怎么样?好不好吃?”
那人刚才见孩子吃得香甜,尝了两口,确实好吃才过来买的,见有人问他,便点头道:“好吃,比我们自己煮的香多了,又香又甜还有点糯。”
路过谍说了,又见这里排着一条长龙,忙停住脚问:“什么又香又甜还糯?”
那人听完对方一说,跑队尾站去了。
一炉地瓜出来,只卖十多个人。乐思齐用粗麻纸包好,脆生生地道:“大婶你走好,明天再来光顾。”
人家就会问:“明天不开集,你们还做生意呀?”
乐思齐当然不会放过宣传的机会,拔高声音道:“我们天天在这里做生意,从卯时开始,到酉时收摊回家,天天如此。”
说话间,加烤的玉米也好了,放在木板上,金黄色的颗粒特别诱人。
有那手头宽裕一点的,要两个地瓜的同时,也要一个玉米,说是尝尝。
集市散的时候,摊前还有人在排队,有的道:“地瓜管饱,我买了当午饭,一举两得。”
乐思齐笑着夸:“大婶真会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