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训导官 文 / 柯山梦
代正刚有点忧愁,在对面对陈新道:“大人,那李东华的搞法,不把兵当人看,有兵将甚至准备要报复他。”
他旁边的王传福也道:“大人,实在是不能再让李东华乱来了,那些兵都练得有气无力的,怨言大得很。”
陈新对两人摇摇手:“这事我知道,每月这样的时间只有十天,其他时间训练量降低。不过也该给这些兵加点压,不然人人都认为这地方河清海晏了,每日练兵只是和尚敲钟,我这饷银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除了前面两个,他面前还坐了卢传宗,这三个新任的战兵司主官约了一起来告黑状,李东华已经折腾了近十天,强度过大,有些兵已经倒床不起。卢传宗带了一个局出去剿匪,算是躲过了。今天刚回来,就被代正刚等人拉过来。朱国斌的骑兵训练不归李东华管,没来凑热闹。
卢传宗本来还想说,看了陈新惮度,把抱怨的话吞了回去,改为赞同陈新的意见。代正刚狠狠瞪他一眼。卢传宗嬉皮笑脸的,装作没看见,绕了个圈子还是对陈新道:“大人,咱们兵这么强了,难不成周围还有谁比得过咱们?也难怪他们和尚撞钟。”
陈新摸着下巴,这卢传宗说的也是事实,每日就是练,练了也不知打谁,现在就是辽民练兵最刻苦,就是现在这么累,也无人抱怨。但建奴隔着那么宽的辽海,时间久了也难免会泄气。
代正刚看陈新不说话,接着道:“我看李东华是满腹怨气,找不到建奴,他就往这些士兵身上撒。要是把这些人逼狠了,没准闹出什么事来。”
陈新知道他们的担心,今年的大强度训练肯定不会少,得想点法子缓解,看到桌子上放的文登屯堡学堂计划书,突然眼睛一亮。啦了一下桌子下的一根绳子。
门外摇铃当当一向,海狗子就推门进来。
“把刘先生派来的十五个先生叫来此处。”
“哎,大人。”海狗子答应后就出去了。
代正刚有点发呆,怎么突然弄到教书先生去了。
陈新扫了一眼三人,淡淡的道:“你们反映的问题我知道了,训练计划会略作调整,但今年咱们要有打大仗的准备,训练必须加强,你们回去控制好各自的下属,我不想听到谁再来抱怨辛苦,如果敢有人报复李参谋,按军律严处。”
代正刚奇怪道:“打大仗?”他还待要说,卢传宗拉他一把,笑着对陈新道:“俺听大人的,一定回去把这帮丘八压住了。”说着连拉带拽把代正刚拖了出去。
这李东华能把所有步队的主官都逼得一起来,也是难得,他倒也没觉得他们是合并在了一起。他最大的感受是他的军队丝毫没有危机感,他们在文登剿完匪,周围再没有作战目标,心理上完全是和平时期,必须要有所改变,一旦毛文龙被杀,陈新就打算给这些军官上一堂形势分析课,让他们做好和后金交战的心理准备。
陈新站到窗前,较场上正在演练司编制的防守,临时抽调了一百多会射箭的东江兵,正在用布头的改制箭支对着摆成鸳鸯阵的战兵抛射。朱国斌的骑兵也在与另外的战兵模拟步骑对抗,孛罗、鼓、鸣金、喇叭等声音不断响起,中间夹杂着鬼哭狼嚎的干叫声,那是从屯堡农户中请来的代哭,他们模拟的惨叫声。陈新听得有点好笑,也难为那些人,居然能一哭就是一天。
现在所有的训练计划他都要一一审查,绞尽脑汁的让这些只打过土匪的士兵熟悉战场气氛,实战效果如何他心里其实一点没底,反而东江来的士兵更让他放心,这些人对训练毫无怨言。卢传宗剿匪回来汇报的情况也是如此,战斗中,这些东江兵明显比山东招的新兵从容。不愧是在辽东出生入死过的,即便是只在敌占区行走一趟,那种与危险同行,随时戒备的状态也是难得的一种锤炼,心理素质也会比新兵强。而土匪毕竟是土匪,完全无法给士兵这样的压力。
过了一会,声响起,海狗子进来道:“大人,十五个先生都领来了。”
“让他们一个一个进来。”
第一个文质彬彬的先生进来,大概才十八九岁,他知道这是大老板,小心的行个礼,缩着手站了。
“我的士兵觉得训练累了,你有没有什么法子让他们自愿的练习?”
“这,小人想着,可以多给些银子,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凡……”
“出去!”
第二个进来,有二十出头,也是小心的站着。
“我的士兵觉得训练累了,你有没有什么法子让他们自愿的练习?”
“大人,小人觉得武夫终是末流,何也,皆因只知舞刀弄,不知圣人微言……”
“出去!”
陈新不解道:“为啥幕府干这事?”
“有个叫什么滨田弥兵卫的人,想让荷兰人交出大员港,带了几船人准备去赶走荷兰人,船一到反倒被荷兰人抢了先手,人船都扣了,结果这个日本人寻个时机,绑架了荷兰在小琉球大员港的总督,后来为了脱身,两边互换人质,把那长崎代官的侄子都留在大员了,滨田弥兵卫带了荷兰总督的儿子回了日本。两边闹得不可开交,听说那长崎代官根本不理会他那侄子,直接就把荷兰总督的儿子关进牢里了。而且荷兰人和郑一官冲突,也被郑一官打败,现在荷兰人航线两头都断了,这条路子他怕是走不通。”
陈新惊讶的看着宋闻贤,要不是看宋闻贤一本正经,他几乎要认为是天方夜谭,小日本现在弱成这样,都敢打台湾的主意。万历年间还打朝鲜主意,要是万历那时候没两下子,搞不好这个时代就要来个甲午。
宋闻贤接着道:“还有,听说郑一官招安前把颜思齐派系的头头杀了好几个。”
“清理门户,果然述刀肉。那李国助现在靠什么拿货?”
“不知,不过我看他胸有成竹,大概也不会来文登海贸。”
陈新细细想了一下,笑道:“现在郑一官招安,有他那福建的友人在,随便挂个大人的名号结伙出海,郑一官就不敢再拦。”
宋闻贤一拍脑袋,骂了一句。
然后宋闻贤又跟陈新说了货物,还是十多万斤铜,其他都是银子和部分俵物,与去年差不多,但是少了孙国桢的分成。
陈新算了一下,自己今年手上十六万左右,加上铜钱还能赚一万多,至多可以动用十万两。应该足够应付年底的战局,经济问题算是解决了,东江的人肯定还会陆续到来,安置的费用还得好好计划。
宋闻贤道:“正好你回来,咱们去找刘先生,把海贸银子清点过,我也好交卸差事。”
陈新笑着答应,带了宋闻贤出门,跟哨兵问明刘民有行踪,原来是去看那些新来的东江难民了。
两人在窝棚区的边缘行赚窝棚区里面有几队杀手队在巡卢维持秩序。两人寻到刘民有时,他正带着一个文登请来的大夫,给几个东江难民开药。
陈新叫起刘民有,三人一起往刘民有的公事房回去,刘民有边走边说道:“我这两日听东江来的人传言,说袁大人可能要把毛文龙免职,或者抓回京师。”
宋闻贤好奇道:“为何如此说?”
“他们说停东江的粮饷就是为这,岛上都是人心惶惶。”
宋闻贤点头,“有道理。”跟着对两人道:“两位稍待,我去把老蔡也叫来。”说罢匆匆离去。
刘民有对陈新低声道:“我记得毛文龙是被袁崇焕杀了的。”
“是。”
“东江难民里面也有传言说袁大人要杀他,按东江这些百姓的口碑,毛文龙好像也不算太坏,咱们该跟他告警一下。”
陈新道:“我们威海的小官,凭什么知道这事,现在传言也很多,他应该也听到风声的,即便去告诉他,他未必能信。万一被袁崇焕知道了,咱这脑袋可还不比毛文龙。”
“只是,这东江要是没了他,这些人不定变啥样。”
“能变啥样,汉奸,三顺王,续顺公,都是东江的人。”
这时祝代春匆匆过来,跟陈新汇报道:“大人,刚来的一条长山的船,说毛文龙今日到了旅顺沿岸,袁大人约他在双岛见面谈粮饷之事,两位大人都在附近,咱们买人的事是不是停一停。”
陈新和刘民有对看一眼,脸色不变的对祝代春和身旁的刘破军淡淡道:“停下来,刘破军马上去文登营,拿我手令,调战兵第二司过来戒备。”
----------------------------------------------------------------
求推荐、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