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第五十七章 苏联之行(中) 文 / 无财无能言财

    对付独裁宅有时候比搞定一个民主国家要容易得多。因为你往往只需要搞定一个人就可以了,剩下的,那个独裁者自己会帮你解决。而且一旦一个国家自上而下的单行性行政体系建设得越来越完备。人们的决策惯性越来越大的时候,就算你弄了些走弯路的花活儿,的人也不会怀疑。

    后世曾经有人戏说过:在印度不会有腐败,但是他们也干不成任何事情,因为任何项目都没有一个行政主官可以一言堂拍板,你给了钱也办不成事。所以他们只能搞搞软件业。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很烂。有时候,集权可以带来效率;但是要看这种效率掌握在谁手中。

    维勒安之前对社会主义这种存在不是很了解,只考虑了他无产阶级的一面,但是到了苏联之后,亲眼见识了苏联人的单一制力度,他就果断抛弃了之前小打小闹的想法。决定先扮演一把史达林同志的好基友。要干大事,就不能舍不得行贿的支出。

    “那个名字是怎么说来着的?”

    “好像是叫做‘苏联人民的好朋友’或者‘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第聂伯水电站的美国总工程师福克斯。罗格前一段时间就被《真理报》冠以了这个称号。”诺娃用调侃的语气回答道。

    “听起来不错,我喜欢。”

    …………

    “你觉得,史达林目前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

    “那还用说?钢铁,稀有金属,橡胶,机械设备。他几乎什么都想要,如果我们可以赊给他们的话。”

    “不不不,这些美国人已经做得够多了,但是如果我们再用长期贷款来处理的话,显不出我们的好处。你应该想一下,美国人和欧洲人给苏联的贷款是希望他们将来如何偿还的。”

    “从远期来看,欧洲人自然是希望用苏联的矿产资源做抵押,毕竟英国和法国本土自然资源并不多,和德国一样,他们的产业结构都是和苏联重合的。美国人应该也有这种想法,但是没那么强烈。”

    “现在苏联人的工业化还没有建成,他们自然是可以大量贱卖自然资源的,但是长久来说,他们不希望这种模式持续下去,因为他们自己的工业将来也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将来苏联可以出口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少,到时候这种还款结构就会给苏联带上沉重的枷锁——所以他们希望的,是有人会大量收购他们的可再生产品——现在是农畜产品,将来,也许是机器设备。我们就可以从这里入手。”

    一周前,伊莉雅按照预定计划向苏联人表示了对扎波罗热工业区建设项目的投资,莫洛托夫闻言自然是大喜过望。也就开放了让德国人去乌克兰考察的缺口。在那里维勒安和诺娃见识了苏联人工业化的飞快速度,也见识了乌克兰地区发生在少数MZ和那些“觉悟不够高的农民”身上的人间惨剧。

    苏联人这几年拼命地出口谷物和畜产品。在乌克兰和伏尔加地区采取了全面的农业配给,所有的家畜理论上都属于国家的。农民只负责养,连什么好处都没有收获——种粮食至少还能收缴后重新发回一小部分作为口粮,所以农民还是愿意去种的。但是畜产品则因为不属于“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所以连根毛都捞不到

    这个对徐莫野最有破坏性的一个措施是1929年12月17日苏联做出的。根据该决议,限期三个月内苏联将对100%的耕畜(耕牛、马、驴都算耕畜),100%的牛,80%的猪,60%的羊都进行“集体化”。于是从1930年开始,开始发生大规模的农民宰杀牲畜拒绝畜牧事件,史达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台了专门法案《破坏集体农庄生产罪》,凡是被发现宰杀牲畜这种“破坏生产”的罪行,最高可判死刑——而实际执行中,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最高量刑限度顶格判的。

    整个1930年,在毙了8万多牧民后,这个势头才渐渐遏制住。但是畜牧业的破坏已经不可避免了。直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后,在大后方塔什干地区新建起来的大规模机械化畜牧业基地建成后这个颓势才得到扭转。

    而我们的维勒安殿下,此时就准备悲天悯人地为史达林解决这个难题。为他那些养不住又卖不掉的牲口提供一个出路。

    “我们最近在乌克兰的考察,发现贵国因为需求不畅,导致畜牧业极度萎缩,我们很有兴趣帮助贵国解决这个问题——希特勒总理自从经济危机爆发后,一直对人民的困苦生活感到痛心疾首,一再表示要把提高德国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执政的第一要务。并且对进口农副产品有一定的补贴。所以,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

    “你们只要牲畜就可以了?不需要其他战略资源么?”莫洛托夫大吃一惊,不由出声求证,但是问出这句话就后悔不已,自己那么多嘴干什么,这么好吊件刚才就该一口答应。

    “我可以保证,我知道贵国的矿产资源最近产能比较吃紧,我们可以全部使用家畜交易,当然还可以包括谷物和木材。如果你们愿意使用‘来料加工’这种模式的话,我们可以在价格上更加优惠”

    “哦,美丽的伊莉雅,您真是苏联人民的好朋友,我想史达林同志也会感谢您的。”

    莫洛托夫在取得这个好消息后,立刻向史达林同志做了汇报,表示德国人愿意仅使用农产品作为支付手段,与苏联交易重型载重车辆和农用机械。项目规模超过数千万美元,可以让苏联把本来安排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才开始执行的农业机械化进程提前。

    史达林对于能够把那些烂在手里的牛羊卖出去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是还想是尝试性地想看看能不能换点别的东西,毕竟用宝贵的外汇买拖拉机太不划算了,毕竟现在买太多的话,那么多拖拉机厂建成后产能最终很可能会过剩。不过莫洛托夫在向史达林建言将来可以让史达林格勒拖拉机厂把富余产能转产坦克等装甲部队。作为装甲控的史达林还是很愉快的答应了这笔交易。

    第二天,伊莉雅和维勒安、诺娃等人的名字就在《真理报》上被人称作了“苏联人民的好朋友”。

    “花了几千万美元,却最后买了一堆牛羊回来。你这个讨好史达林的举动还真是下血本啊。”看着最终签订的合同,诺娃忍不住对维勒安吐槽起来。

    “史达林不同于美国总统,在这个国家,一切都是他的,直接行贿那些小钱永远无法打动他的,要想在苏联的行动不受限制,我们就得下本钱拿到那个‘苏联人民的好朋友’。何况,这笔交易也不算亏本——现在苏联的牲口真的是很便宜。”

    经济危机的时候,美国的成年肉用羊和猪的价格一度跌到十美元一头,牛和耕牛这些大型家畜也不超过100美元,驮马和军马在120~150美元不等。但是这个价格还是拼不过从大洋彼岸运过来的苏联进口畜牧产品。所以美国牧场主纷纷破产。

    而且此时苏联正好处在1930年开始的强制性集体农庄经济推广的关键时刻,苏联农民阶级的社会矛盾异常尖锐。所以在苏联国内收购这些产品的价格比美国还要低一半以上。

    根据最终谈判结果,项目合作金额总计达到八千万美元,德国人将在两年内分批提供大约四万台大型农用机粳采用来料加工模式合作——也就是说德国人出工人和生产设备,俄国人提供生产所需碟矿石和煤炭。完成后可以让苏联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上升到30%以上,解放超过五百万的农业劳动力

    作为交换,苏联方面将在两年内提供600万头猪、羊类肉用牲畜。和200万匹牛、马。一开始莫洛托夫试探性地询问是否可以使用已经被宰杀的牲畜凑数——即使算便宜一点。伊莉雅很大度的就答应了,但是要求其余活畜必须选择年幼强壮的作为替代。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苏联人解决了没有资金搞农业机械化的问题。并为灾荒年度不易养殖的大量牲畜找到了出路。

    “以后元首的军队一定会走机械化发展的路线——尤其是我们不缺乏石油之后,这已经是必然的结果了。但是这不代表现代战争就不需要畜力。我们在南美牵制美国人的时候,会需要大量的山地部队,将来在罗马尼亚的喀尔巴阡山区狙击俄国人的时候也是一样——这些骡马畜力将来会用得上的。”维勒安看着签订好的协议,筹划着下一步的规划。

    “哦,我们和俄国人的战争?没有十年的时间这根本不可能爆发?你难道要把这些东西再养上十年?我的神呐。你还是退化回牧场主吧。”诺娃对维勒安那种“胸无大志”的状态感到非常无语。

    “不用全部,我们可以把它们用别的办法处理一下。山地部队使用的畜力我们要筛选一下,尤其是各种气候耐受性问题——我可不想西伯利亚矮仲马拉到南美后水土不服还要士兵去伺候他们。其余的么,我们可以参照美国人的做法。”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