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夏之帝国纵横

第四章:皇后真欠调教 文 / 林家一哥

    今天他为了跟皇后谈心商事,不但屏退了懿贵妃,丽贵妃,而且还屏退了几位王公大臣的圣见。

    皇后的身体好像在,尤其是林峰的那一句,我一声令下,生灵涂炭,尸横遍野,那时她在林峰的怀抱中迅猛地跳动了一下。他想,她一定是被自己吓到了,他的猜测,正如她的劝慰一样。

    她说:“皇上!不可暴戾!皇上乃是九五至尊,必以贤德治国安邦,这才是我大清之所兴,民之所福!现在我大清王朝虽然内外交困,但只要皇上跟大臣们众志一心,臣妾想,没有我们大清王朝克服不了的困难。

    虽然有些大臣其心必杀,但看在他们劳苦功高的份上,请皇上慈恩,宽饶他们!必能彰显出皇上的仁德来。我们大清不能没有那些德高望重的大臣们,轰轰烈烈但平天国运动,如果没有那些大臣们鼎力相助,我们大清也就没有至今的风调雨顺。”

    皇后的这一番言论,好像极为自相矛盾,难道她为了庇护奸臣,也不得不错漏百出,这使林峰很是奇怪。他提了提嗓子,极有趣味地问道:“皇后!我们大清不是内外交困吗?怎么现在突然之间就变得风调雨顺了,这变化怎么说比天气的变化都快呀!”

    “皇上!你有所不知,刚才臣妾之所以说我大清内外交困,是想激起皇上的雄心壮志;而现在皇上的某一些言语让臣妾深感不安,所以臣妾压......”

    “压制我的威武气焰是不是?”林峰抢断了皇后的话询问道,皇后的表情很不自然地咯噔了一下,她求饶道:“还请皇上恕罪!”

    他振作一笑,道:“皇后乃我之军师,在我思想困乏之时,及时替我出谋划不又在我表现不佳之时,及时点醒,皇后替我立了大功,又有何罪之有呢?”

    “皇上英明!”她说:“不过我大清最危险的时候已过,现在长毛已经是檀弓之末,我军的威武之师必定以秋风清扫落叶之势,对那些长毛捻军逆贼赶尽杀绝,还我大清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皇上才能尽其全才,安邦治国。”

    皇后的这一滔滔不绝的言论,并没有萧杀掉林峰内心的忧患。他知道此时的大清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并没有皇后所说的那样,大清王朝已经一片太平。

    这个帝国唯一风平浪静的地方,也许只剩下了紫禁城!居住在这里的人宛如囚犯住进监狱,安稳地过着他们对外界一无所知的生活。很多重大事件,大臣们为了掩盖自己的罪状,往往选择了瞒报事态。

    帝国正在积淀着一个更大的漩涡,各处巡抚总督借着剿灭长毛捻军之机,大练兵团,这才是帝国最大的危害,远胜于长毛捻军之害。

    近代之,之所以形成军阀割据状态,致一个庞大帝国四分五裂,不能形成合拳一致对外,实为现世给后世预留的祸害。

    而列强依仗着自己的船坚炮利,对我大清狂轰滥炸,只不过是对自恃为泱泱大国的清王朝来一次不痛不痒的教训,并没有对这一庞大帝国造成伤筋动骨的伤害。虽然林峰对这一段历史不是很清楚,但他在国中所读之物并没有多少忘记。

    国家大事,可能皇后也不是知道的很清楚。大清王朝的祖训,女人不得干政,尤其是像孝贞显皇后,更是无心国事,对政治事务毫无兴趣。

    这可怎么行,林峰想,必须想尽办法来把皇后培养成自己的左膀右臂,不然自己所行之事不便,这就是穿越者所遭遇的困惑。

    他蛮有勇气地把自己的右手搭在皇后的左手上,问道:“皇后!我这次的病,因何而起呢?”

    皇后轻蠕嘴唇,回答道:“据太医说,皇上怒火攻心所致,还望皇上以龙体为重,请不要轻易发怒。”

    “嗯!皇后的话,我已经铭记在心,以后不会再轻易动怒了。”他接着问道:“我为何动怒,而致火急攻心,我好想知道,所因何事!”

    “皇上!你昨晚在批阅奏章的时候,看到有关两广总督叶名琛的奏章,因此.....”

    叶名琛?他不知道此尔何人,由于他历史知识的局限性,不得不停止这个问题的发问,往后一定要把这个人物查个水落石出,因为是这个人把他自己害得穿越到清朝的。他太不情愿来到这里了,所以对其此人恨之入骨,只想刨其皮肤,吃其血肉!

    她雷鸣闪电出来的那一副端庄肃穆的表情,很快地又变回小鸟依人的模样。他对皇后提心吊胆出来的心情,一时无法适应她急性的转变。只觉得皇后是一位严词立己,肃穆端庄的女人,让人不敢轻易冒犯。

    她说:“皇上!上天给你这么大的转变,真竖与家之大兴。黎民百姓们,都将举目期待着皇上把我们的江山带到新的鼎盛。皇上!臣妾有一个不情之愿,还请皇上能够高抬贵手,免除臣妾的罪。”

    她是怎么啦!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冒昧,才触犯出她如此情绪。也不知道她是在伤心,还是另有深意。林峰从细微之处想到,自己必须加给她力量,使她勇敢地跟自己进谏。便说:“皇后是朕的爱妃,旦说无妨,不管如何言论,朕都免朕的女人无罪。皇后乃母仪之身,又有何罪之有呢!”

    皇后突然从他的怀抱里脱身出去,跪倒在地,这意想不到的转变使他心灵忐忑,也不知如何进退。林峰只好恳请了她,说:“爱妃!这是干嘛呢?快快请起!”

    皇后依然无动于衷,固执地跪在地上不肯起来,她饱含眼泪地哀求道:“请皇上以国体为重,如今我大清王朝四面受敌,万万不可浸淫美色,荒废国事。臣妾的大逆不道,冒犯圣上的话,还请皇上恕罪。”

    他还认为是什么事呢!唉!古代女人真是明白不了现在男人的情调,情何以堪呢!他只不过是想给她一点点的浪漫,却被她误会成浸淫美色,误国坏事!以后对这一类调情笑骂,只好谨慎自守了。

    他情绪紧促地走下了床,亲自把自己的女人搀扶起来,说:“皇后!你真的好使朕感动,难为你了,这么为朕的江山如此思前顾后,朕的一世英名还抵不上皇后一时的愈忧民。起来吧!以后千万不要这样,爱妃的跪拜让朕大大地承受不起,会折了朕的福寿。”

    他最后的那一句话,很是明显地调节了他们之间的隔阂与尴尬,皇后会心一笑,说:“皇上!臣妾想把皇上的失忆向大臣们传播出去,让众大臣在宣纸上各自写上自己的简历,以及对皇上的失忆,表达出自己的一份心情,来试探众大臣对此事的反应。

    其次在上朝的时候,皇上再拿出大臣们的简历,一一清点他们的名字,好让皇上初步了解众大臣性格样貌是怎么样。不知臣妾的意见如何,还望皇上对臣妾妄胆的进谏开恩。”

    他听着皇后智慧巧妙的建言,也特别会心地憨厚一笑,道:“爱妃不但冰雪伶俐,而且善谋长略,朕拥有爱妃,乃是朕的福气,国家之福气也!爱妃又有何罪之有呢?朕对此感激不尽!能在朕烦闷忧愁之时,分忧解难宅唯有爱妃,朕的激动之情难言于表。

    朕现在就奏准爱妃的建言,向大臣毛告朕的失忆症状,试探大臣们的反应,以稳固朕大清王朝的吏政。”

    皇后在喜庆之余忽然眉头紧皱,他仿佛又体味到了刚才的那一幕,狂妄自大者被无情地蔑视。于是他赶忙转移话题回到皇后的家乡话题上,问道:“爱妃!你是不是想家了?既然想家了,就告诉朕嘛!”

    林峰的关心,使皇后不由自主地把头侧到一边盈盈滴泪,他想皇后的思乡之情特别严重,让他感同身受。他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这个世界带给他的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他认为自己是一国之君,所承受的压力是凡人体会不到的。

    虽然他现在还没多少体会到,当一个皇帝是多么的不容易。但在他的想象中,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作为当今圣上的自己,忧患意识变得前所未有。也许是因为自己转换身份地位的缘故,所以少了平凡人家那一份安定与宁静,多了几分担当的忧患与哀愁。

    他想在皇后乡情落泪的时刻,给她一个特别的宽慰,便伸手过去轻轻地替她抹泪,安抚说:“爱妃!你是朕的女人,朕一定能满足你的心愿,陪你回家去看看年老的父母亲,让他们看看你的荣归,给他谬上一个没有担忧而幸福快乐的晚年。”

    “不!皇上!”皇后否决道:“你日理万机,国家不可一日无君。”他再次把她揽进怀抱里,反驳说:“现在朕不也是不用上朝,国家不也是照样运转吗?”

    “皇上!不可这样,皇上不能因为儿女私情,而至自己的安危和国家事务于不顾。臣妾是想回娘家看看,就让臣妾一个人回娘家几天好啦!”皇后体谅人心的执着,让他更加下定了决心,来满足她,因为她是他的女人,为自己的女人尽作为丈夫的责任,责无旁贷。他有感而发地坚持己见,说:“!朕一定会陪你回家的。”

    于是他们在他要不要陪着她回娘家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那时他对这个国家的规章制定几近无知,就凭着自己一时的意气来固执己见。皇后在否决和抵制他的决意中深有感动,还紧紧地捞抱着他哭泣了许久,不知道她这是乡愁的哀痛,还是可以其实心愿的喜庆。

    林峰不但对清王朝制度不了解,而且对面前的这个女人知之甚少。据历史记载,孝贞显皇后是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

    她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过良好教育。特别是她成为中宫皇后的五年中间,清王朝遭遇了空前的外患内忧,使她在忧患中成熟,在忧患中增长阅历。在美女如云的皇宫,在多情好色的咸丰皇帝身爆能保持十一年荣宠不衰。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她比咸丰皇帝小六岁,初入宫侍咸丰皇帝潜邸。咸丰二年(1852年)受封贞嫔,五月晋贞贵妃,十月奉旨立为皇后,时年十六岁。她的升迁职位堪比火箭升天,真让人刮目相看。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