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夏之帝国纵横

第十五章:与恭亲王商谋国事(1) 文 / 林家一哥

    恭亲王从洋商那儿修表回来之时,听到有人高喊,圣旨下到。声音之洪亮,传达之急切,犹如张飞报信。冬天的大雪,阴霾不了满院的喜色。下人们见到王爷回来,各个上蹿下跳,鸡飞狗跳的,有的给恭亲王报喜,说皇上有旨;有的给佳佳福晋汇报,说王爷已回府,快叫刘公公过来宣旨。

    佳佳福晋见到恭亲王之时,与其相拥而泣,说:“王爷!老天开眼,皇上终于想起王爷了。”

    刘公公靠近前来,扭着脖子自作咳嗽了两声,一呢!算是给宣圣旨之前的预备,二呢!也算是给他们夫妇俩提个醒,不要只顾着高兴,而把重大的事情遗忘一边去。

    “恭亲王听旨!”刘公公展开圣旨龙卷,尖着嗓音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召曰,今我朝多事知秋,恭亲王已经闲养在家多年,念我皇恩,今当该是为国效劳之时,此事重大,不可抗旨推卸,还望恭亲王随太监刘公公速速来朝,与朕促膝长谈,共商国事,钦旨!”

    林峰跟懿贵妃一边等候恭亲王,一边批阅奏章,直到申正庚时,刘公公才把恭亲王带到府邸。

    多年不来朝政,恭亲王已经对这里疏有陌生,在他记忆之中,这里散漫着龙威之气,如今却弥满了和谐之音。他跟其他王公大臣们一样,远远地给皇帝三拜九叩,骇得林峰赶忙走过去把他匡扶起来,说:“六弟!何以至此!”

    兄弟情深,溢于言表,手足之情,深埋心中。林峰情深意重地与他相拥而抱,恭亲王悲从中来,不觉地就滴出泪来,问候道:“皇上龙体是否安康?臣日夜思念,愈伤民,百感交瘁。如今我大清危机四伏,臣却闲赋在家,修养天年,臣心之所急,天地照鉴。”

    “六弟!朕知晓你爱国救民之心急切,朕发之肺腑,感同身受。来来来!随朕到里边分席议谈。”懿贵妃盈盈过来,给恭亲王请安,似乎打算不想离开的意思,林峰给她眨了眨眼皮,她这才会意,恋恋不舍地离去。

    有公公太监早已给他们端茶送水过来,就摆在桌子上,林峰让恭亲王斗胆相坐,不必拘礼互让。

    恭亲王倒很知趣,他首先跟皇上谈了宫廷诸事,问一些寻常事务,来和谐气氛。他说:“外边盛传,皇上龙体不佳,如今一见,乃是误人之言,臣如何都看不出来,皇上龙体堪忧。”

    “六弟!外边所传是真,并无误人之处,只是朕这身体能抗万病,百毒不侵。你看看朕,是不是已经龙腾虎跃了。”

    “依臣愚见,皇上龙体安康,万寿无疆!乃我大清之所兴,民之所福,臣替皇上高兴。”说完,端起茶来,细细品味。

    “六弟!你有所不知,朕这身子,好比是桀骜不驯之物,朕不把他调乖了,它就会时不时地给朕捣蛋。这回朕也学乖了,有心不给他捣蛋的机会,看它能拿朕怎么办?”

    “皇上所言极是,如若人不对它好,它怎能对主孝忠心。”恭亲王这话中带着刺,直把人听得起了泡沫,不知如何把不断膨胀起来的泡沫制压下去。

    林峰只好转换话题,聊到藩外夷人之上,说:“听说六弟跟夷人来往甚密,朕早有耳闻,朕想问六弟,夷人千里迢迢来我中华,所行诸事,无不前所未闻。不知六弟有何高见,对付夷人的奇夷巧技。”

    “回皇上,自我历朝历代以来,八旗子弟,善于鞍马者无数,却无人熟知国外天下之大,技艺之精巧,学问之浩瀚。我中华大地,只知学识文言八股,不懂实业之要重,实为我泱泱大国之伤痛。要想抵挡夷人,皇上!我们如今只剩下了一条捷路,那就是师夷长技制于夷。”

    “六弟!妙哉!皇阿玛在选择传位之时,就知六弟天资聪慧,才华过人,果然不失皇阿玛所料。

    只是,六弟!你太锋芒毕露了,皇阿玛最后选择了把皇位传给朕,也是事出此因。还望六弟千万要切记,凡事谦虚谨慎,不可硬是把自己的身体插进尖刀上,孙子兵法曰,走为上铂此乃三十六计之首,前人智慧,后人习之,当该虚之。

    皇阿玛在临终之前,最念念不忘的人就是你了,六弟!皇阿玛在册封皇位时,特意留下上谕,封你为恭亲王,你可知道,皇阿玛的心意?”林峰在这时候跟他打起感情的王牌来,他知道恭亲王最为情殇,拿亲情来撩拨心意,那肯定是十拿九稳。

    恭亲王回道:“皇阿玛的意思是,要我们兄弟谨记,兄友弟恭四个字。”

    林峰听了这话,甚为感动,他说:“当年皇阿玛传位给朕之时,朕哪里知道,大清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自从朕从皇阿玛那儿继位以来,那真是内忧外患,发匪未平,捻匪又至,捻匪未消,夷人却兵临城下。炮击广州,杀我百姓,侵占大沽口,直击天津卫,与首都百里之近,京城内外,可谓是人心惶惶。

    朕想,为了平息内乱外患,朕决定成立总理各国事务和皇家卫队。”话说成立总理各国事务是个新鲜事务,但又画蛇添足地成立一个皇家卫队来,那就跟原先的皇家御林军所有冲突了。

    恭亲王忍不住发问:“皇上!成立总理各国事务,那是因为外患所需,不得不成立,也是当今局势,大势所趋;而至于那个皇家卫队,是不是应当考虑一二,我大清毕竟已经拥有了皇家御林军,是不是有所重叠呀!”

    “六弟!你有所不知这个皇家卫队的妙用,全在于它内容体制。听说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一个西点军校,现已经为该国培养出许多优秀军事人才,不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军事管理制度上,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哦!还有这事,臣未有耳闻,臣只知,英,法,德等国炮火之犀利,军队之严明,胜我大清千百倍。皇上兴办洋务,乃是时事所需,民心所向。如若我大清真的在皇上英明决策下,在各地兴起洋务,必定强我国力,壮我军心,收归失土,收拢民心,如此众多之举,兴洋务而百利无一害。”

    林峰假意无奈地感叹道:“朕何尝不知兴办洋务乃是利国利民之举,可奈何那些遗老腐朽之臣,百分阻扰。说什么洋人之物,无非是奇技淫巧,扰人耳听,早已堕入下乘,舰船之物,空有其表,而无其实。

    你说这些大臣眼界拙识,真是井底之蛙,无不让人痛恨皆非。朕想着这大清上下,朝野内外,已无人可托,唯有六弟你,对洋务习之甚多,学之渊博;只有六弟你这样的能臣,才能肩负起天下万民的嘱托。

    朕真恨我泱泱大国,竟没有能人强将,来替朕说话做事,朕苦于独木难支,无法匡扶起大清安危,六弟!只要我们兄弟同心合力,不信我们祖宗千辛万苦打下来的基业,朕却守护不住。朕不想做亡国之君,六弟你也不想做亡国之臣,朕想,能真心为国效忠宅只剩下朕和六弟了。其余他人,都是泛泛之辈,不可托付重任,害我大清陷入危难。

    在朝廷之上,知乎者打着忠诚义胆,爱国情反对朝廷的革旧立新政铂一尘不变地奉承孔孟之道,高举祖宗旧制,固步自封,朕心痛之,却无能为力。如果六弟你能在朝堂之上,助朕一臂之力,势必事半功倍,力压群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