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潮平浪不止(三) 文 / 凤鸣岐山
“晴儿,你今日实是有些孟浪了,错非皇玛法圣明,就你今日之所为,挨一顿板子都算是轻的了,少不得还要连累府里,下回断不可再如此行事,记住了?”
忙忙乎乎了大半宿,不单平了乱,更以功臣的身份护送老爷子回了宫,胤祉的心情自是好得很,只是兴奋之余,也没忘了要数说一下贼胆包天的弘晴,这不,父子俩刚才上了马车,三爷已是板着脸地开了口。
得了吧,若不是您老不给力,咱又何苦冒出来当这么个靶子,当真史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弘晴之所以会故意在老爷子面前显能,自然不是大脑短路之结果,而是有目的而为之,加固在康熙老爷子心目中的好印象只是目的之一,但并非最重要的目的,真正用心在于将自己出来,以吸引阿哥们的攻击火力。
理由?很简单,三爷的门下奴才在官场上混着的虽是不少,可已有一定地位之辈大多已在前番诚郡王府受打压之际全军覆没了,剩下的都是些尚未浮出水面的货色,已然不值得阿哥们出手,如此一来,要对付三爷,只能从其本人身上着手,明暗箭一多,三爷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断然应付不过来,而弘晴在此际适时冒头,又是年幼之辈,无疑是阿哥们宣泄火力的好靶子,自然就能为三爷分担些杀伤之火力,当然了,在阿哥们出手之际,弘晴自也不会含糊,终归得给敢出手者一些教训,让他们知道一下啥叫惹不得!
“父王教训得是,孩儿记住了。”
肚子里尽可以嘀咕,可当着自家老爹的面,还试巧一些为好,省得好心帮忙还得挨板子,这一点,弘晴可是门儿清着呢,自不会去犯浑,也就只是老老实实地应了下来,并无丝毫多余的话语。
“嗯,记住就好,皇阿玛既已归来,上书房的事儿必然就多,你如今虽已位列其中,能不开口的,还是少开口为妥,少惹些是非!”
三爷并未因弘晴的规矩而放松下来,依旧肃然着脸,碎叨叨地左一个叮咛,右一个吩咐地教训个没完。
得,您老这数老爹的瘾啊,还没完了都,累不累啊!
本以为老实之下,三爷能消停一会,也好趁机整理一下思路,毕竟索额图虽是倒了,可后头的事情还多着呢,怎么着也得从中捞上些足够的实惠,若不然,岂不是枉费了此番的辛苦谋算,却没想到三爷训人都训上了瘾,登时便令弘晴暗自狂翻白眼不已。
“父王说的是,孩儿记住了。”
天上掉下的大馅饼显然有些沉,直砸得弘晴不免有些晕乎乎地,哪怕秦无庸都已离去了好一会儿了,弘晴也愣是没从喜悦劲头里缓过气来,若不是城府够深,只怕早已笑歪了嘴,正自在心中傻乐之际,三爷一句话便已如一盆冷水般将其浇得猛醒了过来。
树大招风,老爹可有得担心了,嘿,老爷子当真用心良苦来着!
一听老爷子声色不对,弘晴立马便醒悟了过来,瞬间便猜到了自家老爹的担心以及康熙老爷子如此重赏的用心何在,左右不过是为太子保位分散些视线罢了——尽管此番事变中,太子已是竭力避免搅合其中,可明眼人都能瞧得出太子在其中的手脚,再说了,索额图一向力挺太子,其造反更是为了拥太子上位,就算太子再如何撇清,也断然无法摆脱干系,受群臣攻讦自是必然之事,更别说还有一群虎视眈眈的兄弟们在一旁窥视,其位已是岌岌可危,问题是老爷子此时还不想废了太子,如此一来,矛盾不就出来了?风头正劲的诚郡王府可不就是老爷子立起来吸引阿哥们火力的最佳之标靶?毕竟没谁想自家费尽了千辛万苦拉下了太子,却平白便宜了三爷,那笑话可就闹大发了去了。
没错,老爷子对太子已是不满到了极点,问题是一来他老人家还没想好该由谁来顶班,二来么,也是再给太子一个自我证明的机会,至于其三么,说起来还真有点隐蔽,那便是老爷子其实是个权力狂,实容不得旁人来分了他的帝权,哪怕是自家儿子也不例外,否则的话,他也没必要设套子去推索额图一把,在这等局面下,诚郡王府可不就处在了风头浪尖上,纵使三爷心热东宫大位,却也不得不小心再小心了的。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王爷,大喜了!”
“王爷,今儿个一早喜鹊叫得欢,属下还琢磨着会有啥好事,这不,一道圣旨下来,好事成双了,可喜可贺啊!”
……
内书房里,四大谋士早已得了通报,此际已然知晓了恩旨的内容,自不免因此而兴奋异常,这一见弘晴父子行了进来,齐刷刷地全都迎了上去,道喜的道喜,说俏皮话的也咋呼个不停,偌大的书房里立马满是阿谀之声。
“都坐下罢,今日之事怕没那么简单,都议议好了。”
已然看出了问题不太妙的三爷显然没众谋士们那般开心,不止是不开心,反倒有些郁闷之感,不仅仅为的是即将面对的微妙局势,更因着不满这群谋士居然目光如此之短浅,心中已是起了换人之念头,只是这等心思却是不好在此时道将出来,也就只能是闷闷地压了下手,不顾众人的惊愕,低着头大步走到上首,一撩起朝服的下摆,端坐了下来,而后环视了面相觑的众谋士们,怏怏地开了口。
傻眼了,全都傻眼了,孟光祖等人浑然不知问题出在何处,这一见胤祉气色不对,心可就都慌了,一时间竟不知该说啥才是了,唯有李敏铨却是若有所悟,悄悄地瞥了侍立在三爷身边的弘晴一眼,内里满是惊愕与震撼之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