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煞费苦心 运筹留贤相 情牵骨肉 舍命护乔装( 文 / 萧竹老人
成宗处理罢朝事,也赶到上宫来。太后婆媳保住郦君玉却破了自己二后并立美梦,心中难免有三分憋郁。到了慈宁殿,只见珠帘高卷,都美儿等拥着皇后和一个丽人出帘迎驾。这女子头戴珠冠,插一簇翠羽,穿一身鹅黄五凤窄袖长袍,系着五彩攒花碧玉带,下边白绫绣金洒足裤,蹬一双薄底盘龙小蛮靴,长身玉立宛如玉树临风。
成宗一瞥之下,只觉恍惚迷离,如在梦中。耳听太后笑道:“快参见皇兄呀。”
成宗一怔:“朕哪来个妹妹?”
那女子倒身下拜:“微臣谢过皇上不杀之恩!”
这声音只一入耳,成宗张口便叫:“郦先生快快平身。赐座,赐茶。”
太后忍不住哈哈笑道:“你两个都错啦!该说‘参见皇兄’,‘御妹平身’才对。他还是你的郦先生么?”
满屋人都忍不住笑起来。
太后忍笑接着说:“本后已把他认了女儿,封为保和公主,赐名敏敏帖木儿,择吉祭祖上谱后,就是皇族成员了。”
长华接口:“以公主执掌保和殿,名正言顺。这都是母后妙计,皇上该称心如意了。”
成宗忙抢着笑道:“恭喜母后,得了个好女儿!”吩咐内侍:“快去御膳房传话,备办筵席,庆贺圣母收女。”
长华笑道:“你出的难题,咱们圆满解决了。皇上的承诺也该兑现了罢。”
成宗不答。他此刻正把并肩而坐的姑嫂两个作比较呢。皇后是出名的美艳绝色,宫中悄悄把她比为牡丹。可惜终是武将,柳眉带煞,星眼含威,脱不了三分霸气。如今怀孕待产,粗粗的腰肢,满脸慵倦,浑失却素常风韵,和保和坐在一起更相形见绌。郦君玉却是不论男装、女装、汉装、蒙装,都恰到好处,灵秀天然。所有女子的仪容都能说得出,可以比拟,他却是无法概括,什么鲜花异卉都比他不上。只那份潇洒出尘就只有瑶台琅苑姑射仙人才得具有,尘浊凡夫俗子焉能望其项背。
太后听不到儿子答话,抬眼向他望去,见到他痴痴看着公主,一副失魂落魄模样,忍不住暗叹:“慧剑难挥,倒是难为他了。”
长华早忍不住嚷了起来:“皇上!兑现不兑现啊!”
成宗一惊,自知失态,随口应道:“兑现,兑现!”
长华道:“呈笔砚上来。”
成宗愕然:“要笔砚则甚?”
“想皇甫氏三代忠贞,皇甫总督治滇十载,政绩斐然,有目共睹。投敌之说,突兀黄,令人难以置信。恨前敌万里,实况难明,帝远天脯悬疑无从得诉。
“继而钦使远来,至臣家宣旨。谓圣上怜臣,才貌双全,不幸错配叛臣逆子,特降恩旨,敕封夫人,赐婚镇国将军刘奎璧,限日完婚……。臣闺中少女,远在边陲,微名何能上达圣主?刘奎璧纨绔浪子,寸功未立,何由爵赏将军?综合前疑,脉络分明,后果前因,昭然若合符节,刘氏父子陷害忠良,已无疑义。为一己之私,卖国通敌,断送数万水军,铸成铁案,嫁祸统帅,诬其投敌,使皇甫总督招致灭门大祸!
“再倚仗椒房贵宠,骗旨赐婚,更求封爵,以为利诱,迫臣父屈从。其布局不为不精,手段不为不毒!实乃国之蟊贼,君侧奸佞,罪行令人发指!
“臣义不能听命权奸,理不敢违忠抗旨。大节所在,唯有潜身隐遁,避祸全贞。天道至公,或有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之日。遂易钗而弁,携婢出赚将赴考求官,以为安身立命之计。临行留书,求闺友苏氏,冒名代嫁以应圣旨。
“沐雨栉风,奔波道途。行至思南,婢子暴病,连绵淫雨将臣困于逆旅。望前程渺茫,悲穷途末路。幸邂逅湖广行商康信仁,义认螟蛉,助臣入笈捐监,得以应试南宫。侥幸连战连捷,竟得三元及第。琼林赴宴,谁识婵娟?彩球掷怀,雀屏入选,满怀惶悚惊惧,冒死就婚。所幸天不绝人,洞房遇旧。当年刘府迎亲,苏映雪为臣殉义投池;巨浪阻舟,梁太君慈悲,拯溺收女。故友意外重逢,宛如隔世。假婿居然乘龙,俨成佳偶。此苍天护佑成全,非臣初衷所能逆料也。
“供职翰苑,日近天颜。圣母病危,臣以岐黄末技,为主分忧。因此微功,擢掌兵部。适逢外寇猖獗,山东告急,水军兵将,损失惨重。臣献计求才招贤,议开恩科,点臣主考。事关安危大局,臣兢兢业业,公正选士。考生王华,勇略过人,才堪大用,荐为榜首。十八王侯以为王华隶属南人,不能占魁夺帅。唯用人之际,当破常规,乃郑重命题,于御前特试王华。果艺业出众,且出自仙传,奉师命出世征东,招抚河洛罡星,为国效力。因此臣出面具保,招安吹台山人马,合兵出击,海域交锋,连战皆捷,卒成大功。王华上表陈情,请昭雪沉冤,臣始惊悉王华即皇甫少华!误荐罪臣之子,臣难辞失察之咎!具保招安亦有瓜李之嫌!皇恩浩荡,归罪于己,再次擢升,委以台阁重任,以酬献策之功。闺中红粉,位列三公,绣阁淑媛,荣膺首辅。陛下不弃微末,以国士待臣,臣亦矢忠尽节,愿为国士以报陛下。
“忆昔韶龄读史,常叹班姬蔡女,闺阁不乏才人;红线隐娘,巾帼非无奇士。奈何庙堂功业尽许须眉,竹帛流芳,不爵女子?为之扼腕,引为憾事。孰意避祸乔装,际遇圣主,得掌台阁。既登青云之路,何不乘长风,佐英主成唐皇汉武之业,九天展翼,万里鹏搏,使圣法昭于化外,功绩炳耀八荒。名勒钟鼎,形图凌烟,令千秋后世知巾帼不逊须眉,蛾眉允称国士。为天下女子,吐气扬眉,一抒千古抑郁不平之气,宁非快事!
“须然劬劳恩深,有亏孝养,鸳盟虚缔,缘绝今生。幸父母膝前有兄嫂承欢,忠孝王新妇在室,又何必再求故剑。武场主试,名定师生,岂可重议前姻,有乖伦理!自来忠孝难以两全,一身何能兼顾?臣既以心许国,自当有所取舍。愿绝儿女情私,以成凌云壮志。
原拟功成身退,上表祈恩,求陛下许臣将功赎罪,放臣归隐。送苏氏于归王府,了结前缘。臣从此青灯黄卷,礼佛奉亲,退隐田园。仰无愧天,俯不怍人,坦荡一生,不输男子,可以无憾矣!
“奈何慈帏思女,罹病濒危,少华拗执,苦求原配。终至惊动宸宫,使臣乔装败露,待罪候勘。扪心自问,所有经历,皆由时势促成,非出人谋。冥冥中似有天意,假臣手为陛下破敌锄奸,革新时弊。臣焉敢贪天之功,以为己力。而逃婚欺君,淆乱阴阳,跻身台阁,妄图功业侥幸,皆臣过犯。甘领罪责,不敢求免。但乞陛下明查,所有过犯,皆臣一人所为,祈请不予株连,不累及无辜,不兴大狱。臣知法犯法,愿引颈受戮,以维法纪。
“陛下天高地厚之恩,容报之于来世。临表觳觫,不胜惶恐之至。”
表章读完,一时寂静无声,各有感受。
成宗受到的震撼最大。自己当年初登大位,确是因刘燕珠之故,把刘捷倚为心腹,言听计从,草率任性,才造成皇甫敬这桩大冤案。仔细想来,刘捷所作所为,并不是全无破绽,自己却被他巧言歪理所惑,一步步钻进圈套,被他牵着鼻子赚糊里糊涂下了那道赐婚旨,险些儿又制造出灭门奇冤!直到武科选帅,他当面使奸捣鬼,要害王华,和郦君玉公正无私对比鲜明,自己才对他有所警觉。所有一切都是刘氏父子造成,朕也成了他的帮凶傀儡。孟坚守忠义大节,有什么罪呢?为臣难,为君亦不易啊!
太后想的,却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刘捷案发,皇儿看在对燕珠临终一诺份上,极力周全,保他活命。前两日小阳王问安信里说他被冤魂索命,生了毒疮,日夜号叫,求被害怨鬼饶放,他这是遭奠谴报应呀!可见坏事是做不得,良心是昧不得的。另一方面,又为眼前保和不肯奉命成亲发愁。这师生辈分,礼制攸关,有什么法儿可想呢?倒被难住了。
长华却不管这些,她只觉陈情表有理有据,郦保和所作所为全是顺应天意,他就是上天派来奖善罚恶的使者。还说什么罪不罪的,就该让他花烛成亲,享受荣华富贵,辅佐皇帝办差。未婚夫妻既做得师生,如今把师生再做回夫妻便是,偏要去讲什么纲常伦理,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正是:幸仗御弓留贤相
何愁无计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