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晚明

第十九章 推举 文 / 柯山梦

    由于麻子墩群众的大力支持,天黑前搭好了三个窝棚,那些坐船后不适应的人终于可以不住船上,但由于地面太硬,无法做成地窝子,窝棚四面漏风,刘民有只好让人点起篝火取暖,其他人还是住在船上,总算过了第一夜。

    第二日热情的麻子墩人民又来到这里,看他们还需要买什么东西,陈新从天津出发时购买了一百石粮食作为压舱石,在窝棚前支起大锅煮起粥,宣布干活的就可以吃一顿,于是当天又有上百名麻子墩人民过来帮忙,两百多人一起动手,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搭好了二十多个窝棚,又运了些石块在周围挡风,五个战兵队各一个大窝棚,成了家的,每家一个小窝棚,刘民有和陈新各一个小窝棚,宋闻贤则宁愿住在船上。

    刘民有特别要求建了一个最大的窝棚,作为小孩和士兵识字的学堂,让匠户甲做了些厚木板摆成长条桌子,一个农民工幼儿园有了雏形。

    窝棚只能作为暂时住所,陈新的计划是要修成砖瓦房,外面还要加堡墙,刘民有到麻子墩参观学习了一下,里面百多户人,居然只有一户砖房,其他都是泥胚墙的草屋,其实明代的北方大多是草屋,连京师都还有不少,两人去过的蓟州和天津等地,还算是城市,也是草屋和瓦房掺杂,一旦发生火灾就会损失惨重。所以陈新坚持修砖瓦房,他认为良好的住房条件也是荣誉感的一部分。

    在威海这样的乡下地方,只有卫城里面有少量砖瓦房,麻子墩只有一户人家有瓦房,便是王元正的老丈人。墩里面环境脏乱差得难以想象,刘民有参观后大失所望,对他的市镇规划没有任何借鉴意义。

    他只好按十字街布局,自己画了一张图,第三天一早带了后勤队和几个匠户去了卫城,要采购很多东西,粮食、盐、砖瓦、厨具、床、铁匠铺用具等等,从麻子墩到卫城有十里路,来回加上采购,至少一天的时间。

    陈新在窝棚的麦秆堆中睡了一晚上,盖了两床被子,虽说不冷,但颈子被麦秆弄得奇痒,而且麦秆作垫子也太软,腰酸背痛的起来后,送走了刘民有,带着五个战兵小队开始跑,这大片的抛荒地多年未耕种,颇为平整,正好用来作为训练场地,麻子墩那边静悄悄的,冬日无事,没人这么早起来。

    “碗是左、筷是右!”

    “碗是左、筷是右!”

    “先出左,后出右!”……

    一边跑着,朱国斌一边喊着号子,集体跑还是第一次,大家脚步都不齐,但能维持着十二人一组的队列不散,显示了这些纤夫优良的组织性。

    陈新带着海狗子等四个亲兵在大队侧前方跑着,所有人都能看到千户大人也在参加训练,喊过一阵号子后,改由代正刚喊,朱国斌跑到陈新身爆边跑还能边跟陈新说话。

    “大人,这些队的小队正和伍长都还没有,要不要先定下来?”

    陈新体力不如朱国斌,千户官服里面又穿了厚袄子,此时已经有点气喘,只是点点头,勉强说了声:“好,今……今日就……定下来。”

    朱国斌回道:“属下带的那队中,我觉得江……”

    “不,咱们先不定,先让他们选。”

    “选?”朱国斌头上一个大问号。

    -----------------------------------------------------

    这次是张大会带头喊道:“谨遵大人军令!”

    陈新讲完纪律的重要性后,马上就发布了他的第一条正式命令:“现在每个小队自行推举出三名小队长人选。你们记住一点,你们选出来的,是要在战场上带领你们的人,如果想在战场活命,就选你们认为最可靠的人。”

    命令一下,所有人都有点傻眼,从来没听说过选举一事,大家也不知道该怎么选,陈新叫过朱国斌、代正刚和卢驴子。

    朱国斌低声问道:“大人,这,这怎么推举啊?”

    “怎么推举?”陈新这才想起这帮士兵大都不会写字,“你找个窝棚,你们三个和我坐里面,一个一个进来,说出要选谁,你来写名字,每小队被推举最多的三人成为小队正人选,然后我再从三人中挑选正式的队正,剩下两人为伍长。”

    朱国斌三人互相望望,这个陈大人总能想些完全不同的东西出来。不过陈新刚刚才讲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几人只得赶快去安排窝棚,站着的军户们也是面面相觑,他们都是习惯于受人安排,从未想过要自己选出军官。

    陈新从树干上跳下来,宋闻贤走过去急急的低声问道:“千户大人,你为何让这些军士自己选队正,如此一来,你的权威何在?”

    陈新不慌不忙道:“他们只是选出三个人选,最后谁当队正还是我来决定。”

    宋闻贤还是有点不甘心,人事安排是最重要的权力,他实在没明白陈新为何要放给这些军户,“千户大人勿怪我多言,这实在……实在”

    他实在了半天,也没说出来,总之是觉得不妥,陈新笑道:“宋先生不必担忧此事,这些人编组之时,都按籍贯完全打乱分开,每队之中几乎没有老乡,他们要是想在战场上活命,该当知道如何选择。”

    “哎。”宋闻贤一时也说不出什么。

    陈新自然有他的道理,军队中其实是最不讲民主的地方,从来都是自上而下的权力结构,下级的权力必定来源于上级,反过来,上级的权力也由下级军官的权力来支撑,但在最低一级让士兵推举基层军官人选,却能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他也保留了最后任命的权力,仍然能保证自己的权威性,推举的灵感来源于1792年大革命时期的法军,士兵推举出的基层军官中,有九人成为了后来的元帅。

    虽然这些纤夫不具备法军士兵的革命和自由精神,但在每个兵员背景大致平等的团队中,又经过自己刚才煽动,陈新相信他们能正确的使用这项权力,选出他们所信任的人,他所要建立的是一支全新的军队,所以他最开始没有确定队长,而是在路程中安排他们集体完成一些任务,在过程中有能力的人就会展现出他们的才华,自然会受到其他人的信任,形成人尽其才靛制和氛围,才能让这支军队具有更强的吸收新力量扩张的能力。

    在宋闻贤的担忧中,陈新带着三个主官了一个窝棚,四个亲兵在门外值守,战兵每次一个的走入里面。

    第一个进来的是一小队的王长福,他也是在张家湾第一个报名的人,所以编为第一号。

    “大人,俺推举俺自己。俺力气大,说话算数,以前拉纤也是俺喊号子,这些伙计都听俺的。”

    陈新淡淡说道:“你需要说三个人的名字。”

    “嗯,还有黄元,郑三虎,黄元人稳妥,俺信得过他,郑三虎用刀杀过猪,也就能杀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