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阿麦从军

受命 文 / 鲜橙

    盛元四年春,麦帅从卫兴出乌兰击北漠,过泰兴二百余里,于无名谷设伏三日,辨其狡计,妙使箭矢火黎,破胡虏精骑三万,谷中余白骨累累,始称白骨峡。

    ————《夏史-麦帅列传》

    盛元四年春,豫州城。

    天空中飘着细密的雨丝,让整个豫州城都染上些许江南的朦胧。按理说豫州地处江北,是不该有这样连绵的细雨的,可今年偏偏奇怪,雨量较往年丰沛了许多。这样的雨连下了几日,虽然于出行造成了极大不便,可却喜得农人们直念叨菩萨保佑,田里的麦子正在抽穗,恰是需要雨水的时候,有了这样一场雨,今年的年景就看到了一半。

    这样奠气实是不适合出门的,街道上人很少,只偶尔有两三行人撑着伞从青石街面上快速地走过,袍角被脚跟带起的泥水打得湿了,斑斑点点地,显得有些狼狈。街上本是极静的,偏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难得的静谧,不一刻,几个披甲的北漠骑士便从街角处转了过来,纵马疾驰到城门处才一勒缰绳急急地停住。只见为首那人玄衣黑甲,马侧挂一杆长,俊朗的脸庞淡淡地笼罩着一层杀气,赫然是北漠杀将常钰青。

    守门的小校急忙迎上前,刚叫得一声:“常将军——”

    常钰青身侧的侍卫已是掏出了令牌,在空中亮了一亮,喝道:“奉令出城,速开城门!”

    那小校不敢耽搁,急忙跑去指挥着兵士将城门打开,不及回身回禀,那一行人已是纵马出了城门。

    一出城门,入目的便是满眼的绿。绿油油的麦田延向远方,仿佛看不到边际。斜风细雨之中,那绿更显油亮,直翠得沁人心肺。不过,常钰青此刻却没心情欣赏这美景,只是不时地挥动马鞭催马疾驰。

    卫兴于泰兴大败后果不出陈起所料地奔东而去,谁知本应拦在东行路上的常钰宗三万铁骑却意外遭伏,只不足四千的人马逃出生天,不及休整又和唐绍义的骑兵碰了个正着。前有强敌后有追兵,也幸得常钰宗机警,连夜向北让开东西道路,任由得江北军两部合兵,这才暂时保住了手中的几千人马以待援兵。

    说起来常钰青倒不怎么担心常钰宗这个堂弟,因知他年岁虽轻却向来稳重,这次遭伏怕也是一时大意,真正让常钰青担心的却是那带兵追击唐绍义的崔衍!就他那急躁性子,没了周志忍的压制怕是要吃大亏!思及此,常钰青的唇角不由得抿得更紧,扬鞭将身下的夜照白催的更紧。

    江北军,中军大帐。

    帐中隐隐透着一股血腥气,现如今聚在帐中的将领竟只剩下了寥寥几人,大将军卫兴并未披甲,只穿了一件宽松的战袍坐于桌前,看着桌上的地图沉默不语。唐绍义与阿麦对视一眼,俱都跟着沉默下来,倒是林敏慎见几人都无动静,忍不住出声说道:“如今常钰宗虽然北遁,手中却仍有数千精骑不容小窥,崔衍又在后紧追不舍,他们这显然是想迫我们继续东行,如若我们继续向东,岂不是正中了鞑子诡计?”

    帐中诸将听得缓缓点头,众人皆知江北军的根基在乌兰山,向东行的越深便与乌兰山离得越远,陈起此次分明是要断了江北军的根基。

    卫兴却未表态,只又默默看了地图片刻,突然抬头问阿麦道:“麦将军如何看?”

    阿麦被问的微怔,想不到卫兴会突然问到自己头上。泰兴一战,江北军损失惨重,八万余人只剩下不足两万,军中诸将也折损大半,右副将军李泽、副将张泽等皆都战死,营将战死的更多,可即便如此,排在她前面的将领还有好几位,卫兴也不该第一句就问道她的头上来。

    阿麦抬头,看到林敏慎正冲着自己眨眼睛,心中顿时明了,略一思量后答卫兴道:“禀大将军,末将认为眼下我们只能继续向东。”

    阿麦此言一出,帐中诸将均感诧异,不由得都直直地看向阿麦。阿麦却不慌张,只用手指着桌上的地图道:“陈起在泰兴、汉堡、秦山一线埋有重兵,更何况崔衍四万追兵就在身后,此时西归显然不行;向北则是常钰宗,人数虽然不多,又是新败之军不足为虑,但是若要一击而中却不容易,更何况常钰宗并无与我们决战之意,看样子只会缠住我们以待豫州援军;而南侧是宛江,若是效古人背水一战怕是只能引陈起笑话,所以,也只有向东了。”

    众人皆知阿麦设伏三日击溃了常钰宗三万骑兵,只道她智谋超群,谁知她竟然也无良计,不由得大感失望。帐中一名将领当下就反驳道:“向东岂不是正中了陈起心意?青州虽险却已被常家攻下,我们还有何处可去?”

    阿麦并不答言,只看向卫兴。

    卫兴见此知阿麦是待自己开口允许,便说道:“麦将军但讲无妨。”

    阿麦这才轻声说道:“既然无处可去便哪也不去。”

    众人皆是一愣,唐绍义也略有不解地看向阿麦,不知她这话何意。

    阿麦见唐绍义如此神情,不由得笑了一笑,说道:“难道非得有城池才可攻守吗?孙子有言:善守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宅动于九天之上。只有一城,守住了又能如何?”

    唐绍义听得眼前一亮,心中似有个念头呼之欲出一般,不由得复又低下头去看那地形图。

    阿麦对常钰宗不予理会,只是派出少量骑兵和步兵过河挑衅,试探崔衍军队的虚实。崔衍针锋相对,立刻派出步骑兵迎击,双方在子牙河两岸展开拉锯战,战斗规模越来越大,双方都不断增兵。崔衍正要全军出击,阿麦却鸣金收兵,打道回营。战斗结果互有胜负,但北漠显然占了上风。崔衍志得意满,下令将士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出营决战。

    大战一触即发。

    江北军所在的子牙河东岸,地势平坦开阔,而向南十余里处却渐变为丘陵地形,一条小河穿过此地,汇入子牙河。这条小河两岸陡峭,长满灌木,是个理想的伏兵之地。阿麦命张生与王七各领步、骑兵两千人,于大战前夜来此埋伏。

    第二日拂晓时分,唐绍义又领两千骑兵过河挑战,崔衍怎容得唐绍义挑衅,立刻命骑兵迎战。唐绍义且战且退,撤过子牙河。北漠大军追击到此,见河对岸江北军已严阵以待,有将领提醒崔衍小心有诈,但崔衍此时热血沸腾岂能听得进去,只冷笑道:“卫兴能有何高计?无非是想半济而击,我倒是要看看,他能奈我何!”

    崔衍当下便命北漠大军渡河迎击,谁想阿麦却未趁他过河而击其半渡,而是原地观望,注视着北漠大军各个军阵依次渡河。

    此前春雨已连绵了几日,子牙河水上涨,最浅处也已有齐腰深,再加上此时节气尚早,水温还寒,骑兵倒还好说,步兵过河却吃尽了苦头。因早上匆忙迎战未来得及吃饭,大伙腹中还是饥肠辘辘,外面却是单衣重甲,虽勉力涉得河来,但待爬上河岸却已是面色青白一身狼狈了。经得好一阵忙碌,北漠军阵才复又列好。

    阿麦等的便是此时!

    北漠军阵刚刚列好前行,江北军阵中便射出一阵箭雨过来,北漠军措不及防,一时损失颇重,崔衍见此令两翼骑兵从侧面进攻江北军军阵,把步兵撤到防线后休整。江北军两边的步兵方阵立刻转向,抵挡来自侧面的骑兵攻击。包抄两侧的北漠骑兵不知有诈,直纵马急冲,只见那已转过方向来的江北军阵突然变动,几个军阵齐齐跪坐,当北漠骑兵接近至百余步时,阵后一神臂弓手突然起立射之,长箭顿入北漠骑兵阵之中,北漠骑兵尚未反应过来,江北军阵后侧的神臂弓手齐齐站起,万箭齐发,冲在前面的北漠骑兵立刻倒下不少。亏得北漠骑兵骑术精湛,险险避开前面倒地的战马,继续前冲,谁知还来不及跑几步,江北军阵中又站起一名平射弓手来,也如同那神臂弓手一般射箭测距,待看到箭可入敌阵,军阵当中的平射弓手俱发,于是,北漠骑兵又倒下一茬。北漠骑兵这时才明白过来,原来人家江北军竟然在军阵两侧列了叠阵等着他们。

    叠阵,阵如其名,分为三叠,以最强弓在后,强弓在中,长手在最前,是专门针对骑兵的军阵,靖国公早在三十年前就曾用过,当时就把措手不及地北漠骑兵打了个一败涂地,没想到,三十年后在这里又遇到了。

    其实,叠阵并不可怕,因为在步骑对抗中,骑兵的机动性远大于步兵,可以很快地变换进攻方向,正面不行那就换侧面好了。问题是,人家北漠骑兵现在打的就是侧面,谁人能想阿麦竟然如此胆大,偏偏就把叠阵布置在了两翼,又给了北漠骑兵一个出其不意。

    北漠骑兵逢此变故,不敢再盲目直冲,只得变换方向,队形尚不及聚合,隐藏在江北军战阵后灯绍义骑兵又从两翼杀出,截住了北漠骑兵的道路,两军骑兵迎头碰上,局面一时胶着起来,正在这时,张生与王七率领四千伏兵杀到,猛攻北漠战阵右翼背后。北漠的步兵战阵抵挡不住前后两个方向的攻击,很快崩溃。

    崔衍不顾部将劝阻,带头杀入江北军战阵,正杀的眼红,突见江北军中竖起第七营的战旗,旗下一少年将军横刀立马,长得是面如冠玉目若寒星,正是第七营主将麦穗。崔衍一见阿麦,心中怒火更胜,正欲拍马上前,就听得阿麦高声叫道:“崔衍小儿,你本就是我手下败将,今若早早弃甲投降,我或能饶你一条性命。”

    只听得阿麦第一句,崔衍胸中的怒火几欲喷薄而出,挥着大刀直奔阿麦而来。

    阿麦见崔衍如此,沉声对身旁卫士喝道:“都让开!”

    按常理,说完这句,那对阵将军便是要一抖缰绳,迎敌而上,可阿麦却不是那“常理”将军,虽然说完此句也是一抖缰绳,却是策马向后而逃。

    麦穗,你真无耻……

    崔衍不知是计,也不顾其他人等,只是纵马直追阿麦。阿麦知崔衍长刀威力,并不与他交手,只是纵马狂奔,崔衍在后紧追不舍,待追到战场后侧,崔衍身侧侍卫随行之人皆已被江北军拦下,崔衍全然不顾,一门心思只想斩阿麦于马前。行至战场边缘,四周已是荒草杂丛,足有半人之高。崔衍只听得一声喊起,两旁伏兵尽出,长沟套索齐齐冲自己招呼了来,身下坐骑一下子被绊倒。崔衍翻身落马,身形未起手中长刀已是疾疾挥出,尚不及碰到人身,一张大网便又兜头而下。崔衍力大,十余名士兵才强强将网摁住,又怕崔衍逃脱,连网也不敢摘只将崔衍从头到脚捆了个结实。

    阿麦一直在远处观望,这时才驱马回来,笑嘻嘻地看着崔衍,笑道:“我说如何,你若早早弃甲投降,我还能饶你不死,你偏不听劝……”

    崔衍只气得半死,嘶声道:“无耻之徒,只会用奸计害人,有胆在马上与我打一打!”

    阿麦却是不恼,只是命人堵了崔衍的嘴。张士强在后面也追了过来,见阿麦无事大松了口气,不及开口询问便听阿麦吩咐道:“将这小子放你马上带回去,咱们还要拿他送人情,可莫要让他跑了。”

    张士强应声,将崔衍提到自己马上。

    阿麦见北漠军败局已定,也不着急,只带着这些伏兵慢慢向回赚走不得多远,突见战阵北侧一阵骚乱,一队北漠骑兵竟从北侧飞速而来,虽不过几十人,却如尖刀一般直插入江北军阵中。

    “常”字大旗迎风猎猎招展,看得阿麦心中一惊,只道是常钰宗领军从北而来,唯恐中军有变,忙对张士强说道:“你带崔衍先回营中,我去大将军处看看。”

    张士强领命而去,阿麦也拍马向中军而赚谁知那队骑兵却没杀向中军,而是奔着阵后而来,阿麦措手不及碰了个正着,只见当首那人面容俊美,腰细膀宽,手中执一杆长,不是常钰青是谁!

    常钰青身后一骑已是看清阿麦,指着阿麦叫道:“便是他引走了崔将军!”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