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五日,皇甫瑾瑜登基半年以来的第一场春闱,开始了。
此次春闱,主考官乃是风国近百年以来,最年轻的丞相,沈殊沈大人。
副主考一共八人,个个都是朝廷的饱学之士。
大考一共分为三天九场考完,成绩将会在十日内公布出来。
考试期间,皇甫瑾瑜偷偷去了一趟考场,果然见到了那日在茶楼的那几名举子。
因为防止考生与考官联合起来作弊,所以在卷面上并不会写出考生的姓名,只会写下考生的编号。
而每个考生会单独住在一间无门的小房子内,这几日吃住会都在这里。门头上也会贴有这名考生的编号。
皇甫瑾瑜不动声色的走了一圈,悄悄的记住了董鸿飞、谢观云以及傅文祥几人的考试编号。
等到三天后,所有人的试卷都发了下来,先会由几名副主考联合审阅卷子,挑出来优秀的,才会统一交由沈殊批示。
当皇甫瑾瑜去找沈殊的时候,就发现这位主考官大人正翘着脚,懒洋洋的仰在软椅上假寐。
在他面前的桌案上,厚厚的放着一沓由几位副主考官一起交上来的考卷。
皇甫瑾瑜轻手轻脚的走过去,小心的翻动试卷,果然从中看到了那几个人的编号。
看来,这几个人的学识都还不错啊,竟然都能过第一轮的筛选。
正想抽出傅文祥的卷子来看,忽然听到软椅上的沈殊淡淡说道:“想看就正大光明的看,你身为一国之君,偷偷摸摸像什么样子?”
皇甫瑾瑜嘿嘿一笑:“小舅舅,我这不是怕吵醒你么?”
沈殊翻身起来,神色有些慵懒,微眯着双眼看着皇甫瑾瑜,忽然一笑。
皇甫瑾瑜心头突然一跳,脸微微发红,又觉得有些毛骨悚然。
“你看我干嘛?”
沈殊从面前的试卷中飞快地挑了几张出来,然后交给皇甫瑾瑜,“看看,这几个人的卷子,哪篇更好一点?”
皇甫瑾瑜扭头望去,只见一只硕大的匣子抱在小福子的怀中,里面的奏疏没有一千封,也有八百了。
他顿时傻了眼:“沈相大人,你一个月没有看奏疏了吗?怎么会这么多?”
沈殊笑眯眯的说道:“这是我攒了三天的,你也知道,最近忙”
他将皇甫瑾瑜按在舒适的座椅中,将奏疏全都搬了过来,放在桌案上,“皇上,慢慢看。”
皇甫瑾瑜吞了一口口水,面前小山般的奏疏,压力感顿时席卷而来。
但是同时带给他的,却是雀跃与欣喜。
这些都是沈殊从来没有看过的呢!
“沈相,这些朕真的可以作批示吗?”
皇甫瑾瑜跃跃欲试的问道,心中既忐忑,又激动。
沈殊淡淡一笑:“自然,你是皇帝,日后你每日最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批阅奏疏。”
皇甫瑾瑜深深吸了口气,伸手从小山般的奏疏中取过一封,认真读了起来。
奏疏里面不再有沈殊那熟悉的字体作出批示,纸张干干净净。
皇甫瑾瑜端坐着,认真地看着。
沈殊将试卷抱到一边的桌案上,却冷眼打量着对面的少年。
短短半年,那个曾经顽劣的孩子,已经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帝王。
虽然还青涩,虽然还稚嫩,但是他努力成长着、学习着。终有一日,他将会褪去身上的绒毛,披上厚厚的羽翼,展翅翱翔在这九天之上。
而那个时候,自己呢?自己该何去何从?
沈殊有些怔忡的想着,他不属于这个朝堂,不属于这里,那个时候,他是不是就可以卸下身上重担,寄情于山水,遨游在五洲?
如果,真有那一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