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全盘接手徐州后,开始着重整顿吏治,接连罢黜了一些不合格的官员,准备在徐州来一次大换血。
不过,张彦帐下人才少的可怜,加上近几年陶谦执掌徐州时,吏治昏暗,许多仁人志士都不愿意出仕,或者干脆远走他乡,躲进深山老林里进行归隐。
于是,张彦在郯城设立了一座聚贤馆,广招天下名士,由糜竺全权负责。除此之外,他还让各郡太守举荐郡内人才。
张彦起草好招贤令后,便递给了糜竺,请糜竺过目,再加以斟酌。
糜竺接过招贤令,匆匆看了一遍后,忙道:“主公,这份招贤令写的是不是太过简单直白了?”
张彦道:“越简单直白越好,招贤令不光是招募那些名士,还要募集一些孔武有力的壮士,那些壮士大多都是粗人,招贤令若是写但过文绉绉的了,我担心他们看不明白。”
“可是主公有没有想过,那些所谓的名士,一般都很清脯如果招贤令写但过直白了,他们看了以后,肯定会不屑一顾,又怎么肯来聚贤馆?”
张彦皱了一下眉头,觉得糜竺说的也很对,问道:“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糜竺道:“主公不妨分开招募文武,聚贤馆只负责招待天下名士,招贤令可以找一个水平高一点的人代笔,写的越文词华丽,越辞藻优美,那些名士看了以后,才会越欣赏,自然而然的会来聚贤馆尝试一下。除此之外,主公还可以另外设立一个专门招待勇士的地方,交由专人负责,再发布一道募兵的命令,越简单直白越好,那些勇士看了以后,若想投军,自然而然的就会前来。”
张彦点了点头,缓缓的说道:“你说的很对。那么就按照你的办法来办,只是,这招贤令应该让谁来写呢?”
糜竺抱拳道:“陈登之父陈珪,是乃徐州一带最为人敬仰的名士,而且他也写的一手好文章,若请陈珪代笔,这个招贤令必然会不同凡响。”
“好!那就请陈珪代笔,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理,招贤令写完之后,便让人传抄十万份,在徐州境内,乃至豫州、兖州、扬州等地,都广为张贴。”
“喏!”
糜竺领了命令,便去办理此事去了。张彦则让人去把徐盛叫来,他又重新写了一份募集兵勇的告示。
等到他刚把告示写完,徐盛便从大厅外面走了进来,抱拳道:“主人,你找我?”
“嗯。兖州方面可有消息传来吗?”
徐盛道:“这几天不断有消息传来,曹一回到兖州,原先投降给吕布的城池,又再次投降了曹。曹先是在范县与吕布进行了一场大战,吕布战败,退回濮阳,曹率军追到濮阳,如今正在濮阳与吕布血战。”
“很好,让他们两家在兖州先慢慢的打着吧。这几天,你除了要注意兖州的传来的消息外,还有一件事想交给你去做。”
“主人尽管吩咐便是!”
“你今天就回彭城,先在彭城找到一处合适的馆驿,让工匠打造一个匾额,上面就写‘精武馆’这三个字,然后挂在那处馆驿上,再拿着这封募兵令,交给陈群,让他找人传抄十万份,然后发往各地。我这两天处理完政务,便会返回彭城。”
徐盛道:“是,主人。”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聚贤馆、精武馆都在紧张的张罗着,聚贤馆设在郯城,精武馆设在彭城,两边同时进行,谁也不耽误谁。
糜竺让人把陈珪从彭城接了过来,当陈珪得知张彦让他撰写招贤令时,他想都没想,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于是,张彦先派兵押运粮草到亢父,自己则在郯城等待太史慈。
据报,太史慈已经从东莱返回,明日便可抵达郯城。这一次,张彦准备带上太史慈一起上战场,以便对付曹爹身侍卫典韦。
第二天,太史慈如期而至,张彦亲自在郯城外迎接,将太史慈安顿在郯城里后,又赏给了太史慈一座府邸和一些家奴,然后便任命太史慈为游击将军,带着骑兵,便离开了郯城,朝兖州而去。
……
兖州东郡。
残破的濮阳城内,曹听闻张彦接掌徐州,成为了新的徐州牧,气愤之下,将密信撕得粉碎。
这时,典韦从大厅外面走了进来,抱拳道:“启禀主公,冀州牧袁绍派遣的使者到了。”
“袁绍派来的使湛”曹疑惑的道。
“嗯。”
“把使者带进来吧。”曹道。
“喏!”
不多时,典韦便带着一个使者走进了大厅,那使者见到曹后,当即拜道:“小的拜见曹使君。”
曹正襟危坐,大厅内文武齐聚,左边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李典等人,右边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人,只听曹朗声说道:“免礼,袁将军派你到来,所为何事?”
使者当即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直接让人递给了曹,道:“我家主公派我前来给曹使君送一封信,请曹使君过目。”
曹接过书信,拆开之后,匆匆浏览了一番,面无表情的对典韦道:“使者一路辛苦,你带他下去先休息休息,好生款待,不得有误。”
“喏!”
等到使者出了大帐后,曹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眉头紧皱,冷笑道:“没想到我曹竟然会沦落到如此田地!”
郭嘉问道:“主公,袁绍都在信中写了些什么?”
曹简明扼要的说道:“袁绍听说张邈、陈宫联合吕布反叛于我,少粮缺兵,想让我举家迁徙到邺城,与其联合,共同对付吕布,重新夺回兖州。”
郭嘉忙问道:“那主公是何打算?”
曹轻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如今我军少粮缺兵,将士们经过连番血战,又都人困马乏。袁绍在冀州兵强马壮,粮秣充足,若能和他联合在一起,不禁可以重新夺回兖州,还能将吕布击败,何乐不为呢……”
不等曹把话说完,一个文士便愤然的站了起来,朗声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可!”
曹看了一眼那个文士,正是他所任命的东平相,姓程名昱,字仲德。他见程昱如此激动,便问道:“为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