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月澹千门

白玉京(五) 文 / 小狐濡尾

    ◇第三回◇寡言侍郎三缄其言·机心女子再诛彼心

    神策二十八年二月初,虽然已是数九之末,京城之中仍弥漫着浓重寒气。将近黄昏时分,干冷的空气里似乎凝结出了粒粒雪子,尖细枯秃的树枝上白白干干的一片。

    京城的路修得宽阔,尤其是军队出征或凯旋所要列阵通过的纵横畿道,可容八辆四驾马车并行不悖。凡属四夷来朝,见到这般宏伟俨整的道路、来往飞驰的车马,无不首先被震慑了气势。

    大道通天,苍茫风色中,不时有车马辚辚而过,践起高高的尘土。三年一次的春闱将至,一畿十三省的五千举子陆续入京准备应试,踌躇满志的飞扬神采、指点江山的书生意气,为这座古老城池注入了不一样的蓬勃生机。自去岁左氏一族被清洗后,已经沉寂了将近一年的京城,似那越冬的蛰虫,随着这河开雁来,又渐渐地苏醒了。

    天朝的京城,分作内外两重。外城是民居和工商业者聚集之地,内城则分作皇城和宫城:宫城天家所居,皇城则是机枢衙门的办公之所。

    皇城呈“凸”字形,正南边为崇光门——一座飞檐崇脊的三阙大门,枢密要地与市井的分界,庄严而厚重。门前左右石狮两座,下马石碑各一。门上联题“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崇光门外实通东西二城的闹市棋盘街,门内则是一条纵贯南北的宽阔御道,又称天街。文武百官在下马碑前弃轿下马、步行入衙办公,唯有皇帝皇后的龙车凤辇方可通过崇光门自天街皇城。天街两侧,连檐通脊百余间廊庑,又称“千步廊”。东文西武,分布着六部五府和军机事务的衙署大堂。

    京师外城,有东西南北中五城三十六坊。紧挨着千步廊东侧高墙的中城南熏坊中,一辆青色素帷马车正拣了条人烟稀少的巷子,不紧不慢地向东行去。车轱辘显然被能干的车夫上过油又精细打理过,跑起路来一丝儿吱吱嘎嘎的杂音都没有,坐在上头稳当又舒适。

    赶车人是个三十来岁的精壮汉子,个头不脯却有一双精光灼灼的卧蚕眼,寸来长的胡子硬硬龇着。头上缠着块青布头巾,大冷天里仍旧捋着袖子,露出肌肉虬结的粗壮小臂,一挥鞭,黧黑色的臂肌便像小石头一样块块绷起,坚硬有力。

    “恩公,你住廨舍的八-九天,府里的丫鬟仆役照老样子向严府暗通了两回消息,拜门投帖的举子少说也有百十来个,门房都照你的意思打发走了。”说话的赶车人带着浓浓的川音,浑厚而中气内蕴。车中人淡淡地“哦”了一声,以示了然。

    赶车人又道:“恩公,如今这街头巷尾,对你的风评甚是不好。”

    “怎讲?”

    “都说你是严阁老滇线木偶,他让你上,你不敢下,让你往东,你不敢往西。还说你堂堂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竟然靠写青词奴颜媚上,令人不齿之极。”

    车中有一阵子的沉默,赶车的汉子正思忖着是不是恩公的官阶升了,如今受不得自己这般直率,却听见车中人问道:

    “你如何想?”

    声音平淡得不带一丝情绪,却有谋定后动的把握,一如他过去所熟悉。赶车汉子爽朗笑道:“蚕枞也跟了恩公七八个年头了,恩公为人怎样,蚕枞最是晓得。恩公不管怎么做,都一定有自己的道理。蚕枞是个粗人,不懂得官场上的这些七弯八拐,但若有人想下黑手害恩公,蚕枞定是不饶的。”

    车中又陷入了沉默。马蹄落在青石地面上哒哒地响,清脆如鼓点一般。

    行到一条僻冷巷子的拐角处,忽然一道蓝色影子闪了出来,张开双臂拦在了车前。蚕枞紧勒马缰,“吁”地大喝一声,硬生生地将那奔马给拽停了下来,马车车身却狠狠颠簸了一下。

    蚕枞定睛望去,马前站着一个身着玉蓝绢布襕衫、头戴儒巾的年轻举子。这举子身段秀致纤长,细柳般的腰肢束着两条结做菱花的深蓝色丝绦,衣襟之侧的深青色缘边勾勒出起伏山峦形状——竟是个女举子。

    蚕枞心中暗暗称奇。这天朝开国之君崇光帝乃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女帝,紧接着弘启一朝,又有左钧直开女子入阁的先河。从此女子被允许入学读书,同男子一同经科举入朝为官,鼎治一朝甚至蔚然成风。然而随着那些女官嫁人生子、促归家,世人也渐渐意识到女子做官,实际上有着诸多不便之处。所以鼎治之后,女子读书的倒是不少,只是考科举者寥寥无几。至如今,官场上已经全是须眉,无一巾帼。今日竟然看到一个女举子,可真是稀罕物儿了。

    蚕枞这般想着,便不由得多看了两眼。只见这女举子年纪看起来甚小,当是及笄不久。一双兰叶眸子清湛无华,又深又静,竟是看不到半点这个年纪的少女身上常见的稚嫩之色。秀靥玲珑,肌肤莹洁如上好的雪玉细瓷。唇色雅致如枫丹,紧抿的唇角微微向下,隐隐透着刚倔顽强。

    这般姿容并非绝色,望之却如清泉濯目,叫人眼前一亮。

    “学生扶摇,将赴甲科礼部试。仰慕水大人才学已久,特斗胆前来拜谒,谨呈文论两篇,恳望大人指点一二。”

    女举子声线偏低,清泠泠如水。这般说着,果然在马车之前以门生拜见座师之礼跪下,恭谨端正呈上一张全折拜帖和两份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笺记书启。

    蚕枞皱了皱眉,马车是新换的,路也是刻意走的小道,这女举子竟能候在此处,如此精准地认出车中坐的就是他的恩公水执,也不知下了多少心思。他瞄了眼那张拜帖,只见用的是小岭白鹿纸,长六寸阔二寸全帖规制,上书“门生扶摇顿首拜吏部左侍郎水公台下”。

    蚕枞已经代水执接过无数名帖,自然识得出这张拜帖的格式、字体、称谓,无一不合官场中秘而不宣的交际常仪,挑不出半点儿毛病。尤其是那纸张,没有用时下最风靡的五云轩拱花着色帖纸,温白素净,却恰称了水执不喜浮华侈靡的口味。

    拜帖虽小,可这些细枝末节处的雕琢,哪里像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举子所能做到的?

    本朝非受业弟子,不得自称门生,这女举子这般自称,显然有依附名势、钻营取巧之嫌。

    蚕枞的语气中便带了几分不屑,刻意为难道:“可有其他官员的照会或是荐函?”

    女举子摇了,坦然道:“学生无父无母、无亲无友,亦不曾结识其他大人。水大人倘若觉得学生才堪一用,学生愿拜入大人门下,以效鞍鞯。”

    蚕枞觉得这女举子的说法甚是好笑,不愿多理,道:“没有荐函,我家大人不见。姑娘请回。”说着,驱马便走。

    那女举子也不辩解,自己爬起身来,掸了掸膝上灰土,在那马车盖着布帘的车窗经过自己面前的一瞬间,轻轻撮口说道:

    “大人忘了弘毅是怎么死的了吗?”

    马车本已驰出数十步之外,忽闻骏马“咴——”的一声,高抬双蹄,骤然停了下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