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抢生意 文 / 东方句芒
黄山村的乔家北边正房堂屋中,乔大奎父子和乔二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大人们把酒言欢,乔珍和乔忠则随便吃了些东西就下了桌,乔珍帮着抱乔玉,乔忠则出去玩儿。乔黄氏进进出出得端饭端菜。
席间,乔大奎就问起乔二奎今日为何在下乔村收破烂的事,乔二奎便压低声音将大女儿乔珍突然间有了一双神眼,会辨识古旧珍玩的事对他说了。这话说出来后,乔大奎自然是有些不相信,于是乔二奎便起身去乔珍住的西屋里拿了件青铜人形小灯给乔大奎看,并说这东西自己女儿说要值好几十两银子呢。
乔大奎接了过来,乔志刚和乔志诚也凑过去看,父子三人在外头这么多年,也有些见识,因此一看这东西也认出来是件古玩,便都相信了乔二奎的话。
乔大奎的大儿子,今年十七岁的乔志刚便说:“二叔,既然堂妹有这样的眼力,你们一家还呆在这黄山村做什么,我看不如到城里去开一间古玩店,也比你们种地强多了。”
谁知乔二奎却说自己是庄稼人,不懂得做买卖,只会伺弄庄稼,等珍儿再收几年值钱的东西回家,换了银子,好好往下过日子就行。
在一旁抱着乔玉的乔珍听了这话,也觉得自己这坑爹的爹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的确他是不懂得做买卖,而自己除了有识别古玩的眼光,对生意买卖也不精通。真要开店的话,那就需要一位精明的懂得管理的掌柜,几个对古玩有些认识的伙计,而且开古玩店,就算是一家小店也需要一大笔银子。如今这些,乔珍觉得只具备自己的眼光这一条,而且自己还小,再怎么样也要等长大些再说。况且在她心中,还有更长远的打算。
乔志刚听了乔二奎的话,却有些惋惜,还想再劝说两句,却被身边坐着的父亲拍了拍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因为他对自己兄弟有什么样的本事一样很清楚,对开古玩店需要具备些什么条件也和乔珍所想的差不多。
乔大奎转而说起别的话题,“这回进京里,我想去求一求少东家,过两年调我到口内做一家瑞升祥商铺的掌柜。我离乡这么多年,没有照顾到爹娘,所以我想以后能和二弟一家人多走动走动。”
“好啊,大哥要是回来,我是再高兴不过的。到时候我一定上大哥家里来讨酒喝。来,今日我们兄弟相会,务必要把酒喝个痛快!”乔二奎端起面前盛满酒的碗向乔大奎豪爽说道。
乔大奎说了声“好”,将手中同样盛满酒的碗端起,仰脖一饮而尽。
这一天,乔家比过年还热闹,乔家两兄弟喝酒一直喝到半夜,大醉不起。于是乔黄氏便让乔志刚和乔志诚扶起喝醉了的两兄弟到东屋里睡,自己带着乔玉去西屋乔珍和乔忠睡得小去挤一挤。乔志刚和乔志诚将父亲和二叔扶到东屋歇下后,两兄弟出来到柴房里找了些麦草铺在地上将就了一夜。
乔二奎点点头,说了声“好”。便牵着驮了新瓷器和铜器的驴子往村西头去,乔珍手中拎着铜锣跟在他后头。
父女俩走到村子中间时,迎面便碰到了两个男子走了过来,其中一人牵着一头驴子,驴子上也有两个藤条筐子,另一个男子手中则是提着一面铜锣,一边儿走一边儿敲着铜锣吆喝,吆喝的内容和乔珍父女俩一模一样。
看到这两个男子,乔二奎不觉一惊,这两个人他认识,是黄山村中村东头住着的黄一霸家的两个雇农,名叫徐四和黄东。乔珍见到乔二奎吃惊的模样,便问:“爹爹,这两个人你认识么?”
乔二奎低下头轻声说了句,“这两个人是黄一霸家的雇农。”
而徐四和黄东看见乔二奎却打着哈哈笑起来,“我说二奎呀,真是巧的很,在这里遇见你,和我们一样来收破旧东西……”
乔二奎见到这两个人在这里出现,自然是知道那黄一霸派了这两个人来捣乱,和自己抢生意的,面儿上也勉强挂了笑回了两人一句,“是啊……”
说话间,小李庄上的村民便也都被惊动了,纷纷出来看村里来了什么人,有什么事发生。于是乔二奎和徐四黄东两边就各自向围着的村民解释怎么以旧换新,怎么收破烂儿。
村民们明白过来后,便有好些人回家拿旧东西来以旧换新。不过,这徐四和黄东两人驴子上驮着来的新瓷器和新铜器却比乔二奎带来的那些货要好一些,价钱更贵,样子也好看。于是小李庄的村民们在和乔二奎换了几样后,都纷纷涌到徐四和黄东那边去交换新瓷器和新铜器。
一个多时辰后,徐四和黄东带来的那两筐子新瓷器和铜器都被换完了,而乔二奎驴子上驮着的两筐子东西却只被换了几件。剩下的还没换着新东西的村民都向徐四和黄东打听什么时候再来,却并不来和乔二奎说话交换。
徐四和黄东说他们很快就来,然后得意得看了乔二奎一眼牵着驮满旧东西的驴子扬长而去。还没换着新东西的村民便也渐渐散了,剩下乔家父女俩个孤零零地站在原地。
乔二奎十分沮丧,乔珍却觉得那黄一霸怪有意思的,难道他也有了一双神眼,能从收得这些旧东西中辨别出古玩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