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蜕变 文 / 言呓
一曲深沉悠远的琴音自松鹤漏花窗飘散而出,回荡在精致古朴的花园中,坐在花坛边打瞌睡的小丫头扬起了脑袋侧耳倾听,在抄手游廊上奔走的下人们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
沈府院落之外的几十丈远处,一个玲珑的小四合院内,郁郁葱葱的花木投下一片阴影,趴在门槛边耷拉着脑袋的小黄突然间抬起了头,耳朵微微掀动,像是在仔细倾听着什么。
苏然正坐在花架下的秋千上想着心事,小黄的动作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走到小院的门扇爆蹲下身子摸了摸它的脑袋,温柔轻语道:“突然听见了什么,这么好奇的模样。”
小黄被顺毛捋得正舒服,眯着眼睛哼含苏然抬眼朝外望去,只见对面高门大户的墙根下站着一衣衫褴褛的小乞丐,托着破瓷碗眼巴巴地看着她。
苏然如今一个人住,很怕惹上什么麻烦,于是叫起了小黄,把它撵到了屋子里去,自己随手关上了门扇。
结实的木门哐当一声关了起来,小乞丐摸了摸鼻梁,擤了一把鼻涕,捂着空瘪的肚子,吊儿郎当地离开了。
天气渐渐燥热了起来,各大湖泊中的荷花开始竞相绽放,小麦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无边无野的金色麦浪之中,诚王站在田埂爆观察着田里辛勤劳作的农人们,他背在身后的手里拿着一本蓝封册子,上书着“农经摘要”四个清秀小字,书册的边角已经有些微卷曲,看似这本书已经被翻阅过无数遍了。
一亩田的麦穗刚刚脱离完成,郑宏维兴奋地小跑到诚王面前,弯腰低头说道:“启禀殿下,此次亩产粮食七石!真乃天降祥瑞,亘古未有的大喜事!”
诚王却是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看起来并无惊喜,郑宏维诧异地抬起头来,偷看诚王的脸色。
不远处一名穿着宽大袍服的礼官行色匆匆地赶来,行至诚王身后,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声音凄苦:“请殿下回蝇三日后即是大婚之日,府内一切均已安置就绪。”
诚王依旧不动如山地站在原地,双目微微失神,不知在想些什么。跪在地上的礼官神色焦急,不时对站在旁边的郑宏维使眼色,郑宏维见状,上前小声劝说道:“殿下,请回舆罢,收割之事请您放心,下官定会安排妥当。”
诚王背着的双手渐渐收紧,手中的书册被他揪得皱了一片,沉默了片刻之后,他突然转过身子,紧紧攒着的双手像是要捏碎手里的册子,郑宏维和那礼官俱是一惊。
诚王未发一言,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只留下那二人面面相觑,诚惶诚恐,不知自己那里得罪了这个主子。
月朗星稀的初夏夜晚,苏然穿着宽松地睡袍呆呆地坐在床爆月光透过纱窗映射在屋内,满室银辉衬托得这个夜里更加寂寥,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因为明日就是沈家女儿出阁之时。
当有一天,她再次想到那个男人的时候,心里竟然没有了一丝波澜,她坐在田埂爆愣神了许久,最后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重新走出了园子。
这一次“闭关”不过两个月余,比她想象中要短。没想到短短的两个月,她就走出了这段失恋的阴影,她不知该高兴还是悲伤了。
“锦鸿,我对你的感情不过如此啊,昨日种种昨日死,他日再见是路人。”苏然将乌黑的头发高高束起,镜子里的人还是那个脸蛋,却俨然成为了另一个人的感觉。
两个月前。
大红喜轿一路吹吹打打,纷纷引得路人驻足观看,还未出阁的大姑娘捂着嘴笑,眼神中满是羡慕的光芒,年轻男子则是叹息,一脸苦闷。
坐在轿中的沈青溪盖着大红头盖,紧张地咬着唇,不停地捏着手指,眼神飘忽。她不时摸摸袖口里的硬块,做几个深呼吸。
披星戴月地赶路,也不知走了几天的路程,终于到了凌州境内,当轿外的喜娘提醒她已经到了的时候,她捂着胸口,感受到了胸腔里强有力跌动。
强行压了压惊,她捏紧了袖口,扶着喜娘的手走出了轿子,立时就有一条红绸伸到了她的面前,她轻轻执了过来,纤纤玉手缠绕在艳丽的红绸之间,愈发显得肤如凝脂,皓白如月。
一路走来并不吵闹,她虽然蒙着盖头,也感受到了这场婚礼并没有多少客人,这与她想象中的场景有些出入,但她并不在意,心想人少些也好,省得耗费自己的精力去应付女眷,后面还有更紧张的事情要做呢!她强迫自己打起精神,亦步亦趋地跟在前面那双大脚之后。
红烛高烧的屋内,绮丽的红光随着烛火的飘动摇摆不定,坐在床侧的沈青溪有些心慌慌的,她轻轻咳嗽了一声,立时就有两个丫鬟上前来,询问她是否需要伺候。
“去把窗户关上吧,风吹进来,蜡烛晃得厉害。”
丫头听命,前去关了窗户,原本就寂静的屋里变得更加静悄悄了。
随着时间移动,沈青溪渐渐有些坐立不安了,就在她的腰酸疼的几乎忍不住的时候,房门突然被推开了,惊得她差点站了起来,好在修了多年的涵养稳住了她,只有盖头轻轻晃动着。
诚王刚一进屋里,看见床边坐着的新娘,盖着红头盖,看不见脸蛋,这一幕让他有一瞬间的失神,坐在床边的人,是他的新娘啊,他的心尖突然烫得发疼。
他不敢在看下去了,他的脑袋里已经出现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三步并做两步,提起托盘中的如意称,随意一挑,盖头顺势落下,露出了一张陌生却娇美的容颜。
这篇小说不错推荐先看到这里加收藏看完了发表些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