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收 买 文 / 执念已成茧
看见太子两个字,陶诺震惊不已,用不可置信的语气问道:“阁下是大周太子柴荣?”
柴荣说道:“正是在下。”
陶诺一听柴荣承认自己的身份,当即朝柴荣拱手道:“在下陶诺见过太子殿下。不知太子殿下找在下何事?”
柴荣饶有兴趣的看着陶诺说道:“哦,陶大人不知道本殿下找你何事?”
陶诺不是愚笨之人,在柴荣承认他是大周太子的那一刻,再联想到“升官大计”,就猜到了柴荣找到他肯定是想招降他。
于是陶诺略作思索之后就朝柴荣跪拜道:“承蒙太子殿下不弃,在下愿为太子殿下鞍前马后,一心辅佐。”
柴荣双眼一眯,眼中寒光凛冽的说道:“陶大人难道不想将我的行踪告诉给刘崇吗?倘若刘崇抓住本殿下之后,陶大人可是大功一件啊,到时候封官加爵可是唾手可得事啊。”
陶诺摇说道:“殿下严重了,大周灭汉是早晚的事,就算他刘崇封了在下再高的官,不出一年也是泡影。既然殿下看得起在下,在下愿意辅佐,良禽择木而息的道理在下还是懂的。”
听了陶诺的分析,柴荣哈哈哈大笑道:“好一个良禽择木而息,本殿下果然没有看错陶大人,陶大人乃真智者也。”说完又哈哈哈大笑。
听到柴荣的夸赞,陶诺连连说不敢当。
其实在柴荣的内心里,早已将陶诺否定的死死的。现在他在刘崇手下做事,既然他能背叛刘崇转投于敌,那么将来他在自己手下做事,一旦发现更好的主子,就可以背叛自己投向一个更好的主子。
两人相谈甚欢,于是柴荣叫小二上酒菜,与陶诺把酒言欢,天南海北的乱扯一通。
酒过三巡之后柴荣对陶诺说道:“陶大人,现在周汉正在打仗,本殿下还不能将你带回大周推荐给我父皇。等战事一结束,本殿下就立刻带你回京,怎么样?”
一听柴荣说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到大周任职,陶诺眉头紧锁。周汉打仗若是打上一年,那自己岂不是要等到一年以后才能施展才华,暗想这事还是要尽快定下来的好,
于是笑着说道:“在下一切听从殿下安排。不过在下现在在伪汉朝中任职,虽然人微言轻,但是兴许一些小事还是可以帮到殿下的。”
柴荣一听,沉吟了一下说道:“有件事兴许陶大人还真能帮上忙,若此事陶大人能办成,本殿下定禀告我父皇,为陶大人记大功一件。”
陶诺一听有功,想来这可是在周太祖和柴荣两人面前表现的好机会,于是说道:“殿下尽管说来,只要在下能帮得上忙,定万死不辞。”
柴荣沉声说道:“杀了李建霖和贾思华二人。”
陶诺一听震惊道:“殿下,在下手无缚鸡之力,他们两位都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在下怎么可能杀得了他们啊!”
柴荣说道:“陶大人不用着急,本殿下只是让你帮忙杀了他们二人,又没让你亲手杀了他们二人,更何况陶大人杀人也不一定非要亲自动手的吧。”
陶诺此刻还在震惊之中,要他杀李贾二人,这可如何是好!!!
柴荣说道:“这就是人情世故啊。”
不一会,小厮跑出来说道:“走吧,我们老爷现在正赶上有空,我带你们进去。”
柴荣连忙道谢。
柴荣和华梁被小厮带到后院的一个书房门口,小斯走上前去敲了,恭敬地说道:“老爷,人带来了。”
书房里面传出了苍老的声音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然后小厮对柴荣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华梁留在了书房之外,柴荣接过华梁手上的珊瑚推门而入。
门内只见一位老者正坐在端坐在椅子上,不过柴荣怎么看都觉得他有点贼眉鼠眼的感觉。柴荣向他拱手道:“晚辈陶利见过余大人。”说着将珊瑚的礼盒打开,接着说道:“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还望余大人笑纳。”
余海玉在柴荣打开珊瑚礼盒的一刹那就瞪着眼盯着那珊瑚,珊瑚他是见过,这么一大块珊瑚他可从来没见过,如此血红的珊瑚他更是没见过。
半响,余海玉回过神来,说道:“陶公子大手笔啊,这么上等的珊瑚都能被陶公子得到,不知道陶公子家是做什么的。”
柴荣面色一正的说道:“晚辈先祖乃是大汉军中的将士,晚辈一直跟随家父以经商为生,四海为家,不过晚辈叔伯想来余大人是认识的。”
余海玉饶有兴趣的看着柴荣说道:“你叔伯是何人?说来听听。”
柴荣答道:“在下叔伯现在汉国朝中为官,名叫陶诺。”
余海玉一听,暗想道,看来这人不出意外是为陶诺来的了,于是说道:“原来是陶大人的侄子,我与你叔伯同朝为官怎么不认识,来来来坐坐坐。”
柴荣坐下说道:“不知道这块珊瑚与大人是否喜欢?”
余海玉说道:“喜欢是喜欢,但是无功不受禄啊,这么贵重的礼物,本官可不能收下。”
柴荣答道:“晚辈只是久仰余大人的大名,特地前来拜见。”
余海玉有些不耐的说道:“有事就直说吧,能够办的事,本官尽量帮你办了,不用给本官绕圈子了。”
柴荣听余海玉如此一说,沉吟了一下说道:“余大人果然是快人快语,晚辈确有一事相求。晚辈的叔伯陶诺,陶大人现在在朝中为官。但是和朝中的一些大人颇有过节,晚辈希望余大人从中周旋一下,做个和事老,和朝中的诸位大人说一下,莫要再为难我叔伯。”
余海玉有些为难的说道:“这可难办啊,本官也听说陶大人在朝中树敌颇多啊。”说着还把颇多两个字说重了一些。
柴荣一听就知道这位余大人是想多要点银子了,于是说道:“余大人放心,下午我便命人再送给余大人一千两银子,作为余大人打点上下官员所用,不知这样可好?”
余海玉一听一千两银子,眼睛突然一亮,然后又故作深沉的说道:“上下打点一些官员,一千两可不多啊。”作者的话:
PS:欢迎加入【柴氏春秋吧】和【柴氏春秋QQ交流群:141289566】,求鲜花,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