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计谋(4) 文 / 白洛
禹城城郊处有一个十分热闹的小村庄。
由于处在渭河的中段,水运十分的发达,往来船只多数在此停靠。故此给村里带来了极大的商机,较之其他边远小村镇来说便显得尤为繁荣。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每个人几乎都拥有至少一种拿手绝活:有人仅凭一双巧手便能编织出世界上最栩栩如生的雀鸟,也有人能在短短一炷香的时辰内制作出无比精致的乐器,更有人能染出五颜六色的布匹,犹如天边的彩虹一般美丽。
当然,在所有的人里面,肯定也会有这么一种人——俗称“万事通”,或者“包打听”。无论数往的商人或者是慕名前来的游客,甚至只是在此歇歇脚的旅人,他们都能打听的一清二楚,甚至连他们来自何方,去往哪里,家中兄弟几人都能了如指掌。
杨成便是这个中的翘楚。
“哟,王大爷,这么早就出来摆摊啦?今儿生意不错啊!听说昨个儿来的那个姓方的大富商挺喜欢您这手工的,还订购了不少。怎么今儿这么早便又出来了?”
“哎,他孙婶儿,我听说你家大孙子生病了?前天下午咱村刚来一个姓周的大神医,禹城回春堂来的。听说医术顶好顶好的,就住咱村头的那家福来客栈。您要不带着大孙子让他给瞧瞧去?”
一大清早,杨成便优哉游哉地从自己家走了出来,笑嘻嘻地朝集市走去,一路上看到谁都笑呵呵地打着招呼,倒也平白被送了几个热气腾腾的大包子和几个水灵灵的蜜桃子,这眼睛更是笑的眯成了一条缝儿。
他今天要去南边渡口去一趟。听隔壁的小李子说今日一大早那边便来了一大批衣饰华贵的人,看样子竟似极为有钱。他得过去瞅瞅那些人到底是什么来头,兴许他又可以大赚一笔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他不禁高兴地哼起了小曲儿。
来来往往的这些人,有的是来村子里采购货物的,有的是来贩卖商品的,还有的是来找人或是打听消息的,更有的或者什么都不干,纯粹只是歇歇脚。但是他却可以给他们充当导购,告诉他们谁家的货品最好,哪里需要什么商品,还可以充分发挥他的专长,给他们提供各类信息。由于他们本身大多非富即贵,所以他这几年倒也捞了不少好处。
渡口离集市并不是很远,没走多久就到了。只是到了渡口之后杨成才发现,小李子口中的那些衣饰华贵的人不过是些过往的商贾。从他们风尘仆仆的衣衫和船上装运的货物来看就知道了,他们只是来这里歇歇脚的,吃饱喝足之后便又上路了。
看来今天又没什么大买卖可接了。
夜澈回头淡淡看了一眼身后疲惫不堪的众人,手中的缰绳不由得紧了紧。
“哟,各位爷。可是要来我们村上歇歇脚?”
就在这时,一道满含笑意的声音突然从不远处传来。
夜澈抬眸朝来人看去,却见一个青布衣衫的男子正一路小跑着往这儿赶来。
木清忙策马上前挡在夜澈身前,警惕地问道:“你是何人?”
男子咧嘴一笑,眼珠子在众人身上转了转,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呵呵笑道:“小人姓杨名成,是这里有名的‘包打听’,各位爷可是想要找些什么吗?”
木清神色一肃,冷声问道:“你怎知道我们要找什么?”
杨成呵呵一笑,指了指他们身后的大队人马,笑道:“各位爷风尘仆仆,一脸倦容的,连歇歇脚的功夫都舍不得,不是着急找些什么难不成还是来观光旅游的吗?”
木清刚想再说些什么,却被身后的夜澈轻声制止:“你先退下。”
木清低头应了一声,便驱马让到了一边。
夜澈揉了揉有些疲累的额角,居高临下地看着杨成,淡淡问道:“你刚刚说你是这里的‘包打听’,那我便问问你,近几日这里可有一名老者带着数名男子和一名女子经过?”
杨成低头想了想,不解地问道:“我们这里每天经过的人有很多。不知爷们可还有些别地征没?”
夜澈闻言摆了摆手,木清心领神会地从怀中掏出几幅画像,下马走到杨成身爆说道:“就是这个老宅还有这位姑娘,你可有见过?”
一见到画像上那两人,杨成当即“啊”了一声,一拍脑袋叫道:“这俩人我见过啊!就住在村头的福来客栈。昨儿个下午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