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宋洁百无聊赖之下开始摆弄她的豆芽,发誓一定要将绿豆发芽成功。
可赵娟却不这么想,她认为这完全是浪费粮食。都过了好几天,她本以为女儿把这件事早给忘了,没想到她还垫记着,可见孩子太聪明也很令人头痛。
“妮妮,绿豆熬水喝也很好喝,再加一点糖,好不好?”赵娟开始淳淳善诱。
以为自己是三岁小孩吗,宋洁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不好,就要生豆芽,老爷爷说豆芽很好吃,妮妮想吃。”
赵娟都快将那个老头恨死了,说瞎话怎么能让小孩子听见呢?真是太不负责任了!脑海中出现一个抗着大锤的小人,将一个迷你老头“叮叮叮”像砸萝卜般砸到了地里。
她转过头与女儿两人目光对视,视线火花四溅,电闪雷鸣。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过去了,最后赵娟败下阵来,肩膀一垮,无奈的对鼓着腮帮子瞪着滴溜溜大眼的小包子说道:“好吧,服了你了。可以生豆芽,但是只准用一半绿豆。如果不成功,你以后都不准再提生豆芽的鬼话了,行不行?”
对战终于获得胜利,宋洁一蹦三尺脯拍着手叫道:“好耶,好耶,生豆芽喽,生豆芽喽!”
看见女儿那么开心,赵娟也高兴的笑了。既然女儿要玩,浪费一斤绿豆又何妨,又不是出去闯祸,随她高兴吧,好久没有看见她这么高兴了。
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随便糊弄可不行。
说干就要尽快行动起来,听着女儿口述别人的话,母女两人从口袋里倒出一半的绿豆大约一斤左右。将绿豆仔细的筛选了一遍,一些干瘪的通通都要捡出来,以免影响生芽律。
捡好绿豆,赵娟倒出一些温水将绿豆洗了一遍,直到洗干净为止。篦出水,将豆芽就留在那个盆中。
于是李婶跟赵娟商量着看能不能两家合伙,赵娟心中其实是有些忐忑的,毕竟是头一回做生意,心里也没底。
现在李婶要求一起做,她心里就平缓了许多。倒并不是想着都做不成大家一起赔,而是人总是这样,做什么总想有个人陪着一起,这样心里就有谱的多。
两人就商议好了,也别耽误时间,下午就去县里进一批绿豆,顺便考察考察菜市卖菜的情况。今天已经是十七了,紧赶慢赶也只能卖两批罢了。
下午两人就去县里买了一批绿豆,而且买了不少。她们也去菜市看了看,竟没有卖豆芽的,也就是说她们是独一份。毕竟是靠天吃饭的时候,此时的农民还没有那么多想头,卖的大多只有白菜萝卜罢了。
看到这种情况,赵娟和李婶商议又多买了一些绿豆。毕竟将近年关,谁家还不办些年货呢,亲戚来时也有面子嘛。
李婶一咬牙,也决定搏一搏。最然她没有什么文化,但也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拼了!
冬天日头短,两人回到家中时,天已经微黑了。赶忙做好了饭,两人趁着煤油灯的光把绿豆筛检了一遍。看到大人这么忙活,宋洁也放下了心,看来今年能过个好年了。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就把绿豆洗了一遍装在了盆里,就放在宋洁现在住的卧室对面的房间。
农村的房子大多都是如此,两间卧室门对门,卧室旁边各立一个锅台,做饭烧炕两不误。
现在把绿豆放在对门屋里,就得把炕烧起来。两人忙活了一个早晨,终于忙完了,剩下的每天浇水,保持温度就是了,做起来并不困难。
绿豆发了有三天,赵娟合李婶又发了一批豆芽放在李婶她们房里。这一次发的只有上一次的一半罢了。
如果卖得好了,这一些暂时还能续上。卖得不好,也不会亏得太多。毕竟是第一次做生意,都有一些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