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阿麦从军

第 151 章 文 / 鲜橙

    战后,江北军放弃休整,迅速出兵西北,经武安直接攻往北部重镇新野。在火炮相助之下,新野城墙很快被江北军攻破,北漠新野守将带军弃城北逃。阿麦驻军新野,剑尖直指靖阳关口。

    与此同时,江雄带领北渡的南夏大军是战果喜人。北漠杀将常钰青虽领兵把江雄大军堵在了豫南,可苦于手中兵力不足,一时却也不能将南夏大军怎样。江雄便趁机兵出几路,将泰兴西北的几个城镇都攻了下来,据城以抗常钰青骑兵。这路南夏军占了一个“奇”字,乘陈起兵出青冀、腹地空虚之际,出其不意地给了陈起几刀,竟是得了不少的便宜。

    不过半年之间,整个江北的战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阿麦与江雄一北一南、一东一西遥相呼应,竟对陈起大军形成了两面夹击之势。陈起屡遭重创,急忙将兵力回收至江中平原,欲借平原的地形发挥骑兵的优势,扼住江雄与阿麦的进攻势头。

    南夏初平三年初,江北军元帅麦穗宣誓效忠南夏皇帝齐涣,江北军改旗易帜,并入南夏军。世人皆知阿麦是因不满盛元四年时朝中与北漠的议和,这才带着江北军举旗反出泰兴,一路东行落户青、冀,现如今南夏朝中换的皇帝正是江北军曾经的元帅商易之,所以江北军的易帜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倒未引起太多的震惊。

    三月里,朝中对江北军诸将的封赏到了新野,其上对众人的战功多加褒奖,赏赐极厚,尤其是对唐绍义,不但复了他的官职,更是直接封了侯,可不料唐绍义竟是连圣旨都不接。

    阿麦安抚下了钦差,转身立即去寻唐绍义,还未开口,唐绍义已是冷淡说道:“我以前便说过只与你一同抗击鞑子,齐涣给的官我是不会做的。你若愿意,我便继续留在军中直至将陈起赶出靖阳;你若怕因我得罪了齐涣,我带着清风寨的人马走了便是。”

    唐绍义话已至此,阿麦再无什么好说,只自嘲道:“阿麦虽只想着升官发财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却也不至于做凝河拆桥的小人,留与不留大哥自便就是。”说完再无他话,转身走了出去。

    唐绍义听出阿麦话中的讽刺之意,心情一时杂乱无比,他分明是爱极了阿麦,为了她可以连性命也不要,可为何却总是说出这些让她不高兴的话、做出叫她为难的事?唐绍义有些颓然地坐倒在椅子上,心中突然懊恼起来,只觉得自己堂堂一个丈夫,心胸竟然也会如此狭窄!阿麦不过是向自己隐瞒了女子身份,如此乱世,隐瞒身份不是极正常的事情吗?自己又凭什么恼她,就因为自己喜欢她?可这又与她有何干系?

    再说阿麦,在唐绍义面前时虽是一副风轻云淡毫不在意的神情,可只刚一离了唐绍义处脸上的笑意便没了,脚下迈着大步子往自己住处走着,心中一口气却是越憋越盛,待到进屋时脸色已是十分阴沉。

    徐静正等在她屋中,见她如此一副神色进来便猜到与唐绍义蹈话必是不顺,遂笑问道:“与唐绍义谈崩了?”

    “那头犟驴!”阿麦愤愤道,“他竟然要与齐涣玩耿直的!真是要气死我了!”

    阿麦一气之下竟然叫出了当今南夏皇帝的名讳,她如此反应叫徐静有些吃惊。自从兵进青州之后,阿麦的心机越来越深,已是喜怒不形于色,很少像今天这样暴怒过。徐静怔了怔,笑着劝阿麦道:“他就是那样的脾气,你又不是第一天知道。”

    阿麦却是气道:“我是知道他的脾气,也受得住他这脾气,问题是齐涣可容得下他如此?我也是不明白了,齐涣对他好歹也算有过知遇之恩,他现如今为何非要拧着那个死理不放?若不是怕人说我过河拆桥,我还真想把他赶回清风寨去,正好娶了那息荣娘,做他的山大王去吧!”

    徐静听了却是敛了脸上的笑,正色道:“阿麦,唐绍义自有他的信念,虽然我并不认同,却是极为钦佩这种坚持,因为你我这样的人永远也无法像他那样。”

    阿麦沉默半晌,低声道:“我何尝不知,只是他这样行事,怕是早晚要吃亏。”

    徐静捋捋胡须,说道:“阿麦,叫唐绍义走了吧。”

    阿麦闻言一怔,抬头看向徐静。徐静直视着阿麦,郑重说道:“他不肯归顺齐涣,齐涣怎能留他在军中!与其等着以后齐涣动手,不如由你将唐绍义先赶出军中的好,一是免得齐涣与你心生间隙,二是也能保住唐绍义一条命在。”

    因青冀之战北漠耗损兵力过大,陈起手中兵力捉襟见肘,只能派骑兵沿路袭扰江北军,拖慢其行军速度,同时,在北漠国内征调兵马,南下靖阳救援。

    五月,北漠常钰青竟带了一支奇兵突然出现在江北军身后,欲重新夺回北部重镇新野。留守新野的江北军副帅莫海以火炮守城,常钰青猛攻三日不得,果断绕新野而过,扑向临潼,誓要打通通往北漠国内的交通线。

    临潼驻兵只有三千,还都是唐绍义带领的清风寨中的“匪兵”,将要面对的却是北漠最精锐的两万精兵。临潼危险!

    唐绍义虽是有些赌气地带兵出走临潼,可到了此刻也知这气再也不能赌了,一面组织人马守城,一面派飞骑向江北军告急求援。

    临潼告急的文书传到阿麦手中时,江北军主力正在攻打靖阳。靖阳是江北的北大门,历来就为边关重镇,城高池深,江北军虽随军携带了火炮,可大都为便于携带的野战炮,口径较小,威力便也小了许多,一时并未能攻开靖阳南门。

    徐静看了军报,不禁愕然,惊道:“常钰青怎的突然到了临潼?”

    阿麦面如沉水,答道:“看情形应是预料到咱们的行动,提前潜了过去。”

    阿麦稍一思量,吩咐帐中亲卫,“传令命张生带兵撤出小站,速速救援临潼!”

    “慢着!”徐静突然喝住了领命而去的亲卫,转头看向阿麦,沉声道,“张生不能去!失了小站,我军便会有腹背受敌之险,所以,靖阳一日未下,小站便一日不能失!”

    阿麦眼神凌厉,看着徐静沉默不语。徐静挥了挥手示意帐中的将领、亲卫都退下去,这才又劝阿麦道:“我知道你与那唐绍义情分非比寻常,可此时万不能因私情而坏了大事,你焉知常钰青攻临潼不是陈起的调虎离山之计?咱们江北军辛苦这许多年,成败全在此一举,你怎能意气用事!”

    阿麦冷声道:“靖阳今日攻不下,我撤了兵改日再攻也行,可临潼不救,唐绍义与那三千清风寨兵士只能是死!”

    徐静听了语气也重了起来,喝道:“阿麦!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你当攻不攻靖阳是儿戏?唐绍义死了便又如何?江北军中他不是死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个!难不成他的命就比别人的重?”

    阿麦高声道:“可他却是为了我才去守临潼!”

    徐静怒道:“可江北军却不是为了你才来的这靖阳!你因私情而误国事,你置天下百姓于何地!你可愧对这些同你出生入死的将士?你可愧对你的父亲!”

    这声厉喝雷一般炸在阿麦头顶,劈得阿麦身形都隐隐晃了晃。阿麦缓缓地闭上了眼睛:一方是江北军万千将士江北百姓,一方是始终对自己不离不弃灯绍义;家国大义,个人私情。攻靖阳弃临潼,这世上可还能找到一个像他那样对自己的人?弃靖阳救临潼,又如何向那些战死在靖阳城下的将士交代?

    徐静叹息一声,缓声劝道:“临潼丢了,还有新野守在那里,北漠大军进来得并不容易,可拿不下靖阳。一旦北漠国内援军赶到,待陈起缓过这口气来,再要除他却是难了!再说,唐绍义是员宿将,清风寨那些人虽不是正规的江北军,可个个是悍匪出身,比起军中兵士来还要骁勇几分。常钰青势头虽猛,可手中兵力必然有限后力不足,唐绍义未必不能撑得住半月十天的。”

    阿麦用力抿了抿唇,这才艰难说道:“叫莫海先从新野出兵援救临潼,大军全力攻打靖阳,待拿下靖阳以后再火速援救临潼。”

    徐静听了便松了口气出来,又见阿麦面色惨淡,想张口再劝几句,可没等开口,就听阿麦淡淡说道:“先生,我觉得很累,想自己歇一会儿。”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