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道之权倾.

44、他乡遇故知 文 / 尘昏白扇

    经常在路边拦车蹭坐的方明,这次不敢怠慢了老者一行,非常规矩地到乡镇客车停靠点,买了十来张坐票,等着班次,把老者和学生们请上了车。

    他当然要跟老者坐在一起。

    “小同志,看来你对古建筑很熟悉啊,是家学?”老者浓浓的学者气息,非常和蔼地问。

    “说来怕老先生笑话,我只是自己瞎琢磨,没有师承。不过很想请问老先生,你们是北方的学校?”方明谦虚地问。

    “嗯。”老者点头微笑。

    “国家很多古建筑、考古和历史方面旦斗、权威级人物,只是没福气当面请教。不知道老先生贵姓?”方明有些怅然而神往地表白,博得了老者的好感。

    方明最近因为韩王庙的事,已经尽最大的努力把现在名气最大的一批老教授和学者记了不少。现在,他非常希望老者就是其中一位,再不济,哪怕二流也行啊,只要能得到肯定,自己就算差不多成功了。

    一谈起学术地位,再淡定的老者也有些矜持起来,生怕自己入不了面前这位小后生的名人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着问:“哦?你都知道哪几个?”

    方明沉吟一下,说:“清华的吴松龄老先生、淡时节老先生、徐远宁女士、北大的周尚坤先生、华岳亭先生,还有复旦的······”他一口气说了十几二十个人名,并尽量拉长,希望把这老头也录入在内。

    老者听了,很畅快地哈哈大笑起来。他前后坐着的学生们也跟着笑了,有一个故意打趣方明:“小方,知道这位老先生是谁么?”

    方明心中惊喜,眼前老者肯定在自己的名单之列了,却偏偏故作茫然地说:“啊?不知道啊,是——?”

    “我就是吴松龄。”对他微微点头。

    “靠,中大奖了!知道在里面,没想到居然是第一个!”方明真吓了一跳,要不是客车颠簸,他真想站起来恭敬行礼。这激动啊!声音都有些发抖:“您真是吴老先生?”

    “如假包换!”想到自己声明远及,连个穷乡僻壤的小年轻都敬仰得很,吴松龄也忍不住幽默一把。

    “真是、真是!”方明真不知说什么好,一把握住吴松龄双手,抖得厉害。

    二十来公里转瞬就到,方明赶紧带着吴松龄师生下车,很殷勤地走在前面带路,沿途介绍风光,吸引得吴松龄颔首叹息:“山清水秀,地灵人杰,这个地方能有宋代的建筑,看来也属应该啊!小方,你是家住这里呢,还是热心带我们专门来一趟?”

    朱颜捏着书撑了个大大的懒腰,却让人感觉不到一点点粗鲁,反而多了几分娇憨和调皮:“唉,在BJ闷都闷死了,特意出来支教,散散心喽!走走赚我带你们上去。支书,你从哪儿把我吴伯伯捡来的?”她一面挽着吴松龄的胳膊,扯着老头就赚一面回头问方明。

    “什么捡不捡的,这丫头,没大没小!”吴松龄笑骂一句,透着亲热慈祥,朱颜俏皮地吐了吐舌头。

    方明更加惊喜,这闺女人缘真广,山里都能遇到熟人,而且是学界权威,了不起!他微微笑道:“乡里开会,正好听到吴老们在讨论古建筑,就不嫌鄙薄,请吴老来看看咱们的韩王庙。”

    “有眼光!”朱颜一伸大拇指夸了方明一句,就越俎代庖当先领着吴松龄朝前走去。吴松龄的学生们不认识朱颜,但都没差别的都对这个小女孩产生很浓厚的好感,便笑着跟上,一路听她和老师叽叽呱呱地讲话。

    她在前面走着,忽然低下声音在吴松龄耳朵边嘀嘀咕咕一阵,吴老停下脚步看了看她,又看看身后不远的方明,会意地点头笑笑。

    来到山上,一见实物,吴松龄和学生名然非常激动,取相机拍照的,展开画板速写的,还有跟着吴松龄围着韩王庙团团转,到处抚摸观察的。朱颜就和方明笑嘻嘻地站在旁爆静静等着不敢打扰。

    吴松龄一直不停地说着“好、好、好,”等走到后院楼阁看到墙上露出的壁画,更加欣喜,亲自带上白手套,一手接灰,一手用寸许小铲轻轻刮落墙上石灰,只见壁画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吴松龄更加激动:“可以肯定是宋金以后无疑了,你们来看看这壁画。”

    学生们围拢去,兴奋地指指点点议论着。方明在旁边隐隐听到“因该是真的,正中这幅图就是证据,这是宋太祖黄袍加身的图案······”又听见“嗯嗯,最后这幅图应该是度宗赵禥吧?那应该大概是1264—1274之间······”

    一群人照了许多相,画了许多画,又讨论半天,直到夕阳西下才缓缓下山。转过山口,来到刚才经过的那一大块平地,有几个好学的学生就奇怪:“老师,这个平台好像跟韩王庙也是连成一体的,为什么要在这里修一个平台?”

    吴松龄听了,笑道:“你们大家先想想。”等学生们在想的时候,他已经看见方明眼里好像闪着光芒,心中一动:“小方同志,你觉得是什么缘故?”

    其实这个还真没资料可查,《筑州志》上也没有相关记载。但方明隐隐想到一点线索,听吴松龄考较自己,也就大大方方说道:“晚辈姑妄言之,吴老别笑话。”

    “你说你说。你们大家都听听,看看有没有启发。”吴松龄招呼学生们。

    “这个平台很阔大,而且从这里往上看,其实正是在韩王庙正门的脚下。晚辈猜,估计是韩家后人纪念韩世忠,专门突出他作为南宋初期大军统帅的地位修建。应该是有点兵台的意思。这个地方,按风水学来看,居高临下,可以俯瞰韩王山脚,视野开阔,颇具气势,在这里建一个点兵台纪念先祖,不足为奇罢?”

    说归说,他毕竟没有十分把握。

    但吴松龄听了,大笑夸奖:“灵气十足,灵气十足啊小方同志!不错,应该就是你说的这个意图!”

    吴松龄带来的学生们一下午都在听老师不住地夸奖方明,先前还有几分不在意的,现在尽都刮目相看!

    形势危急啊,上周好不容易冲上去,又掉了!各位有没有票票?帮帮忙好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