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文 / 红蒲羽
天尚未亮,寂静了一晚的村子忽而响起了鸡鸣声。西林村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整个村子约有近六十户人家。村中大部分农家都有养鸡,雄鸡加起来的数目倒也挺可观。让人烦恼的是,每到凌晨,鸡鸣声就会此起彼伏地一阵阵响过。
本来睡得深沉肖红霜一大早就给这一阵阵的鸡鸣声吵醒,因近日渐渐习惯了晚睡早起的生活,今儿被吵醒倒是不像初次被吵醒那般痛苦不已。虽是如此,她还是觉得不被鸡鸣声吵醒最好,实在不想天天让噪音洗耳。
肖红霜在再躺了一小会儿,这才起身拿起床头的衣裳穿好。虽然知道徐云山这时多半都已出了房,她还是习惯在帷帐内穿好衣裳再掀开帷帐。毕竟俩人现在的关系有些尴尬,她实在没勇气当着徐云山的面穿衣。
刚开始是想各睡一间房的,但他们家现在就只有两张床,而且徐云山说的一番话也有道理。在外人看来,他们俩是刚成亲不久的夫妻,要是给别人发现他们俩成亲不到一月就分房,指不定会传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肖红霜从不觉得只要他们小心谨慎一些就不会让别人发现,毕竟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更何况家里还有个再过一年就及笄的小妹徐云香,要是不小心给她发现这事,事情的发展定然也是不好的。
以前的生活老早就让徐云香懂得很多事,心思也比一般同龄姑娘都要细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肖红霜觉得给徐云香发现这事或许远远要比给外人发现更加麻烦。外人或许会说上那么几日,但徐云香就说不定会把他们夫妻不合的原因都搁到她自己身上去,那样的结果并不是她愿意看到的。
并不是肖红霜顾虑太多,而是她很清楚徐云香的性子。既然事先想到了这种可能,肖红霜自是不会让事情朝着这个可能发展。认真探讨过后,俩夫妻仍然按照以前的习惯休息,不知不觉中,竟是慢慢成了一种习惯。
肖红霜来到院子的时候,徐云山正抱着一把柴禾要往厨房赚看到肖红霜就不自禁地皱了皱眉,有些雄地说:“媳妇儿,你应该要多睡一会儿的。最近一直忙这忙那的,你都瘦了一圈,等会儿要多吃一些才行。”
低沉嗓音缓缓流入肖红霜心底,她有些失神地看着暗色中的端正脸庞,随后淡淡道:“昨儿下午休息得太多,方才醒来就睡不着了。反正等下要去镇上,早些起来也好。昨晚说好了要烙饼,晚了可能就赶不及了。”
话音还未落,肖红霜已经转身朝着厨房走去。徐云山默不作声地看着她的背影片刻,随后无声无息地跟在后面进了厨房。忆起昨晚他们已经说好等会儿一同前去小镇,想到这里,徐云山心里才渐渐浮现一丝欣喜。
洗漱过后,肖红霜按照徐云山路上带几个饼吃的要求多烙了几个饼,再加上昨晚剩下的葱油饼和徐云香刚刚熬好的咸菜粥,一顿早饭就这样对付过去了。
“还好,过会儿就没事了,咱们还是先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之前说过的配料。”张大叔的赶车技术算是不错的,途中只是偶尔有些颠簸,肖红霜会这样难受估计是因为心里有些适应不良。
徐云山一听肖红霜这话,有些不赞同地皱起了眉头:“咱都到了镇上,也不急于一时。你先好好歇歇,等会再去找也不迟。”
肖红霜心知徐云山这人倔起来真是让人没辙的,看他一脸没得商量的神情,也不再继续逞强。靠着路旁的大树闭目眼神,顺便默默想着还有哪些配料是她没有想到的。
西江镇地处几个小镇中间的位置,同时也是通往郾城和潍城的必经之路,因而西江镇成为附近几个小镇中最富庶的小镇。不少前往两个县城的旅人都会在西江镇停留那么几日,从而推动了西江镇的经济发展。镇上有好些出名的大小街巷,其中最出名街道的便是镇中央的西柳街。
西柳街两旁皆是商铺云集,街上还有特意划分出来弹贩位置。每到五日一次的集市,街道两边除了各家商铺之外,还有不少小摊贩。街道从头到尾都是热热闹闹的,犹如人山人海。
考虑到肖红霜要买的配料比较奇怪,徐云山便带她来西柳街寻找她所说的配料。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因为要买的配料大多都是晒干的,所以就直奔西柳街街尾的一间干货店。
在这间干货店中,肖红霜找到八角、茴香、胡椒、花椒等配料,但却没有找到她特别想要的孜然。徐云山见她像是还有配料没有找到,于是又带着她到别的店铺寻找,但最后仍然有些配料没找到。
肖红霜低落了一下就释然了,毕竟前世那个年代是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其中很多配料都是后来才发现的。在这里能够找到一些常见的配料已是不错,不能找到这样还想那样,要不然就真的应了那句“人心不足蛇吞象”。
到了午时,俩人找到一座凉亭吃了些烙饼,休息一会儿之后,接着继续去买需要的货物。在此期间,肖红霜特意留下了一下镇上的酒楼,准备为今后的腌肉找好买家,以免腌肉好了却没找到买家,反而忙得团团转。
来到镇上约有两个时辰,俩人买下了不少东西:用来炼油的肥猪肉、二十斤玉米面、二十斤糙米,外加其余各类货物若干,细细一算,竟是花了将近半吊钱。
徐云山本来还想给肖红霜和徐云香买些布匹回去制衣,刚踏出一脚就被肖红霜急急拉住了。肖红霜想着他们家现在就剩下二十多两存银,还是需要省着点花,布匹的事情以后再说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