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芬兰人的逆袭企图 文 / 无财无能言财
“我这是……死了么。”西蒙海耶在青霉素针剂的帮助下,终于抑制住了面部伤口的感染,在几天后重新醒来。只有满满缠着绷带的头部和已经形如无肉骷髅的左脸昭示着他受到的重创。
“去你的,你要是死了我们是什么。”伦格上尉在听护士报告西蒙海耶醒来之后,第一时间赶到营地里那座伤员救护的里,检视着属下的伤势,“你现在不许说话,会牵动伤口的,没打烂你的舌头算你命大了。”
伦格上校拉过一张椅子坐在伤兵的侧面,“海耶,你好好养伤,这段时间我们就有新任务了,不要急。我们有的是机会收拾那些苏联人。”
伦格上尉一边说,一边掀开的窗帘,让西蒙海耶可以看到外面基地院子里的情形。
那片平时用来堆放补给的院子现在被平整出来,停放着十几辆有着黑炮口的奇怪战车,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型号,看上去比芬兰军方原来从法国人那里买来的维克斯轻战车要强大得多。
“3号‘追猎者’歼击战车,75mm口径火炮,大倾角装甲防护,低矮隐蔽造型;3号‘旋风’防空战车,4联装M15G厄利空机炮火力,公路极速70公里。虽然目前都还不允许我们的士兵碰,只能由德国志愿者开,但是毕竟我们也有反制苏联人装甲力量的武器了。”
伦格上校算是典型的报喜不报忧——或者说是为了让伤病员们保持一下好心情,所以他没有把德国人的援助的苛刻使用条件说出来。
根据那个德国顾问科宁斯上校的要求,参战的德国战车全部换成了芬兰装甲兵的涂装,而且只许在歼灭伏击战中才可以动用,如果是骚扰性的游击,则绝对不能动用德国战车。
伦格上尉一开始对这一点要求很不理解,但是库里森团长很快就私下里为他解释了疑惑——只要德国人的战车出现,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它们必须有把那支被他们伏击的那支苏联军队全歼的把握,绝对不能留活口让苏联人逃跑以泄露德国人参战的事实,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话,这些偷袭作战应当尽可能缴获苏联人的新式坦克残骸以供德国人拿回去研究……
虽然鬼鬼祟祟,但是这也是很合理的,芬兰人没有可能拒绝,也不敢拒绝。他们能够做的,就是强化侦查,创造全歼敌军的机会。
机会,很快就到来了。毕竟拥有T-34的苏联行军队伍往往会更加有恃无恐一些,为德国人制造了一些歼敌的机会。
“在你昏迷的这一周多的时间里。我们团打了三次偷袭歼灭战。击毙了超过两千名苏联士兵,还帮德国人缴获了两辆相对完好的苏联坦克。苏联人向赫尔辛基方向进攻的队伍后勤路线已经岌岌可危了,一旦大雪彻底封锁峡谷,苏联人很有可能不得不从赫尔辛基方向退兵。等你好起来了,我们再追着他们的屁股狠狠地踹他们。”
安慰了一番西蒙海耶,并劝诫他好好休息养伤之后,伦格上尉离开病号出去巡视一番,刚刚走到外面的停车场,他就看到一群穿着芬兰军队军服的德国坦克兵正在勤奋的检修他们的战车,并且一丝不苟地详实记录着测试报告。
“嘿,科宁斯上校,你们的战车还真是让人羡慕啊。”
“哦,这不是伦格么,没什么,这可不是‘我们’的战车,我只是狙击侦查部队小组的。装甲兵分队有他们自己的指挥体系,我虽然军衔脯也受不了他们的。”
“崔可夫中将的一个军,4万5千人。”副管立刻翻开军情报告,翔实地汇报了苏军的部署,“元帅,我们真的要按照德国顾问的建议冒险进攻科特卡港么?我们的长处是机动防御,绝对不圣坚啊,而且我们的兵力现在已经非常紧张了,总可用兵力已经不超过12万人,如果再抽出相当于全国可用兵力的两成去发动一次进攻的话……这实在是太疯狂了。”
“不是按照德国顾问的建议!我们难道没有大脑吗!我们难道不会思考吗!”曼纳海姆元帅的眼中,射出了一股摄人心魄的坚决,“记住,我们只是在做符合芬兰利益的事情,为了国家的利益,再大的牺牲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们绝对不是德国人的附庸,对于德国人的无条件援助,我们会很感激,但是那绝对不能成为一种国家利益之间的交易。”
“好吧,如果元帅阁下您决定了,我们自然会去无条件执行的。”
芬兰人的侧翼部队,开始快速的行动起来——德国人的装甲志愿兵是不会在大规模作战中协助芬兰人的,因为大规模作战无法确保全歼敌军,一旦发生那种可怕的情况,就会导致斯大林对希特勒产生警觉。
不过,一些无伤大雅的装备援助还是可以给的,至于这些杯水车薪的东西究竟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
苏联人不是没有防备芬兰人从山区道路进兵偷袭他们狭长的沿海补给线和补给基地,要不然的话,伏罗希洛夫也不会把崔可夫中将的一个军专门放在科特卡港驻防了。不过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布置已经足够了,分出更多的兵力的话,会削弱赫尔辛基方向上的进攻兵力。
芬兰,号称千湖之国,这里的地貌,是第四纪冰川期内被冰川切割最多的那一类,到处都充斥着丘陵和沼泽湖泊,行军补给都是非常艰难的。
芬兰人布置在北部沼泽、地带的部队最重型的武器就只有迫击炮了,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即使是适应雪原作战的芬兰人,也是不可能靠雪橇在大雪封山之后运输重型攻城火炮的。所以说,就算芬兰人野战游击无敌,他们也不可能对付得了在科特卡港据城而守的崔可夫中将所部人马。
“崔可夫将军,前线攻城部队要求今天尽快再运输一批B-4攻城重炮的炮弹上去,他氓打赫尔辛基的部队补给又吃紧了。”
听到电报员送来的军令,在躺椅上假寐的崔可夫将军一把掐灭了自己从科特卡港一家芬兰外贸公司老板家里抄来的雪茄烟,心中暗自骂骂咧咧:那帮蠢货,吃货!都打出去五万发重炮炮弹了,都没突破赫尔辛基郊区防稀本来还想着战役结束后多报一点损耗多吃一点差价,这下又被那些吃货浪费了!
他只好揉了一下惺忪的睡眼,拨通了一个内线电话。
“狄米奇!你去仓库拉一万七千发炮弹,明天一早就出发,记得分开几张单据给前方的各个炮兵单位分开送去,服务到家一点,不要一次割,然后记得弄好阴阳单据消掉两万发的账目。”
“好咧,将军,我办事,你放心。”那个军需官摆出一副‘你懂的’的眼神下去办事了,几下干净利落的处理之后,又在每张单据的签收回执夹了几包烟,三千发苏军炮弹就从账面上消失了。
半小时后,200多辆苏军卡车在十几辆轻型坦克和3辆T-34坦克的护卫下,向着六十公里外的苏军前哨攻城阵地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