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养老牌 文 / 捡漏
沈文信在家里面吃过中午饭,休息期间与父母谈了一会心,便进了陈振风的房间询问下近期的情况,毕竟陈黎的父母把小舅子、小姨子交给他全权照顾,这是长辈出于信任的表达,沈文信不敢有丝毫懈怠。
“振风,最近在旁听与跟同学的交流怎么样?相处的还行吧。”沈文信敲了门之后,得到允许,径直走到陈振风旁爆一副随便聊的样子,没有任何监督人的架势,沈文信很能理解这个年纪反感的一些事,过于唠叨的话,逆反心理会很强烈,随时都可能撒谎,如果是这样的话,沈文信很难陈振风的内心世界。
对于陈振风来说,沈文信这个准姐夫,不仅仅是一个家长类型的人物,还是良师益友,每当和他领,身心都会很放松,相比较来言,沈中兴、吕凤来毕竟是长辈又是学生敬重且惧怕的老师,说不紧张是假话,陈振风很多时候,难以敞开心扉,而沈文信则能撬开陈振风心灵的窗口。
“姐夫,旁听我还适应,只是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同学们都对我很好,可是有时候我觉得难以融入他们的圈子里,并不是有意排斥我,而是我内心隐隐的自卑心理作祟,而且……”陈振风的鞋还没调节过来,出现这个情况属于正常范围之内,可是在听到陈振风还有后话的时候,沈文信大感事态有些严重。
看着陈振风,沈文信没有回话,仔细聆听,等待其言明一切。
“而且我那本小说已经了,书友越来越多,我想,我想职业写作……”
沈文信就知道,无法融合学校氛围的陈振风,要找到一个价值体现的地方,写作就是一个途径,并且得到了读者肯定之后,加重了陈振风专心创作的念头。
作为一个过来人,沈文信有必要进行开导,好不容易了龙城高中,这么放弃了,不仅仅始负所有人的期望,还有点类似于破釜沉船的样子。
成功则以,失败呢?
出于对陈振风负责惮度,沈文信说道:“写作随时都可以,但是错过了高考的最佳时机,你一辈子都会后悔的!相信我,尽管读书、写作要同时兼顾很困难,但是我知道你是一个坚忍不拔的男子汉,以前那么多痛苦都过来了,何必在乎同学们的看法呢?况且你还有这么多存稿,业余写作完全顾得上。”
沈文信没有否定陈振风继续写作的想法,而是让他选择一个折中的做法,主要是基于陈振风的性格,他是一个不会轻易放弃既定选择道路的人,而且写作给予了他太多的喜悦,这也是他坚持的缘故。
陈振风豁然开朗,不再纠结其他的,就算再苦再累,为了关心他的人,高考他是一定要参加的,而写作也不能放弃!
“姐夫说得对,这两样我能兼顾过来!”陈振风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并且不辜负读者的期待。
“不过,也要注意作息规律,该休息的时候也要休息,不然没有精力怎么学习、创作?”沈文信对这个小舅子还是很关心的,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他内心的想法是让陈振风专注一件事,只是目前来说,很难和陈振风说清楚。
也许是他的经历曲折的原因,写作成了一个心理寄托,缓解了那个时期,病痛折磨的苦难,对此很是不舍。
不论如何,沈文信很清楚,要陈振风在今后的生活轻松一些,高考是必经的一条路,与其一条路走到黑,还不如双线作战,总有一条会成功的。
吸收了养老牌内六品级别的宝箱金光,沈文信身心舒缓了许多,觉得白拿这个价值不菲,稀罕的三十两规格的养老牌,略微有点不地道,付元元的母亲可能是出于感激的考虑,所以把这个传家宝赠送给了沈文信,但是他也不能白拿啊!至少要相应的支付一定的金钱,那么该给多少呢?
付家估计是不知道这件银牌的真实价值,所以才会送过来,之所以没有典当,无非是觉得这个银牌不怎么值钱,而且赋予了一定的长辈情怀,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沈文信掏出了上次倪秉正归还的公家银行卡,里面还剩余五十万左右,沈文信觉得这笔钱应该当面交给付元元一家。
有了这笔钱,他们一家的困境会很快解决,于春花的病也能得到相应的治疗,付元元则可以去上学了。
出于道义与等价交换的原则,沈文信有义务把五十万交给了于春花,而且按照古玩店的规矩,价值百万左右的物件,赚个一半左右,已经很难得了。
把银质养老牌封存到藏宝室,沈文信对沈中亦说道:“六叔,我有一件事要办,下午的话,鉴定方面的生意可以不接,让藏友们预约排队,我明天再看。”
沈中亦似乎看出了什么,点了点头,说道:“去吧,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干。”
“嗯。”
沈文信拉着付元元的手,二话不说,两人上了悍马H1车上,期间沈文信没有说什么,按照记忆开到了付元元家附近的巷子。
“元元,你家在什么地方?你母亲身体好得差不多了吧?我有事情要跟她当面谈,很重要!”
“老板,您别开除我,我,错了。”
付元元还以为沈文信责怪她泄露了其身份,所以要跟母亲摊牌。
“带我去就行了,这关乎你们一家的生计。”
五十万的巨款,的确会改变付元元一家人的命运,而这都仰仗于祖上的荫庇,三十两的银质养老牌!如果不是沈文信了解过这家人的处境,知道是急需用钱的时候,那么沈文信不会这么厚道,用五十万来收购,估计几万就是极限了吧。
毕竟捡漏,是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极大价值的古董啊!有时候捡漏也要具体情况差别性对待。
既然于春花知道用传家宝来报答沈文信,他也不会吝啬自己的好心,既然陷进去这个漩涡了,做好人就做到底,反正沈文信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嘉庆元年三十两银质养老牌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