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晚明

第九章 千户离京 文 / 柯山梦

    魏忠贤出京的第二日,陈新再次站在兵部门前,他来领取他的千户告身和敕碟,几个兵部的文官看到他,居然主动跟他打了招呼,待遇与上次大大不同。当他再见到钱元悫的时候,钱元悫堆满了笑,也不要求陈新下跪了。虽然陈新仍然是个破军户,但眼下在京师人人称赞,钱元悫那日被陈新阴了一把,不过他在最后时刻弹劾魏忠贤,前途也是十分光明,他反倒感谢陈新当时那句话,让他也勉强得到倒阉先锋的名声。

    “陈兄,你的纳级之事已经办妥,黄侍郎一看是你,马上就准了,今日便可领走告身。”钱元悫堆着笑,跟陈新拱手,也不再叫他陈百户。

    陈新还礼道:“多谢钱主事了。”

    钱元悫做亲近状对陈新道:“陈兄一身正气,那日本官多有得罪,万望见谅。不知陈兄这些时日住在何处?可有人对你不利,若是有人为难你,只管和本官说。”

    “钱大人客气了,为难那倒没有,我都在京师各处走动。下官穷乡僻壤来的,难得到京城一次,自然要到处看看。”

    钱元悫亲自拿过千户告身给陈新,又故作亲密道:“眼下陈兄名动京师,直斥权奸,人人敬仰,前些时日有御史上疏,说你辱骂上官,又是三品以上的在京官员,按大明律当杖一百,这奏疏交上去就留中了。”

    陈新有点惊讶,他也没研究过大明律,原来骂上官的处罚这么重,要是早几天被魏忠贤一伙抓住,一百杖下来,自己哪还有命在。

    钱元悫继续道:“陈兄你不知,后来国子监的钱嘉征以监生上书,同样有言官认为他违制,要求处罚他,最后皇上说功过相抵,不做责罚,你这事也就是同样办了。”

    陈新这才放心,也就是说崇祯已经知道自己了,有了这个名声,到了威海也就好做事了。宋闻贤在一旁双目放光,这些日子他的心情从谷底慢慢又上升到顶峰,现在他对陈新倒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很清楚这是陈新故意为之,连那几个行刺的人,也很可能就是卢驴子他们。现在看来,效果非常好,连皇帝都知道了这个小小千户,说师过相抵,但皇上心中肯定是赞许的。即便是孙国桢和钱道台,以后也未必敢随便给陈新小鞋穿。虽然现在没有什么实际利益,但对以后来讲却非常有利。

    陈新照例悄悄给钱元悫塞过去一锭银子,这位兵部主事可是真正的现管,陈新那天阴他的目的是逼迫他倒阉党,免得给自己升千户制造麻烦。现在钱元悫因祸得福,正好结交上。

    等两人走出兵部大门,宋闻贤佩服的看着陈新道:“千户大人这份火中取粟的胆量,确实为兄不及,而且运气也是不错的,连你辱骂上官的过错也抵消了。只是似乎没有什么实际好处。”

    陈新暗叫声侥幸,阉党残余犹在,万一碰到打板子的是阉党的人,一百板子下来多半完蛋。好在魏忠贤倒了,锦衣卫和东厂的头头知道大事不好,最近都偃旗息鼓,没人敢出来惹事。他客气道:“只是运气好而已,好处嘛,眼下看不到,不过这名声就是本钱,那些言官御史拼命要争的,不就是这么个东西么。”

    宋闻贤点头继续问道:“名声确实是好东西,有时比银子还管用,陈兄弟你眼光如此精明,那你看魏忠贤的党羽,还能剩下多少?”现在人人都知魏忠贤大势已去,宋闻贤现在也不再称呼厂臣,直呼魏忠贤之名。

    “皇上当然要穷追猛打,除恶务尽,最主要的京师中的官员,凡是依附魏忠贤的,定然要免掉,外地的实权人物,也是要换了的。”

    宋闻贤疑惑道:“魏忠贤窃据朝纲多年,地方督抚如果不依附,哪里能当得稳当。难不成全部换一遍?”

    陈新笑着道:“当然不能都换,我估计只看一个标准,凡是给魏忠贤立过生祠的,都是要丢官的。”

    宋闻贤愣了楞,突然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陈新奇怪的看过去时,听这个坏书生懊悔的道:“那李嵩就给魏忠贤立了生祠,他定然也是要被免官的,早知道他要落得如此下场,我就不该还他那一万八千两。”

    ----------------------------------------------------------------------

    宋闻贤一脸奸笑:“奏疏是李嵩上的不假,不过那生祠的位置却是在水城中。”

    陈新想了想道:“水城倒是海防道管得着,非要拉到一起也有些道理。”

    “岂止有些道理,当年李嵩是登莱巡抚,他和山东巡抚一同上疏,修了两个生祠,一个在济南,一个就在登州,登州这个生祠便修在蓬莱阁旁爆熹宗赐名流鸿祠,这修建监督,都是钟道台忙前跑后,他被拖下水,正是应有之意。”

    陈新也露出奸笑道:“如此一来,这几位大人的份子就都省了,可是万一新来的大人胃口更大怎办?”

    宋闻贤不屑道:“换个大人又岂知海贸利润,连我们在做海贸都不知,一年送他一两千两银子,便要把咱俩待为上宾,哪像现在,还要送家眷过去。”

    “宋先生说得对,那便请宋先生整理一下,写成文字,到时我找人送到杨御史那里。多出来的份子,定然要给宋先生一些。”陈新考虑了一下,眼下还是离不开宋闻贤,这人对官场和各地情况都了解,自己正缺这样的人,先拿钱收买着,以后时机到了,自然会跟着自己。

    宋闻贤心满意足,孙国桢据说是阉党,如果钟大人一起垮台,可就一个大人都没有了,只需要稍微花点钱,收买几个水师将领,其实和现在的作用是一样的。每年再给新来的大人孝敬一些,仍然会省出一大截。所以钟道台是一定要打到的,要怪就怪他份子拿得太多。

    宋闻贤高兴过后,又觉得不是太放心,对陈新道:“陈兄弟,咱两可是一条船上过来的,万一参不倒钟道台,谁以后也休要提起此事。”

    陈新指天发誓,绝不泄露任何机密。宋闻贤还是比较相信发誓,放下心,,还是想起刚才的事,“咱们两手准备,你结亲的事可不能拖,临来的时候钟道台可是叮嘱过的,让我一定要带回去登州。这些能在地方做官的,在京师也都有点门路,万一钟道台不倒,我们还是要在人家手下混的。”

    陈新还是那副样子道:“快了,快了。”

    宋闻贤一脸好奇:“陈兄弟你那红颜到底在何处?为何从未听你提起过。”

    “当然未提起过,因为我都没有见过。”

    “啊,那你要如何成亲?可是指腹为婚?”

    “不是!”

    宋闻贤更觉奇怪,“那你跟谁成亲?”

    陈新嘿嘿笑道:“明天你就知道了。”

    --------------------------------------------------------------

    注1:戚继光主要军事著作《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介绍的很多,就不赘述,《练兵实纪杂集》成书在《练兵实纪》之后,大致在万历初年,后来刻书时将它放在《练兵实纪》中,也有单独刊刻,共六卷,其中《储练通论》、《将官到任宝鉴》和《登坛口授》三卷主要是对将官的要求,有很多对《练兵实纪》的改进和补充。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