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孔家老四 文 / 言吾斋主人
这时候天已经开始变得有点朦胧了,路灯却还没有,虽然人潮还在,不过有些店铺已经开始关门,路边的小摊贩也开始打包东西,装上小板车,准备回家了。
吴晨开始慢慢的往回赚今天虽然没有什么收获,但是也算是两点一线之外的一次活动了,感受下市井的气息,把工作上的那些枯燥乏味都暂时遗忘掉,挺满足的,就准备到外面大马路上坐公交车回去。
走了一段,见到路边有个摊子,上面零零散散的摆着很多刀剑、钱币、玉挂件,还有几个小泥俑,这些玩意跟别弹位也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那个摊主长得有点特别,一看就是北方人,长得壮壮实实的一小伙子,足有一米八几,两条胳膊就像两个粗木桩,剪了个平头,看着挺精神的,年纪比吴晨略大,也不到三十岁。
这么大好的一条汉子,怎么也摆起地摊来了?就算去当保安,也是一块好料子啊!那摊主见吴晨在看他,咧嘴一笑,说道,“要不您看看?”。
“这个怎么卖的?”吴晨见人家招呼他,不好意思马上就赚蹲了下来,随手拿起一个三十公分高的小兵马俑看了看,见那兵马俑做的也算精致,特别是面目栩栩如生,不像一般的那样五官模糊,就有心想买了回家摆书桌上。
“三千!”摊主其实也就是一个习惯性动作,没想到吴晨还真想买,本来已经准备收拾东西的,也就停了下来,蹲在那里谈开了买卖。
“三千!”吴晨被他浑厚的声音吓了一跳,不满的看了一眼摊主,心里很郁闷,难道自己长得那么像棒槌吗?沉下脸来说道:“哥们,别乱忽悠!我一朋友刚从长安买了一个回来,跟你这个一般大小,只要二十块钱!你别说你这个跟那些工艺品不一样,是真的兵马俑哦,要是真的,那就不是几千几万的事了,等着吃公粮吧!”
摊主好不在意,依旧笑呵呵的说:“我这个虽然不是真的,可也是全手工做的哦,你看这手指,这五官,修得那叫个漂亮!跟那些用模具印出来的能一个价?再说了,你也知道那是在长安了,我这东西从长安搭飞机过来也是要路费的嘛!”
“呵呵,老板,你真幽默,就你这个还纯手工?你看这肩膀缝合处都还有合模的横线呢!”吴晨给摊主说得笑了起来,有时候图的就是这种小乐趣,不过说真的,这小兵马俑做工还是不错的,他也又心想要,“行了,给个实价吧。”
“这也快要收摊了,你既然诚心想要,就八百给你!拿走吧!”摊主板着脸,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说道,貌似做出了的牺牲。
“二十!”吴晨见那汉子的表情实在伪装得不像,完全没有雄的感觉,徒生了几分狰狞,心里觉得好笑,就想逗逗他,也不加价,一口咬定二十。
“七百八!”“二十!”“七百!”“二十!”……“六百!”
……
孔四已经包好那个兵马俑,见吴晨看着盘子发呆,就凑过来给他介绍说,这是自己从一个老人手里收上来的,老头是原来国营搪瓷厂的退休工人,当年厂子曾经接到任务造了一批掐丝景泰蓝作为外宾礼物,任务完成后,厂子将剩余的料子继续做了一批东西,放在仓库里。后来效益不好,就给他们这些老工人办了内退,钱不够就用东西补,老头也分了几个盘子跟瓶子,孔四去掏西关老屋的时候顺带收了上来的,其它几个都已经陆续出手了,就剩下这个盘子。
“听你这意思,这就是被挑剩下的了?”吴晨听着故事,也不管真假,直接抓住要害。
“嘿嘿,瞧你说的!”孔四早有防备,见招拆招,“我是收了几个,可我没有一次性都放出来啊,我有那么傻吗?物以稀为贵,卖完一个再放一个呗。所以你放心!这每个物件都是高度独立的!”
“嗯,虽然不逝物,不过我看做工还不错。怎么样,多少能转给我?”吴晨听孔四说话不像没受过教育的人,加之性格似乎也豪爽,怎么就摆起摊来了呢?心里虽然奇怪,但也没问。
至于这件东西,没必要可以去贬低,既然是建国后的,那就不值当多少钱了。大家都知道这个时期的不能算古董,除了特定的一些物件,比如老人家的专用瓷、或者朱大师的紫砂壶之类的外,一般的东西价格都高不到哪里去。
“五千!”孔四想都不想,一听到询价,直接张嘴就答道。
“靠!别扯淡了!你看我像有五千的人吗?”吴晨又被吓了一跳,有些不满的瞪了孔四一眼,哥们你能真诚点么!
景泰蓝这种东西有些特殊,对比其它收藏品来说,价格偏低,除了清宫那些珐琅画的器物,特别是清三代的珐琅瓷器才可能拍出天价,一般的价格都高不了。
如果再摊上外销瓷回流这个概念,那就更是便宜了,在广府就有很多清晚期、民国时期外贸瓷器回流,便宜的也就五千能买到。
“嘿,不好意思,习惯了,职业病来的!”孔四嘿嘿一笑,这东西只花了他五百元,就从老头那里弄来了,不过做生意嘛,当然是漫天要价。
再说这广府不比北方某些老城市一样,随便淘换,能弄到点真东西,就这老西关,除了那些破屋,其它的基本就没有解放前的东西了!不过他见吴晨为人有趣,两人也算投缘,倒没存了宰他的心思,只是一听到问价,条件反应式的就喊了个高价。
“五百还差不多!”吴晨随口就说道,没想到正是孔四的成本价,当然就这个盘子的用料做工,就是五千也还是值的!
“那可不行!我还亏了呢!最少八百”孔四直,五百块,那自己的走路费,摆摊费,还有时间成本算不算?记得那天掏老宅的时候天特别闷,喝了两大瓶农夫山泉,这成本又算不算?
这年头,生意越来越难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