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晚明

第二章 逃兵 文 / 柯山梦

    陈新二月里又到成山和靖海两卫拜访了一番,拉了一通关系,因为他是威海卫的,文登三卫原本就比较亲近,所以关系也很好结交,成山卫的张同知还一起剿过匪,更是熟识。

    成山和靖海的良港都很多,以后总有用得着的地方,另外就是他们地方上的土匪,陈新也要试探一下,看看是否跟他们有关系,很多官军与土匪有点牵连,帮着销赃和提供消息之类,多少有些好处,所以陈新也要问清楚,免得一股脑剿了,无端得罪人。

    三月初他才又返回文登营,文登营外已经大变样,布满各种窝棚,一群群的农户在甲长的带领下开挖水渠打制灌井,这里还没有任何学校,刘民有培训的第一批老师都还没有毕业,小孩都在窝棚区玩闹,刘民有没在此处,大点的就没被陈新放过,他让徐元华也都组织起来干活。

    占下的两万亩地去年赶着播了三千亩,剩下的也在冬天初翻过一遍,马上三月就能播下春麦,按文显明的计划,还是麦豆套种。

    开春之后又有一些流民陆续来到文登营,选出的乡勇人数达到五百多人,进行队列和一些兵器的练习,合机铳每月能生产七十支,替换下来的鸟铳都给了乡勇使用,祝代春的训练队已经没有新兵,老兵的训练由各局自己进行,只报上训练计划,由他们负责检查和监督。

    陈新很重视乡勇这支隐形军队,回到文登营先检查了一遍战兵,根据朱国斌的情报,安排了三月的剿匪计划,几天后便召来徐元华、祝代春、董渔商议乡勇一事。

    “大人,选出五百多乡勇中,适合做杀手的人只有一百八十人,其他都只能做火器手。”祝代春交上一张纸,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些统计数字。

    陈新拿来看了一眼,习火艺后面写着三百八十人,其他冷兵器各项一百八十余人,这些是他的预备兵,三天训练一次,也比一般明军练习得多,关键时刻拉上去也是可以直接用的。加上从东江再买几百人,总数大概凑齐两千,加上一百的骑兵和少量辎重,就是他应付今年后金的最大兵力,有将近一千的乡勇。

    两千步队的一年军费六七万两,若是海贸早些回来,养再多些也没有问题,但太多的话,带出去怕是要被参了。况且他还要留着开发新的商业网络,生产销售新产品,增加新的财源,使得自己经济上更加稳定。

    他想完后对董渔道:“这些人的月饷都加到五钱,两天练一次,徐元华你这边让些步,尽量少安排他们做农活。”

    徐元华原本对这些人经常被抽调不满,已经多次和祝代春争吵,乘着不训练的时候就安排许多活给这些人,使得他们训练时没了力气。但陈新一开口,他就无法,只得答应下来。

    祝代春有些得意的看徐元华一眼,问陈新道:“大人,那三百八十人是否都习火?”

    陈新道:“都习火,差点的抽一百八十人,就和那一百多杀手配成预备的局。好点的就补充到战兵队。全用斑鸠铳的分遣队抽调好没有?”陈新所有战兵火器队不再使用斑鸠铳,原来战兵用斑鸠铳的人,都抽调出来,再从第二批新兵和乡勇中选出一些人,全部用斑鸠铳,共两百人,单独分两局,五十人一旗队,每十人一个队长。

    祝代春问道:“大人,都抽出来了,但要补齐两百人,斑鸠铳还不足。”

    陈新问董渔道:“董渔,现在所有斑鸠铳有多少?”

    董渔赶紧翻开自己的册子,看了一会才道:“加仓库中才得一百五十支。”

    陈新算了算吩咐道:“你再跟工坊追订一百支,都分发给这两个局。”转头又对祝代春道:“先不够的,就用原来的鸟铳练习。”

    “是,大人,他们的旗鼓号令是不是跟火器队用一样的?”

    “旗用一样的样式,号鼓我再想想。”陈新暂时没定下,这两个纯火器局他准备作为分遣队,在战线某一处集中使用,百总会有更大的自主权进行指挥,最好不和火器队的号令一样。眼下按戚家军的号鼓,加起来有六七种类型,陈新自己一直在学习,但也颇为头痛,打土匪规模小,用号鼓时间不多,一旦大规模作战,必定要使用,但学习这东西,连他都觉得有些费劲,更别说那些以前纯粹种地的农民。旗帜号公过复杂,也是军队流水线的阻碍。

    现在暂时也只好这样,陈新摇,“他们的考核还是按射击速度和动作标准。有达到火器队考核水平的人,就拿月饷一两。”

    祝代春接着就递过来一个战兵训练计划,陈新接过看起来,祝代春在一边解说道:“这是按大人的要求,各队主官报来的下月训练计划,增加了一项匕首练习。”

    匕首是陈新给所有战兵配的新装备,人手一把,用途很多,匕首的杀伤能力远超刀砍,见效快,停止作用很好,加一把不碍手碍脚的匕首作为兵器很有必要。火兵加配了腰刀,又增加腰刀训练一项。

    说着他跪下来,看着陈新,陈新倒没有打算杀他,只是此人算是逃兵,虽然有很好的理由,他还是担心此人是兵油子。

    不过东江的兵多少都有些毛病,自己现在有一千多人,已经形成独特靛系,所有人都在分隔的职能管理下,也没有家丁那一套东西,选兵的时候选憨厚些的,同化掉他们的毛病没有问题。

    “你打过鞑子没有?”

    “打过,小人一年上岸七八次,还跟着毛帅去过沈阳,前年在镇江也杀过一个鞑子。”

    “哦。”陈新也是淡淡的,但他已经对此人有些兴趣,有杀过鞑子的人,在军中组织几次现身报告,能极大减低士兵的恐惧心理。

    “你都会什么兵器?”

    “小人有什么用什么,最喜欢长矛和大锤。弓箭也能射得。”

    既然是第一个,就当树立的榜样好了,陈新还是先试探一下,和蔼的道:“若我放你赚你有何打算?”

    那人眼神中带起一种迷茫,他原来在家打渔,后来逃到东江当兵,若真是放他赚他倒真不知去干什么好。

    想了半天,才说道:“去要饭。”

    陈新笑道:“倒是老实,那你愿不愿在我墩堡做农活?”

    那人茫然的眼神看向陈新身后站得笔直的卫兵,那卫兵身着红色的作训服,十分精神,那人眼中突然有了些神采,他磕了个头说道:“小人不想做农活,小人与建奴仇深似海,活着就只为杀建奴,只要大人要杀鞑子,小人想给大人当兵。”

    “为何?”

    “不知为何,这几日看了大人的兵,他们就是我想做的样子。”

    陈新看看他的面貌,至少三十多,他转头问聂洪身边那个卫兵,“刘破军,你原来是伍长,他这样的适合当什么兵?”

    刘破军是登州买来的辽民苦力,从小就喜欢练武,也学过些字,同样是交不出来银子,被杨国栋抓去当苦力,陈新派人买卖人口的时候选来的,剿匪时已经提升到伍长,到文登营后受伤,伤愈后因为他识字又有作战经验,就被陈新带在身爆准备培养为参谋类型。

    因为都是辽民,他听着熟悉的口音,对面前这个憨厚的中年人很有种亲近感,细细想了一下,对陈新道:“大人,当长手可以,祝教官讲过,纪效新书写的长手要用三十岁左右强壮有胆气者。”

    刘民有看看地上那人略显瘦弱的样子,有点怀疑道:“他已瘦弱如此,如何算强壮。”

    那东江兵低声解释道:“小人是没吃的饿瘦的,小人原本也是个壮汉。真正瘦弱的,已经饿死,要不就是被吃了。”

    陈新假作微微犹豫了一下,宋闻贤呵呵笑道:“既然是杀过鞑子的,就算瘦弱些,这杀气就能补回来了。看他手脚粗大,底子应当很好,跟着战兵每日吃肉,最多两月就是个壮汉。”

    那人感激的看了宋闻贤一眼,陈新终于点头,就当是东江的样板工程也必须留下这人道:“那好,你便跟我回文登营,跟着乡勇训练。若是能考核过关,就让你当我的战兵,保管你有鞑子杀。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的声音一次有了些感情,微微着道:“小人叫李永华,乡邻都叫我李老三。”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