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西关人家 文 / 言吾斋主人
立马就感受到一股浓烈的西关风情——柔和的灯光从玄关顶上的三面古董窗花透出,将榆木鞋柜上的纯铜把手映得乌沉发亮。穿过玄关门廊,入墙的展示柜是用柚木仿造的老式博古架作为间隔,上面一个青花瓷瓶里,一大束绿叶植物恣意伸展,一个搪瓷寿星翁憨态可掬。
地面则是西关大户人家盛行一时的花阶砖,黄灰色的地砖四块拼成一块,中间相连部分嵌上咖啡色的菱形小砖。错层胆阶,则使用灰绿色调的大小不一的方砖做贴面。
吴晨砸吧了下嘴巴,这跟他想像中破落的老宅子也太大相径庭了,看着也该是个大户人家,怎么着也轮不到孔四这种小贩上门来淘换东西呀。
孔四见吴晨满眼疑问,附耳低声在他耳边介绍了一下,原来这家人姓田,并非破落户,孔四今天来也不是来淘宝的,而是拿刚弄到的一把紫砂壶来给田老爷子帮忙掌眼的。
要说这田家,也是西关赫赫有名的主,早在明朝时代就有族人入朝为官,到了清朝同治年间又靠外贸起家,逐渐发展壮大,拥有自己的码头、船队和洋行,历经数代而不倒,直到建朝那阵子被没收了祖宅,后来才发放回给田家。作为田家后人碉老爷子,在当地可是享有盛誉,是跟北京的马老齐名的民间收藏家,最近这些年陆续给国家捐献了好几批宝物,获得荣誉无数。
这些事,吴晨似乎在报纸上看到过报道,没想到今天能拜访其人,心里越发感到惊奇,想不到孔四这种街上小贩,还能认识这田家老爷子,看这熟门熟路的样子,应该是常来的。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中庭,上了台阶进了客厅,见到一个精神抖擞的老头,正悠然的坐在一把太师椅上,穿一身黑的休闲装,对着他们微笑。
孔四给他们分别介绍了下,吴晨赶紧上前问好,田老笑呵呵的让他们都坐了,提起桌子上一把陶壶给他们倒了茶水。吴晨趁机扫了一眼大厅,感觉挺空荡的,房子大是一个缘故,东西也不多,两三件看似古董的家具简简单单地摆着,没有什么多余的摆设。
“呵呵,喝茶。”田老头看了看吴晨跟孔四,他这些年回老屋养老,一个人住惯了,也很少跟外面的人打交道,偶尔爱逛个古玩什么的,一次偶然在孔睡上买了个小玩意,就认识了。
孔四见他是个老行家,就常常上门请教,平常有空来来走动走动,把些市井传闻说给老爷子听,帮着买些生活用品,做些家务活什么的。田老见他性情豪爽,为人也忠厚勤快,很是喜欢,没事不少指点他,一来一往,倒成了忘年交。
今天孔四又拿来了一个壶,是在一朋友那里盘下来的,让田老掌掌眼,这老小二人边领边看东西,时间倒也过得挺快。广府这一带要说什么国宝重器那是极少的,一些近现代好的东西或者海外回流的文物倒是不少,此外就是一些私藏的紫砂壶也还是有的。
田老一愣,不禁莞尔,这小有趣,不死板,知道先探别人的底细。他本来是准备听听吴晨的看法的,现在见他先问到自己了,也不废话,直接下了定论,简介的说道:“应该是真品!”
吴晨一听就郁闷了,相对这把壶的真假,他倒是更想知道这把壶的来历。说来惭愧,他虽然喜爱茶粳平时也东瞧西看的,但对这紫砂壶还真算不上入门,毕竟过手的东西还是太少了,大部分是通过图片书籍或者网贴了解的。
这个壶他是感觉很好,应该是一件真东西,问题是看不出是谁的,连款都看不懂!连谁的作品都不知道,就判断真假,这有点勉强吧?
吴晨一听就郁闷了,相对这把壶的真假,他倒是更想知道这把壶的来历。说来惭愧,他虽然喜爱茶粳平时也东瞧西看的,但对这紫砂壶还真算不上入门,毕竟过手的东西还是太少了,大部分是通过图片书籍或者网贴了解的。
这个壶他是感觉很好,应该是一件真东西,问题是看不出是谁的,连款都看不懂!连谁的作品都不知道,就判断真假,这有点勉强吧?
要说紫砂壶的名家,吴晨就知道朱可心、顾景舟还有那个曼生十八式。特别是对朱可心,吴晨专门查过他的资料,所以知道的多一点,朱可心出生于宜兴,“可心”是他的艺名,据说是取“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之意,一生名品无数,荣誉等身。至于其它的名家,就所知寥寥了。
“我早就知道是真的了!否则我捡它干嘛呢!这,我一上手就特有感觉,死活磨了半天才让给我的,怎么样,这回算是捡到了吧?”正在吴晨胡思乱想之际,听到孔四得意洋洋的说道,吹了一会,话锋一转,有点担心的说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谁的呀,只知道产地是在桂林,那里可没听说有什么大师!这个漏是大是小,还得请田老您给看看呢。”
田老听孔四将“桂林”二字理解为广西那个风景甲天下的地方,不禁呵呵笑了一下,问了问吴晨知道出处不?吴晨也是摇了,孔四所问的正是他想问的,倒是省了他自己废口水。田老见他们都不知道,就说道:“此桂林非彼桂林,是指民国制壶名家冯桂林。”
“冯桂林?”吴晨在脑海里了一番,没什么印象!看看孔四,也是一脸茫然,田老就不客气的教训他们道:“要想玩这一行!很多知识还是要死记硬背的,切不可仗着自己聪明,就不肯下苦工夫,到头来可是要闹笑话的!”
一番话说得两人都有些脸红耳赤,特别是吴晨,平常虽有爱好,却经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对于一些文献史料,能跳过就跳过,哪里肯下死力气去背啊。
田老见他们神情羞愧,也不为己甚,点到为止,给他们讲了讲冯桂林其人。冯桂林是民国时期宜兴的紫砂名家,以技术全面著称,擅长制作各款砂壶,花货、光货都能拿得出手。
而且为人勤奋,号称“年无一日息,日无一可闲”,经常与跂陶合作制器,由桂林造壶,跂陶镌铭,署款通常用“桂林”篆文方印,多钤于壶盖,也偶有钤于壶底的“冯桂林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