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两仪宝鉴

第一百零五章 聚宝盆 文 / 缺少按键

    朱元璋的陪葬品,这点很值得怀疑,朱元璋当时为了迷惑其他人,朱元璋死后,在遗体向地宫运送的过程中,就搞起了“迷魂阵”,在当时都城的十三个城门同时出殡,规格形式完全相同,这在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中就有记载,说是那天“而发引,各门下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当然是朱元璋的一个伎俩,为的就是不让人知道自己究竟是葬在哪里,有人会说,不就是在他修建的那个孝陵里面吗?这难道还会有假?朱元璋出殡不久,南/京坊间就流传出他并没有葬在孝陵里面,这里只是他的一个衣冠冢,他实际是葬在朝天宫三清殿下,后人对这种说法一直持肯定态度,在清代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全祖望的《从朝天宫谒孝陵》中,他也明确指出朱元璋就是葬在朝天宫的。

    考证归考证,朱元璋下葬的地点一直没有确定,就姑且算是在朝天宫吧,可朝天宫是现在里面有博物馆,并且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景区,想在这里盗墓,这简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大家都对这铁盆不感兴趣,让狗三换下一件,这铁盆谁要啊!

    “大家别急啊,这里面我查到一些有兴趣的故事,如果大家听完了,还没兴趣的话,那我就换下一件!”

    狗三也有些吐槽,这铁盆是不是朱元璋的陪葬品,他不清楚,不过还真的就是朝天宫里挖到的,不过不是在墓葬里,而是在朝天宫的地下,提供这铁盆的那说,是清同治时期在朝天宫改建时挖到的,明朝时期碟盆,而且是被挖出来的,在皇帝陵墓附近挖到的明朝时期碟盆,不是陪葬品,那是什么?

    也许是其他朝代埋的?明朝时期根本就没人敢,过了明朝埋,有病啊,一个铁盆谁会用几百年啊。

    “咳咳!”

    狗三打断了大家的议论声,开口说道:“这东西是明朝的,而且提供这铁盆的人祖上是当时改建的工匠之一,在朝天宫底下挖的,这点没错,为此我做了一个假设,我想大家都听说过沈万三这个人吧?”

    听到沈万三后,大家都静了下来,沈万三是个传奇人物,富可敌国,有关他的传说有很多,最出名的就守于聚宝盆的传说。

    明朝洪武年间,沈家村有个财主沈万三,家有土地九顷,雇用长短工十多人,有一年逢大旱,草木将要旱死,这时沈万三家中的割草佣人,每天都割一捆油绿鲜嫩的草,日子长了,沈万三感到很奇怪,就问割草人:“天这么旱,怎么割来这么多好青草”。

    当时,他没把割草的地方如实告诉东家,沈万三一连几天,跟随割草人后爆偷看着,见他每天都在沈/家村北一华里处的沈/家桥底睡觉,睡到中午无人时,才去村北牛蛋山上去割草,一天,沈万三强令割草人领他去割草的地方,一看岭上有一片圆形的草地上长着绿油油的草,于是就让割草人割,割后随即又出来了,割得快,长得快,沈万三感到很奇怪,左思右想明白了,此山西南靠凤/凰山,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第二天带着两人到那里挖出了一个铁盆。

    关于翡翠的鉴定,刘易也算的上行家,单从外观色泽方面来看,这戒指绝对是好东西。

    刘易接过后,在手里把玩了一下,手感很好,有温度,也有湿度,戒面触碰手的地方手感很好。

    几个鉴定师鉴定完后,对老板点了点头,这个玻璃种戒面,应该价值七八百万。

    刘易在黑市习惯性的透视了一眼,看完后瞳孔一缩,然后退到一边了,现在做假能做到许多鉴定大师都看不出来的地步,还真是高手,就连常总这样的大收藏家都走眼了,他们都认为是真的。

    刘易看出来了,自然不会插口,如果他人认为是真的,自己开口说是假的,这不但与那些鉴定师结仇,更重要的是,在黑市里,没事最好不要乱讲话,你买好了,就是拣到了,买差了,就走眼,乱讲话得罪人,而且说不定会得罪狗三,狗三手头里可是有武器的,自己的身体能挡住普通的砍刀,可肯定挡不住子弹,乱说话的后果很严重。

    黑市有黑市的规矩,那就是不论你看好还是看坏,都不要议论,自己知道就成,乱议论算什么?破坏人家的生意?

    常总对这戒指好像志在必得,刘易有些气闷,有些话他也不好提醒,只是给了常总一个眼色,常总看到刘易的眼色后,再次上前看了看,真的,再次看向刘易的时候,常总有些微笑,刘易还很年轻,看走眼了也很正常。

    等常总买下后,刘易有些叹息的拍了拍常总的胳膊:“常总,回去后找块加强玻璃碰一下吧!”

    刘易的意思很明显,翡翠属于硬玉,玻璃种的硬度在八以上,特种加强玻璃硬度在六以上七以下,如果碰玻璃,翡翠没伤的话,那么这翡翠就是真的玻璃种,如果有伤的话,或者和玻璃一起碎了,那就是造假的。

    “等下回去的时候,我会碰的!”

    常总的心也是突突的,如果是假的,他刚才的五百多万就打水漂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