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五连发卡弯 文 / 无财无能言财
里海海运发达,在斯大林时代的1928年起,出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外汇筹备需要,斯大林展开过为期五年的血腥原始搜刮。这种搜刮不仅局限于乌克兰,在其他自然资源丰富的少数敏族地方诸如哈萨克草原和外高加索也同样如此。乌克兰的煤炭,哈萨克的木材和牲畜,巴库的石油,一度撑起了苏联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外汇积累,从那时候起,为了便于哈萨克和巴库的资源出口,苏联人就在这两个加盟国的里海沿岸修筑了多座港口和船厂,比如最著名的哈萨克斯坦的阿尔柯克港在30年代就拥有4座万吨级的码头,从那里满载木材的船只可以一直从伏尔加河溯流而上到达斯大林格勒,然后用火车短途转运到顿河中下游内河港口,在那里重新装船后由顿河驶入黑海,发往世界各地。
除了北侧的苏联一爆南部伊朗地区的里海沿岸海运同样发达,恩泽利港及其附近的拉什特就是承担历史上伊朗和苏联贸易的主要承载体——毕竟伊朗和苏联虽然有漫长的陆地边境,但是所有的路上通道全部被山区覆盖,这种陆路边境往来不易的地理特点,促成了里海航运的共同繁荣。
此刻,在恩泽利港、拉什特和其他伊朗里海沿岸地区,德国人挥舞着大把的马克四处征收伊朗人的船舶,无论是木壳的机帆船还是一战前就已经开始使用的老船,统统按照每吨100马克的价格租用,如果被击沉的话还有翻倍赔偿。7月4日晚上第一波出击的船队主要是德国人在恩泽利经营六七年才拉起来的底子,之所以没有大量动用伊朗民船怕的就是人多眼杂泄露行踪,但是既然已经全面开搞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除了征用伊朗人的船之外,还有几条苏联人用来迷惑对手的货轮也被德国人扣押下来——当然这种事情也算不得什么,因为在里海北岸的苏联港口里,苏联人也在干着同样的事情,把所有的伊朗货船统统扣押。反正到了这一刻,谁可以掌握更多的里海水路运能,谁就能掌握这场战役的先机。
“还有几个小时到达切利肯和奥格加丹?”担任首批登陆部队指挥官的是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的长官约瑟夫。迪特里希中将,站在一艘1938B级驱逐舰的舰桥里,他不无忧虑地用望远镜四处观望,唯恐不该出现的苏联飞机突然出现在空中。
“还有大概4个小时——如果在奥格加丹抢滩的话,也许只要3个小时。”这艘驱逐舰的舰长、海军少校恩里克。卡恩少校用圆规比划着海图回答道,他的船曾经在和平年代伪装成商船在这条航线上开了多次了,对航行的节奏把握地还是很稳的,“其实也不必担心,我们这两艘驱逐舰上都安装有对空对海雷达,已经在切利肯布置起防御的第5伞兵师也在港区建立了对空观测哨,加上预警飞艇的部署,一旦有苏联飞机的敌情我们头顶的护航战斗机很快就会出击的。天亮后我们已经击落两拨四架苏联侦察机了,都是靠预警雷达在100海里外发现、70海里外拦截成功的,苏联人应该还没发现我们。”
“不能指望空军——这些战斗机虽然作战半径覆盖这200海里的距离毫无压力,但是他们的滞空时间很成问题,就算以每小时300公里的省油经济航速巡航,它们在我们头顶上的滞空时间也不超过1小时,随后就要返航加油,在后面4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的飞机只能发挥出三分之一的作战架次实力,而苏联人只要一旦发现我们,就可以一次性投入所有飞机孤注一掷发动一波流的进攻。而且苏军毕竟占据了里海东西三面湖岸,即使北岸部署的机群过远无法覆盖到这里,只能动用东西两岸基地的战机的话,也比我们紧急部署到伊朗北部的飞机要多得多。”
根据帝国军事情报部门的评估,战争打到这一阶段,苏联人在整个哈萨克斯坦及中亚地区仍然保持了1500架左右规模的作战飞机,在乌拉尔战区也有不少于这个数量的部署,至于高加索地区的巴库,更是苏联空军防御的重中之重。德国空军虽然在整个战争的全局上占据优势,可是具体到某一个战役时,决定空军战力的主要因素和瓶颈也许就是可部署的前沿机场容纳/出击数量而不是绝对飞机数量了——就算你飞机再多,但是前沿机场的战备吞吐能力和覆盖半径不足,那也只能是白搭。所以出击之前,档卫军诸将几乎没有人会认为在这次行动中德国人能占据空中优势,他们更倾向于把这次行动定义为维勒安部长的一次冒险和偷袭。
“放心吧,苏联人能把哈萨克和土库曼境内的空中力量用好就不错了,巴库方向的空军力量,他们现在还顾不上派到这里来,等他们侦察到我们也已经来不及了。”
“苏联人指望不上巴库方向的空军?这是什么意思?”
……
两个小时前,巴库近海。
在靠近海岸20海里的洋面上,两条航速只有18节的“的里雅斯特级”战列舰经过半夜的航行,从恩泽利北部的秘密基地到达了巴库外海。这两艘船是维勒安在伊朗境内最大的秘密工程,一共靠维勒安。蒙斯克部长自掏腰包5000万美元才确保了工程的秘密性和及时完工——因为没有动用一毛钱的德国预算,也没有计入“Z计划”内,这里的所有物资都不用经过财务上的审核。从1937年开始经营恩泽利、在恩泽利北部的群岛上建立秘密海军船厂起,到1941年战舰下水,这里的大批建设物资都是以诸如“乌尔米耶湖水库建设物资”的名义偷运进来的——比如这两艘“的里雅斯特”战列舰厚度超过300mm的主装甲带水平装甲,就是一乌尔米耶湖“水库闸门”的名头运过来的,这一偷天换日的工程,今天终于到了发挥它价值的那一刻了。(注:如果不是有那么多喜欢跳看的人,我就不用凑这个字数了,在此再次重申,这本是架空推演文,不是历史抄书文。在此只能是对不跳看的忠实书友抱歉了,下次不会再废话凑字。如果还没看懂来龙去脉的请回去读第二卷三十六到三十九章,以色列建果到土耳其、伊朗布局部分章节,谢谢。)
最开始二十分钟的空战里,苏联轰炸机连一个投弹的机会都没有抓到就被全部揍下海了——毕竟每个机场起飞的战机都是以机场为单位凑齐三五十架就直接赶往了战场,仓促之下都没有时间协调各个机场的战机拧成一股大编队协同进攻,白白损失了上百架战斗机和轰炸机。而这一欲速则不达的部署让苏联人对德国舰队的效率打击再次被拖延,巴库城又白白挨了几千发炮弹,直到德国人的战列舰几乎打光了库存弹药后才收手返航。
……
“既然敌人和我们相比,拥有空军部署上的优势,那么扭转这种优势最快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敌人把他们的空军在我们预选的时间、预选的环境下派往我们预选的主场进行一场决战——这一招我们在‘罗恩伯爵号’战列舰炮击伦敦的打脸行动中就用过一次了,那一次我们依靠主场的‘千机大空战’歼灭英国空军精锐无数,避免了在英伦本土上空的客场消耗战,这一招今天我还要用一遍,诱饵就是‘的里雅斯特级’战列舰和巴库油田。”
在维勒安向中东战区全体将领说出自己的终极设想后,一帮对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不甚明了的档卫军陆军将领们顿时瞠目结舌。
“阿尔托莉雅,后面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前的空战计划执行情况。”
“是的,长官。”阿尔托莉雅展开一幅的中东地图,用教鞭在上面介绍着空军单位作战计划的执行情况。
“凌晨4时,我们位于伊朗大不里士和伊拉克摩苏尔、苏莱曼尼亚的空军基地出击了总数达到400架左右的Ta-152/FW-190A战斗机,其中12个飞行中队288架负责掩护炮击舰队和争夺巴库外围地区的制空权,打击主动出击的苏联空军。另外4个飞行中队96架负责为迪特里希将军的渡航船队提供护航。
5点半,150架Fw-Ta400战略轰炸机从叙利亚的阿勒颇基地出发,不携带护航战斗机以8000米以上高度飞越土耳其凌空,从土耳其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边境苏联境内,预计越境时间在8点之前,此时我美计苏军高加索方面军所有的空军力量都应该已经被我们在巴库的战斗机群歼灭了相当一部分,即使有剩余兵力也会被巴库方向的诱饵舰队吸引尽数出击,因此一旦我们从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方向越境,苏联人的战斗机部队将处于断档期无法及时拦截,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对苏联人部署在南北高加索地区的大部分空军机场进行精确的白昼轰炸,一举瘫痪苏联人在这一方向的空军部署能力。”
“那……结果呢?战果如何?”
“根据最新的汇报,截止到9时整,我空军在巴库外海上空总计击落苏联I16/La3/MIG战斗机227架,击落SB-2轰炸机和Tu-2轰炸机195架,自身仅损失Ta-152战斗机14架、FW-190A战斗机8架——其中还有6架是被苏联人的驱逐舰和护卫舰的防空火力击落的。
战舰方面,‘的里亚斯特号’和‘扎达尔’号分别被苏联人的轰炸机和驱逐舰击中4发鱼雷和30余枚500KG以上航空炸弹。可惜这些炸弹本来就不是为这个牺牲了航速和续航力、适航性碟乌龟准备的,除了炸毁了战舰全部上层建筑和火力系统外,水平主装以下部分基本上没有受损,以柴油机构成的动力系统也比汽轮机皮实耐,没有发生因为爆破震动而损坏的情况,仍然可以以8~12节的航速返回恩泽利港。
最后,我们的FW-Ta400战略轰炸机群在几乎没有受到拦截的情况下从高加索山区突防,成功轰炸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西部的苏军9处空军大型机场,于地面摧毁敌机75架,并削减了苏联空军超过一千架的前沿战备部署能力。”
德军诸将听闻如此惊人的战绩,再次以一地的单片眼镜和假牙回报了维勒安的惊人安排。而随着苏联空军主力被牢牢牵制在巴库近海地区痛扁,迪特里希中将的“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和其他登陆船队也有惊无险地靠近了土库曼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