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爸爸的印象 文 / 慕橙LY
94年,赵亦中上小学一年级。
爸爸开的照相馆也早已开始涉足婚纱摄像。这一年,爸爸在这一行上还获得了地级市的一等奖。一个乡镇的摄影师获得了地级市的一等奖,这件事引起了同行的注意。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陆续有很多外地人前来找爸爸交流学习。
那个年代,婚庆摄像在那个地方算是一个新兴事物。爸爸凭着自己的努力与摸索找到了一个成功的模式。而那一盘结婚录影带也成了地级市的一个典范。其实,对爸爸来说,他更想从别人那里学到一些新的东西。可这一次得奖,爸爸的录像模式却成了别人的学习方向。爸爸对这件事,既有骄傲也有遗憾。
得奖之后,爸爸的很多同行朋友和亲属都劝爸爸离开乡镇,劝爸爸去市里发展。然而,那个时候,盖房子借的钱还没有还清,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在上学。爸爸几次考虑下,都没有下定决心带着一家人去市里发展。很多年后,爸爸对此也颇为惋惜与后悔。
爸爸打出了名声后,周围乡镇有结婚的,家里条件也不错的,都纷纷来找爸爸拍摄结婚录像。有的时候,爸爸一天就要为三家同时拍摄。为了保证质量,爸爸其实是不愿意这么做的。可架不住喜主的再三要求。
刚开始的时候,爸爸本着负责任惮度拒绝了后来宅可人家喜主以为爸爸是嫌钱少。这些人家便开始主动加价,有些家里开着厂子的喜主,更是放言,只要爸爸辞了前一家,不管出多少,他们都会请爸爸去。甚至,有些颇有实力的家庭,主动跑到前一个喜主家劝说。
可爸爸不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为了能照顾大家的感情,爸爸最终决定同时拍摄。农村婚嫁迎娶,讲究吉时,会找专门的风水师傅算命。不过,那个时候的人已经开始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改革开放到了那个时候,已经十几年了。那些家里颇为富裕的,尤其是开着厂子当老板的,渐渐的也就对结婚的那种吉时观念淡了许多。爸爸为了拍摄效果,为了责任,为了口碑,为了不辜负喜主出的钱,他不得不希望同一天的其他喜主在过门时间上错开。
这人真的很奇怪。有些时候为了一件事,他会一犟到底。但有时,却又会自行改变。
这些同一天找爸爸拍摄录像的喜主,就非常默契的错开了过门时间。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爸爸能够为他们拍出一个好的录像。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
从那年开始,爸爸的作息时间变的越来越少。最多的时候,是一天为五家拍摄。最常出现的情况,是为两家拍摄。爸爸每天都忙的不见踪影。
赵亦中每次放学回家,基本很少见到爸爸,因为爸爸正在别人家工作。每天早上也很少见到爸爸,因为爸爸早就到别人家工作了。
有些家庭为了让爸爸去给他们拍摄,竟然不惜把过门时间提前到早上8点。碰到这种情况,爸爸不到4点就起床开始准备,不到5点便已经从家里出发。
在爸爸的要求下,妈妈一般也不会带头违抗。
家里的生活,太规整了,没有色彩,没有欢笑,没有意外。
赵亦中其实蛮想有个人陪自己玩耍的。可惜家里除了二姐就是大姐,二姐跟大姐一个屋,而赵亦中自己一个屋。去找二姐,虽然也可以,但时间不能长,不能玩耍。爸爸或者妈妈,一定会看着自己的。赵亦中早早的就在心里产生了这种想法。
轮到放假的时候,赵亦中并不觉得有什么好高兴的。或许也能有那么一丝兴奋。
星期六只放半天假,星期天可以有一整天。放假后,赵亦中除了每天顶多一个多小时的玩耍时间,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待在客厅里。这个时候的客厅不会有什么人。顶多就是爸爸妈妈在,二姐待在大姐和她自己的房间里。赵亦中看书看累了,便会隔着客厅的窗户,向外面望。
外面不时的有一些客人,他们或许是来照相,或许是来取照片。赵亦中会看着他们来回走动,或者听着他们说的话。这个时候,赵亦中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但他觉得,这么看着会让自己很开心。有时候,赵亦中还会趴在窗户上向外寻找爸爸或者妈妈的身影。
有些时候,赵亦中会觉得不安。比如,客人在喊“有人吗?”,“老板娘,快来!”,“老赵呢?”,“快点儿,我赶时间。”等等。又比如,赵亦中在一段时间里没有听到妈妈或者爸爸说话的声音。
这种时候,赵亦中会焦急爹在窗户上向外寻找。有些客人看到小孩子,会想逗一下。他们看到赵亦中后,有时会突然从赵亦中看不到的方向,一下子伸出自己的脑袋,双眼瞪着赵亦中。这时,赵亦中的心脏总会漏跳一拍,他会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下来,远离窗户。有时,赵亦中也会摔倒在椅子上,然后落到地上。
其实,椅子前面还有张桌子,就在窗户下。可桌子上摆放的都是爸爸妈妈工作用的东西,爸爸妈妈曾告诉他们不要动桌子上的东西。赵亦中要做一个好孩子,所以他不敢上桌子,只好站在椅子上,用手小心的在桌子上找个空闲的地方撑在上面,探着脖子,向外面急急的望着。
赵亦中望一会儿后,便又赶紧的再去读书,作业早就被他做完了。在爸爸的要求下,赵亦中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他会在老师安排下作业后,第一时间将它完成。因为只有完成作业,爸爸才会允许他们有时间可以玩耍。
有些时候,赵亦中甚至选择在学校完成作业。有一段时间,赵亦中每次放学都不会立马离开,而是先完成作业。后来,这事被爸爸妈妈察觉了,他们担心赵亦中的安全,便不允许他这么做了。好在那时候才刚刚上学,作业并不是太多,赵亦中也不是笨蛋。
赵亦中急于回去读书,不是被客人吓的,而是他担心自己被爸爸妈妈发现。他担心爸爸妈妈说自己偷懒,说自己不听话。所以,他每次都小心翼翼的偷望一会儿,便赶紧回去。
但是赵亦中心里其实蛮羡慕外面的客人的,因为他们当中也有一些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小朋友。这些小朋友跟着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来照相,玩耍。
可自己呢……爸爸妈妈在忙,自己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唯一的玩伴儿……没有玩伴儿。自己面对的只有家里这几个人。
没有男孩子,只有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