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两仪宝鉴

第九十二章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 文 / 缺少按键

    ps:感谢心醉为谁童鞋的打赏。

    “我说你们三个卖什么关子,要说就说,或者说你们打算在这个上面做文章?”

    李长征老爷子不舒服了,毕竟他也算是裁判之一,有什么关子还需要瞒着他?

    “不是想瞒着你,不过,那件东西确实不能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上下一件藏品吧!”

    第二件藏品是一卷经文,旧制木盒封装。

    这卷经文保存的相当完好,开头是吴越皇妃塔藏经,这开篇的后面有题跋和铃印。

    经卷慢慢的展开,刘易目光随着展开的手而动,经卷展开到哪里,刘易的目光就跟随到哪里。

    “好,光是铃印就有数十个,光鼐、玉台家世、简吟榭、袁恩永印、蠲戏老人、寿、太夷等,这个东西不用看了,绝对是真的,如果是假的话,也没这么多人的铃印。”

    许老饶有兴趣的问道:“如果有铃印是真的话,那么你找一本书来,我们几个老给加上铃印和鉴藏印是不是就是真的了?”

    刘老师脸一红,他习惯鉴定了,每天不知道要鉴定多少物件,这东西凭借第一眼,就差不多知道这是真的了。

    “如果你老肯加铃印、鉴藏印,就算是假的,我们也当真的买!”

    有人开玩笑了,却不想许老脸色一肃:“话不是这么说的,有些书画之类的,就算是我们也不一定百分百确定,有的时候,小孩子玩闹,用我们这些老的鉴藏印和铃印乱盖,这类的东西,我有很多,如果你全当真了,估计你倾家荡产也买不起!”

    孙老点了点头,有些凝重:“所以,这算是一个借鉴,有些东西,并不是有名人的鉴藏印和铃印就能确定是真品的,有些赝品或者仿品,比较精美,也有可能盖上鉴藏印,我就收藏不少精美的仿品,上面也有我的铃印和鉴藏印。”

    “这是我在一堆经卷中挑选出来的,那个藏友对经卷好像不太在意。”

    拣漏的大体经过是这样子的,也难怪这个收藏家得意。

    “这样的漏子确实值得开心啊!”

    萧武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交流会,各种羡慕嫉妒恨,能在这里拿出的藏品,基本上都是拣漏的,而且是这一年拣漏的,往年的东西不算,要是每年的交流会都是以前交流过的,那也没意义了。

    私底下大家都在嗡嗡抵论,有的头昂的高高的,很是高傲的,那肯定是他的藏品比这卷经文要好不少,而有的在皱眉头,那就是他认为自己不错的藏品,在这里不算什么,大部分人的目光,看了一眼刘易后,仿佛重新找回了自信,刘易的那件影灯,恐怕是在这次交流斗宝中要垫底了,至少他们不会那么难堪。

    第三件藏品,是一个瓷盘,青花游鱼海藻纹折沿盘。

    这个盘子一出,大家都是一愣神,元青花啊,这玩意存世量很少,价格昂贵,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价格很是不菲,至少要几千万的价格。

    在这里有个收藏家非常得意,那就是那位常总,这个青花瓷盘,他在今年花不少钱买的,不过和这瓷盘的真正价值比起来,花费的那点不算什么。

    虽然这里不少收藏大家,但是,元青花还真没多少人有,大的收藏家不一定是非常富有的,而非常富有的也很难成为大收藏家。

    刘易挤上来,认真审视瓷盘,他这是第一次接触这么高档的瓷器,元青花可以说是瓷器类的价格之王,最贵的要数元青花九龙纹大缸,价格比萧何月下追韩信高太多了。

    这个瓷盘比较大,风格也属于伊/斯兰风格,当时生产的,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是为了适应伊/斯兰国家广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饭的习惯而特别生产的大型饮食器皿。

    而元时生产的小型器皿如小罐、小瓶、小壶则多销往菲/律宾,根据考古资料可知,许多小件元青花瓷都是当年为满足东南亚人陪葬需要而制作的外销商品(估计东南亚的元青花有不少)。

    除了外销,元青花生产者对内为了符合元代社会生活习俗还生产了中小型瓶、炉、笔山、高足碗、连座器等,大体可综合为五大类。

    PS:不好意思啊,这章被审核了,上面多出来的那些符号,大家无视就是了,很郁闷。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