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晚明

第一章 合作关系 文 / 柯山梦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时年二十三岁。朱由校比他那短命的爹还活得短,不过好在当了七年皇帝,他爹只当了两个月。若是按陈新的标准,天启这辈子也不算太亏。八月二十四日其弟朱由检便即位,定明年年号崇祯。

    皇帝死了,大家就是传播一下,议论一番,也没人在电视上泣不成声,反正是他朱家天下,老百姓也不能选个皇帝出来,日子还是照常的过。别人都不着急,唯独陈新天天的在门外看着街口,盼着宋闻贤和代正刚回来,几乎变成了门口的望夫石。卢驴子在京师买好房子,九月初十回到天津,刘民有的制衣店生意起色不大,虽然比起其他制衣店好一些,但与他心目中的三宅一生就差太远,所以他每日早早去到衣店,听说在开发新产品。

    这一等就到了九月三十,陈新照例在门口张望,终于等来了风尘仆仆的宋闻贤和代正刚,陈新一见两人,兴奋得跳起来,连忙迎上去,宋闻贤一脸得意。

    “陈兄,幸不辱命,山东都司府的文书都办妥了。”宋闻贤刚一坐定,便拿出包袱中的纳级文书,陈新瞟了一眼他的包袱,随手接过文书。

    宋闻贤叹道:“我也是在路上听到皇上驾崩,听说新登基的是熹宗的胞弟,年方十七。”

    陈新想着这个朱由检,登基开始就没几日舒坦过,鞑子走了流寇来,阉党走了东林来,走马灯一般换了五十多个阁臣,还是无济于事,从他当了皇帝就厉行节约,虽说衣服打补丁的传说太过夸张,但确实在后面几年困于财政,连宫中银器都全部给了银作局化为银锭,一生勤勤恳恳,也没享什么福,最后还落个几千万两银库的谣言,他这末世皇帝当起来,就不是什么好事,相比之下,他的木匠哥哥虽然短命,也算逍遥了。

    但眼下倒不是同情他的时候,这位立志当尧舜之君的少年天子现在正在踌躇满志,从他对付魏忠贤的从容和冷静来看,他的心机权谋也是有很高造诣的,如果天下无事,做个太平之君,这帮朝臣多半还斗不过他。

    陈新收好文书,对宋闻贤道:“宋先生你和代兄一路辛苦了,但我最多让你们歇息一天,我急着去京师。”

    宋闻贤急道:“此时京师恐怕未必急着去,一朝天子一朝臣,京师形势未定,我等去了,万一殃及池鱼怎办。”

    陈新笑道:“那我先放火就是,既然是少年天子,说不定励精图治的变革旧制,过段日子万一停了纳级,我又去哪里叫苦。乘着现在各部都是旧人,先把事办了。”

    “新人不是一样办事么?”

    “宋先生久在幕府,应是清楚的,你也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知道官位不久,能办的事就会赶快办,钱嘛,能收多少是多少,这要是等个新官上来,人家花了银子升上来的,少了就不干了。”

    宋闻贤恍然:“原来陈兄就是急这个,这事倒是陈兄看得透彻。那为兄便听你的。”

    代正刚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那陈哥很快就是千户了。”

    陈新呵呵笑着:“到时代兄也跟我一同去威海,我定然要让你们也有个前景。”

    宋闻贤道:“代兄弟实在是天生神力,人家推个板车上坡,几个人推不动,他一个人就推上去了,陈兄既是从军,便该带上代兄弟,假以时日,必定是吕布、张飞一般的猛将。”

    代正刚连忙谦虚一番。

    陈新笑道:“代兄岂止天生神力,人品也是很好的,现今也很会写些字了,所以我倒不希望代兄只当个猛将。”

    宋闻贤张张嘴,没说出话来,半响后,他望望门口,确定无人后,对陈新悄悄道:“眼下我也不再瞒你,你知道就是了,我这个秀才也是假的,但不是我考不过别人,实在是运气不佳而已。”

    陈新见他终于承认,心下满意,自己一直便心存怀疑,这宋闻贤一副热衷权力的模样,要是有个功名,绝不会如此甘于当个幕僚,他以前说什么中过秀才,都是骗人的,不过他说有秀才的实力,陈新倒是相信。

    宋闻贤揭穿陈新一次,陈新也揭穿他一次,两人算扯平了,再次证明两人是真正的一丘之貉。宋闻贤倒丝毫没有不好意思,悠闲的喝起茶来。

    陈新也没有笑话他,收了笑脸沉吟道:“宋先生你看我现在若做海贸,和赵海明有何区别?”

    宋闻贤微微一愣:“陈兄弟文武双……”

    “宋兄就别客套了,我现在和赵海明没有区别,说得难听点,就是海上的青皮打行,在船上还算齐心,一上岸就是乌合之众,各自散去。若是在威海有地盘立足,人心一聚,格局便大为不同,同样的海贸,可以一条船,也可以三五条船,可以去日本,也可去江南,又岂止赚这点银子,所以,无论宋先生当幕僚也好,博功名也罢,你我互为声援,才是长策。”

    陈新并不会分份额给宋闻贤,虽然多出了钱中选离开后的份额,但以他一个幕僚的能量,还不足以拿那么多银子,正常情况下,每次给他的银子不会超过一千两,除非是象这次抢到船,但抢不到的时候是大多数。陈新与此人合作最大的原因就是宋闻贤对登州官场的熟悉,而陈新的力量和海贸分成,也是宋闻贤在巡抚衙门地位的有力支持,所以陈新乘着此时要与他明确这样的战略伙伴关系,好让他认真帮自己做些事。

    宋闻贤老奸巨猾,很快明白过来,但他心中主要还是看重海贸利润,有这东西,他在巡抚衙门的地位就十分稳固,至于陈新所说的声援,他倒没看上,宋闻贤多少也感染了些明代蔑视武将的风气,一个卫所纳级千户,在文贵武贱的现在能声援个什么。

    宋闻贤当然是欣然答应,他也希望陈新能把海贸做大点。海贸并非运河,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出海,江南和福建的大海商一般每年跑两次日本,大多结伴而行,六七月顺着向北的洋流季风去日本,八、九月又顺着向南的洋流返回,九月后去日本的,时间用得长,加上自己采买货物的时间,一般就要等过了冬才回来,以前赵海明有时一年也只跑一趟,如果多一条船,利润就能翻一倍。

    但是船好找,水手不好找,水师的人手都不敢用,用渔民就得慢慢培养,一旦遇到上次般的血战,损失的人手也是不好补充的,如果有了地盘,招收些流民,人手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宋闻贤想到这里,对陈新问道:“黑炮和疤子打算跟着你没?”

    “疤子来找过我了,说要跟着我,眼下他在码头附近租了个铺子,他和朱国斌都住在那边。黑炮还在帮赵东家守墓,他说要守一年。”

    “疤子和黑炮两人颇得人心,好多水手听他们的,你要出海,得用上这两人。”

    陈新答应了,想起另外一个船上的人:“宋先生,那韩斌平日就在登州,此次他失了势,回去后有无异动。”

    宋闻贤哼一声:“韩斌此人心胸狭小,待人刻薄,除了他几个同乡,也没人愿听他的,他此次回登州后每日都在青楼赌坊,他那三千多两银子用不了多久。”

    陈新沉吟片刻后,轻轻道:“若是他银子用完了,宋先生就更要留意一下,船上的事他全知道,钱用完了没准会动什么歪脑筋。”

    宋闻贤冷笑道:“我会让王勇盯着他……”----------------------------------------------------------------

    注1:关内关外兵,天启七年兵额十一万七千,实在兵数就难说了。

    注2:东江镇额兵两万八千。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