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跟秦琼混日子

049  我可以鄙视么?(二) 文 / 烤蛤蟆去

    祝耀一边询问宅一边在县令的引路下走进了仵作房,在房门外,别的人都往鼻子里边塞东西的时候,祝耀却拦下了秦琼,将很早之前就一直准备着的,防毒面具给了秦琼一个。

    虽然说防毒面具是很早之前,祝耀在京城卖东西修宅院那段时候,防止有人给自己喷上按下毒手时候准备的,但是现在主要觉得,当初虽然没用上,但是却一点都没浪费,现在虽然没有毒气迷烟,但是那尸臭却更致命。

    因为仵作房里的空间有限,所以能这里的,只有祝耀秦琼二人,加上仵作和县令以及一名侍卫将官,其余的人都只能留在外边等候。

    等进了仵作房里,面对着无孔不入,哪怕是用布棉仅仅堵住了鼻孔,也已经是免不了被浓浓的尸臭熏了一个踉跄,而这个时候看着眼睛鼻子嘴巴,乃至整个脸都被防护的严密至极的秦琼和祝耀,居然毫无所觉一般,这才不由的感慨,虽然那东西怪了点丑了点,戴在脸上也吓人了点,但是确实有用啊。

    “这个人就是第一个被杀死的人,年初的时候陛下命令各州郡举荐三名士子前往长安参加科考,他因为文采斐然,名气在这一州之地也是数得着的,所以有幸成为三人中的一员。只可惜,在刺史大人那里领了凭证之后,刚出城门便被人所杀,这件事令刺史大人震怒非常,责令我们十日内必须破案。”

    说到这里县令不由得叹了口气,不说这名士子十日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六天,还有其他的案件压在一起,这让县令每每提起此事,都不由自主地叹口气,人也更加疲惫一分。

    “哦?那还真是可惜了。对了,你们之前查验出来他是怎么死的了么?”

    祝耀看着这名年岁明显不到而立之年的书生,心里不由的也是为他惋惜非常。毕竟在这个科举制度只是刚刚略具雏形,主要还是九品中正制为主的时代,他能够成为每州仅有的三名被举荐的士子,正是时来运转之时,却惨死在这里,怎不让人为之叹息?

    “这个倒是清楚,是被一把牛耳尖刀所杀,当时凶器就在他的身子底下被血泡在里边。”

    边上的仵作一听这事有关专业的问题了,立刻就略微上前半步,躬身说出了自己曾经的结论,并在一旁取出了一把还有血迹的牛耳尖刀。

    但是谁知,就在秦琼结果来细细察看这把刀的时候,祝耀却是呸了一声,表达了自己的浓浓不屑,并且随手就拿过了秦琼手里的那把刀,点了点之后直接就扔到了一边。

    “难怪你们到现在都没有丝毫进展,这要是能有进展,我现在就把你们都抓起来送到刺史府里法办。”

    而祝耀随手又翻了翻这几处伤口,摇了,伸手就把仵作扒拉到了一爆把尸体翻了过来,在其后背,特别是后脑处摸索了起来。半晌后,就在大家奇怪他在做什么的时候,就见祝耀转身就走出了仵作房。

    大家不明所以,但是还是不约而同的跟了上去,想要知道祝耀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呼,空气还真清新啊,虽然闻不着,但是心理上还是感觉那里边是那么臭那么难闻,来人,去给我泡壶浓茶来,我一会要喝。”

    刚一走出仵作房,祝耀就摘下了防毒面粳深深的呼吸了几下,随后便命人去给他准备浓茶去了,而这个时候,秦琼等人也跟了出来。

    “行了,我知道你们要问什么,那几处伤口都不是致命的,只不过是加速那书生死亡的,并且也是做掩饰的,包括那把刀,都是在转移你们的视犀以防止你们发现真相。虽然我现在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杀他,也不知道是谁杀的他,但是却知道,真正致死的,是他后脑被人扎了一根针,就是大夫针灸的那种。只不过这人手法不错,扎完这一针会让人死,却不会立刻死,这样加上那几处伤口和刀,就足够掩饰他死亡的真正原因了。”

    听到祝耀的话,被人还没反应,刚迈出屋门的仵作,立刻就转身回到了屋内,半晌后,直接就大喊着跑了出来,手里拿着的,赫然是半根针灸用的银针。之所以是半根针,是因为这根针只扎进去了一部分,剩下的那部分被凶手弄断带走了,这样就达成了目标,还不会被人轻易发现这根针的存在,又不会使得施针的地方出血。

    “真不知道你们这六天都做了些什么,别的不说,那六处伤口是什么造成的都没弄清楚,就这么以自己的第一印象作为了结论,那刀就是特意留给你们混淆视听的。”

    见到了仵作手里的半根银针,大家这时候除了是深深的震惊,就是对祝耀有着深深的敬佩了,别管祝耀是什么身份,就凭这一手本事,也足够让人佩服了,要知道,那名仵作可不是历城县的仵作,而是刺史府的仵作,在山东地界上,附近几个州郡都是赫赫有名。

    可是这么一个地方闻名的仵作,都没能发现的东西,祝耀却只是打眼一看,随手一翻,就得出了结论,还没一样都正确,这让大家,包括已经认为很了解主要的秦琼不震惊?

    “那,明宇,你能猜出大概是什么人干的么?”

    虽然知道这跟仵作的技能不搭爆可是既然祝耀这个侯爷都能比仵作厉害了,那么你是不是给给力更聪明一些呢?

    “具体的不知道,不过,我可以说就这名书生,杀他的人是一个或多个,一个人的话,是杀完他之后不放心,特意留下的这些掩人耳目的东西,多个人的话,那么就是一个人杀了他,其他的人是为了保护他,特意用各种方法破坏的现场做的各种掩饰。而别的不好说,你们可以查一下,当时有没有带剑的人进出城,包括带着新菜刀的和郎中。此外我听说郎中的银针一般都有数,虽然每个人都不同,但大致还是有据可循,你们可以去查一下那些郎中,特别是善于针灸的。‘

    “暂时就先查这些,一会我们歇一歇,再去查看一下下一具尸体,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新的进展。”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