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改革(1) 文 / 林家一哥
明天早朝的时候,林峰照例地早早起床,先饱读一会儿书,然后再进行更衣吃早点。他轻车熟路地走向龙椅宝座,心平气和地接受众臣朝拜,他大可登高望远,挥指方酋地来高声一喊:“众爱卿免礼平身。”
这些惯例的口号,他已经喊得跟教官训导新兵齐步赚一二一二,一二一二,一二一二,一模一样的顺口顺心了。
有些事情并不是千遍一律的,尤其是林峰穿越到这个朝代,粉亮登场在这个朝堂上,他给这里的人,所带来的那种前所未有的思维方式,以及各种各样的新奇异说,是前古未有的。
诸位大臣经过皇帝上次新思维新方式,新式火炮猛烈的轰炸洗礼,今儿早朝不知不觉地,已然拥有了心里准备。大家都不知道皇上会玩出什么新式花样来,作为他的历史纪元新篇章。
他说:“诸位爱卿!朕这几天想了很多事情,其中不少是来自上天托梦于朕的事情,上天觉得我大清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变通就会走向灭亡。”朝中大臣都在议论纷纷皇上何出此言,这是什么意思,装神弄鬼吗?还是他的新玩意?似乎昨天早朝才讲过的,今天又拿来重新讲,是不是太老套了,糊弄我们是无痴?
我们又不是三岁小孩,什么上天托梦,什么土地公显灵,这通通是愚人之计,是帝王为了巩固王权的把戏。
有些开明的大臣当然不信,但有一小部分的愚忠之臣会信,他这信是微乎其微的信,而不是凭着信心去真信。他信的是王权,信的是遵规踏矩,而不是皇帝那一派胡言的话语。
如果皇上一旦把来自上天托梦于寡的口气,接地气地转嫁到革弊立新,变法图强的上面,那些遗老腐朽们就会不遗余力地反对,不为什么,单就为了老祖宗的规矩,他们也要以死反抗。这让历朝历代推崇改革就是改变民族命运的革新宅他们变法图强的愿望真的是举步维艰,而且还往往落得个凄凉悲惨的命运,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朝中大臣都很默契地倾听着皇上的话语,不敢造次地站出来发问。因为他们都是聪明人,他们都知道,皇上整人的手段层出不尽,自己不是皇上的对手,当然是不敢轻举妄动了。
林峰以老调常谈的口气,给大臣们重温了昨天早朝,上天托梦于寡的言论。他对这种在别人眼里装神弄鬼的言论,充满了自信,因为这是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纵然是别人不相信,他自己总该相信吧!
他为自己讲了这些类似于迷信的话,并不感到羞愧,他还不停地在心里劝慰自己做人要自信,别为此害羞而耽误了国家大事。他口语清晰,以不容置疑的语气,铿锵有力地说道:“昨晚朕一夜都睡不着觉,朕睁着眼睛,静静地躺睡在,想着昨晚早朝跟诸位大臣议政过的事,朕不但在脑海当中详细分解了恭亲王提议兴办洋务的可行性,而且还想出了许多解决方案。
现在恭亲王听说皇上真的要跟美利坚合众国借贷一百万美金,心里就更加着急了。他厉声问道:“皇上!微臣实在是不明白皇上向美利坚合众国借款一百万美金的用意何在。并且在圣旨国书上,并没有如皇上所说的那样,达成以上吊款,是要求美利坚合众国无条件向我方贷款一百万美金。”
林峰轻巧地回答道:“昨晚朕匆匆忙忙地宣召户部侍郎赵光启,赵大人特意独谈了这件事。”
这赵光启感觉特别无辜,他不明白皇上为何要把自己牵连进去。昨晚明明谈的竖库的事,八辈子跟洋人借款都毫无相干的事,皇上干嘛口出狂言加害于自己呢!他几乎是跳脚着出来,试图想跟皇上,跟诸位大臣摆明自己跟这件事情毫无瓜葛。
他的口气硬朗,带着满脸的怒容,愤慨着请求道:“皇上!昨晚您跟微臣商谈的竖库剩银多少,而丝毫没有谈论跟洋人借款的事,还请皇上申明事理,给微臣还回一个公道。”
林峰假装白痴,步步为营道:“喔!朕差点忘了,昨晚赵大人还跟朕商谈了恭亲王兴办洋务的事,不过朕确实是没有跟赵大人谈论过跟洋人借款的事,朕这也是刚记忆起来,都怪朕最近需要批阅的奏章太多,忙乱地都忘记了方向,讲起话来也不知分寸,还请赵大人见谅。”
赵光启赶紧谢恩道:“感谢皇上申明之恩。”在他感恩的话音还云绕在大殿里,无法及时消逝之时,林峰给他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讶,道:“好像赵大人昨晚跟朕誓死表决过,赵大人要跟恭亲王,倭大人一道,一起兴办洋务,来救国救民。”他不等赵光启站出来反抗,就示意早已跟金环预谋好的主意,只见金环扯着金嗓子喊道:“请给赵光启赵大人看座,请给倭仁倭大人看座,请给恭亲王奕欣看座。”
随着金环的金嗓子余音,只见几个太监笨呼呼地扛着几张四脚椅进来大殿,并摆在诸位大臣的最前面,虎视眈眈着,好一副威武雄壮的气派。朝中诸位大臣见这等架势,他们都惊慌了神,不知皇上这是在搞什么花样,难道是要请君入座,引翁入洞吗?
他们各自都在脑海中,展开了思想的境界,五花齐放!各争妖娆,一点都不比毛诗人笔下的《沁园春·雪》逊色。
某些朝中大臣此时的心情,宛如一个人突发了一种病,进了医院,医生准备给他开刀动手术,他却不知道医生究竟会对自己的身体如何开剥着研究,因此他心里的疑问与恐惧同时迸进。
那些看似雷打不惊的大臣,其实此时此刻的心情也跟那病人一样,他在自己的心里边早已经捏了一把汗,他们不明白皇上的用意,好比这病人不明白自己究竟突发的是什么病。因为医生还没有告诉他,好比是林峰还没有告诉那些大臣,自己此举的用意。
医生觉得等做完了病人的手术,再告诉他,免得让病人惊慌地不肯做手术。同样的道理,林峰也拥有此意,他心里想着等会不就全明白了吗?何必多此一举来提前跟他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