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晚明

第三十七章 兵额 文 / 柯山梦

    “四十四、四十五。陈大人,你们的首级数四十五,若是没异议,在下就先造册了。”一个三十来岁,落魄书生模样的书吏对陈新恭敬的说道。

    这位杨云浓派来的书吏也姓杨,叫做杨谦为,不过他与杨云浓并无亲戚关系,也只是一个军户,小时候读书准备考功名,可惜天分一般,没能考上。

    土匪人头没什么奖励,即便是斩杀匪首,能不能升迁也全看上级,不过陈新对这人很客气,烧了好几个肉菜招待他,几杯酒过后,张大会又递过去二两银子,杨谦为平日生活清苦,一月只有三斗粮,这二两银子无疑一笔巨款,对陈新态度立即不同,陈新便乘机跟他打听那文登营的情况。

    杨谦为脸色微红,得了银子后精神有点,他是威海卫土著,又管着许多文书,对这些典故还算清楚,摸着胡子道:“文登营还是宣德年间所设,山东三面临海,那倭寇随处可来,单个卫所便有点吃力,朝廷由此在山东设有三营,就是文登营、登州营、即墨营,每个营便负责附近地方的备倭之事,文登设了个把总。万历年间又改为守备,但兵额还是一样。”

    “文登营兵额是多少,杨先生可知道?”

    “似乎一千一百多。”

    陈新吃了一惊,文登县竟然有如此多战兵,“如此多兵,上次为何文登营不出兵打那通天梁?”

    “陈大人不知,这只是兵额而已,那文登营实兵怕是一百都没有,原先没设守备前,不过一个把总,都是附近三个卫所的指挥或同知兼着,卫所的钱粮考绩都与这守备无关,实际管不到其他卫,以前打倭寇的时候大家切身相关,听说还能从卫所调到兵,眼下文登地面太平,登州钱粮都顾着标营和东江,这守备又是山西过来的外人,现在文登知县也好,三个卫所也好,谁理那不管事的守备。小人上次去文登县时去看过,跟个普通墩堡差不多了,剩些老弱,比咱们卫所还不如,算是荒废了。”

    “哦,荒废了。”陈新一脸可惜,心中高兴,自己只要兵额而已,只要名义上还在就行了。

    “那现在文登营的守备是哪位大人呢?”

    “是万全都司来的一个佥事周洪谟(注1),加都司衔管文登营事,据小人所知,那文登营大营只余一些老弱,杨指挥名义上还是文登营的哨官,但我从未看他去那边。”

    “杨先生,文登营大营在什么地方?”

    “文登县东十里。”

    陈新回想了一下地图,登州、文登和即墨在山东的北、东、南三个方向,看设营的地点就知道每营防备一个方向,应当是作为快速部队,对各自防区的卫所或州县进行支援,避免了卫所力量不足或只顾自己防区的缺点。

    杨谦为卖弄的接着道:“原本咱们威海卫要提供文登营兵额的,叫做捕倭军,总数是一百五十九人,另外登州营咱们原来也要出兵额,一百二十多。自从天启元年设登莱巡抚,登州有了巡抚标营,登州营的兵额也废了。”

    陈新心头暗喜,这文登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倒适合自己悄悄发展,不过还得好好运作一番才行,眼下最要紧把威海卫的兵额拿到手,捕倭军只剩一个名头,给杨云浓送点好处,他也没有不给的道理。

    送走杨谦为后,陈新就提笔给宋闻贤写信,把剿灭通天梁的事情说了,希望再升几个小旗总旗起来,威海卫报功文册上去的时候,希望宋闻贤代为活动,另外告知自己二月也去天津,请宋闻贤从京师回来的时候在天津碰头。

    写完后陈新盘算着,“我要不要也去一趟京师,看那温体仁来了没有,狗日的官大就是好,等着银子上门。”

    -----------------------------------------------------------------------

    刘民有坐在热烘烘的工棚中,检查两根斑鸠铳铳管,陈新每日迎来送往,军队事情也多,干脆把工坊也交给刘民有管理,“唐先生,为何两根铳管都不同样长。厚薄也不一样。”

    唐作相有些紧张,这位刘先生不如陈新有亲和力,平时还好,一坐下来说事情,就一本正经。

    唐作相道:“就是人手不足,船上分来五人,现在也只得十人,陈大人安排了一种新火,比鸟铳重,比斑鸠铳轻,试做要花很多人手,刘先生你昨日又交代了要做那啥米德螺旋,明日就要开始砍伐木头,木工也就要专做这事,人手实在是缺少。”

    刘民有点点头,“此事我找陈大人商议,一定给你们再要些人手来。”

    刘民有说完就离开工坊,去了陈新的公事房,见到了还在揪头发的陈新。

    陈新殷勤的给刘民有端来凳子,听了工坊的事笑道:“刘兄果然大才,一来就找到工坊这么多毛病,至于人手,招流民就是,前些日子我已经看到卫城外面流民很多,开春后要饭的会更多,你去卫城或者文登招人就是。”

    “人招多了的话,你一个百户,其他人会不会说什么。”

    “我可是千户,这些人胜人,又不是战兵。再说我正在想法子要兵额,招人得走在前面,别让兵额等人。”

    刘民有听了问道:“你意思是又要出门去跑官?”

    陈新嘿嘿一笑:“可不是,开完作战总结会就赚外边事情多,一是货品采买,咱们第一次自己做海贸,咱们全部本钱都在里面,我得亲自去一趟天津。”

    “嗯,这个,我也想去一趟天津,嗯。”

    “不,你帮我盯着这里,我帮你去看潘金莲。”

    刘民有愣愣道:“你答应开春让我回去一趟的,领导怎能说话不算数。”

    陈新笑嘻嘻道:“所以才叫领导嘛,再说你去看了她又怎样。”

    刘民有两眼一瞪,随即又泄气道:“我是去看看衣店而已。”

    “好了,潘金莲那里有机会我帮你拐来就是,今年我还要出海,你不在这里,我不放心。这事就这样,还是说膜坊,你打算怎么改造,有计划没?我马上要扩兵,按现在王胡子那个产量,猴年马月才能把铠甲装备齐。”

    “人家好歹是一家人,你别去捣乱。”,刘民有说完有点不甘心的坐下,哼哼两声才道:“分中远近的计划,工坊近期先赶制春耕所需工粳同时统一度量衡,建立品检制度,中期要增加人手,最好是年轻的工匠,我打算给他们上上识字课,唐作相和王胡子都是靠经验在打制,按部就班,也没有什么研究能力。远期的计划,这些年轻工匠来了之后,生产上建立初步旦罗制管理,研究方面引入实验、归……”

    他还没说完,陈新就夸张的一拍桌子,“泰罗制,民有一语点醒梦中人,计件工资、按职能划分的部门、标准化作,刘兄比我的军队还快一步,这工坊绝对在刘兄领导下成为当今最成功的血汗工厂。”

    刘民有有点恼怒道:“我说的是远期,什么血汗工厂,泰罗制可不光是计件工资制和标准化,你别就只看到某某康。”

    陈新嘿嘿笑着道:“泰罗同志倒是设想得很好,但他的书里面没有任何手段保障工人能和资方协商对话,那是法律层面的事情,在下作为资方代表真诚的表示:没精神整那玩意,只需要计件工资和标准化这两样。我这次回天津带唐作相回去,再挖些人回来,这附近其他卫所的工匠,你也挖,出事我担着。”

    刘民有有点奇怪:“你还把唐作相弄卓我只是远期规划,现在弄太多工匠,又赚不到钱,来干什么。”

    “人弄来再说,宁可人等事,别让事等人,等今年海贸的银子回来,咱们开发新产品,别象连衣裙一样小打小闹,这次咱好好准备,要搞大的。”

    ---------------------------------------------------

    注1:周洪谟,天启三年四月以万全都司佥事,加都司衔任文登营守备,另外还有个文官周洪谟,历任多科给事中,与此人不是一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