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掠夺与反掠夺 文 / 钧申
由于西北对外贸易过程中,全力向各省输出工业商品,导致各省民族工业遭到冲击,对此西北集团采取了兼并手段。
只要肯以工厂入股西北财团,马上就给各省那些办工厂的民族实业家们先进设备,工厂依旧由其进行管理。
于是各省工厂纷纷加入了西北财团,实现了工业第一次大规模的资产重组。
不过作为实业代表人物,大生纱厂的老板张謇,此时却依旧在死撑,不过厂里一大堆的棉纱堆积着已经是卖不出去了。如果要卖的话,肯定要亏本。不卖的话,资金链又要断裂。
如果加入西北财团,一切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张謇现在不乐意。这纱厂是他的心血,并不愿意看到纱厂被西北财团所兼并,尽管看上去双方都有好处。
但如同张謇这样还在坚持的实业家却是越来越少了,大部分的实业家都选择了加入西北财团。
尽管看上去是被兼并了,但却意味着更大的机遇。
此时的西北有先进技术,而此时的各行各业,也就如同一张白纸差不多,想怎么涂鸦都可以。只要拉上了西北关系,自然可以动用西北的一些资源,这意味着更大的财富。
这一年也是让许许多多上海买办商人们血本无归的一年,光是一个上海就有近八万买办商人,这些买办商人进口洋货,并帮助洋人收购原材料进行出口,往年生意虽然遭到了西北商品的一定冲击,但也并没有如同1908年这样的恐怖。
这一年由于西北商品的不断输出,各省老百姓很快就发现,西北国货价格实惠,质量反而更好。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口袋里都没什么钱,所以过日子都是精打细算的,就是便宜上一个铜板,也有吸引力。不过这年头的老百姓消费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质量和口碑。
首先市场上同一种商品的数量并不多,不似二十一世纪的市场那样牌子多得数不过来。所以只要质量不好,老百姓很快就会记住。但如果是质量好,就算贵那么一点,这年头的老百姓也大多会选择质量好的,因为质量好代表着更耐用等特性。
加之西北集团在对外销售商品过程中,大搞促销、赠送活动,迅速的占领了各省市场。同时从各省市场中购买原材料。
如牛皮、猪鬃、桐油等等原材料,之前都是被洋人廉价攫取,然后运回欧洲一加工,就成为高级商品再卖到世界各地去。
如长江流域,牛皮是大宗原材料。西北工业将这些牛皮购买回去后,大可加工成皮带、皮靴等商品。此时军队数量增加,对牛皮的需求量就更大了。这些牛皮做的皮带、皮靴,在士兵弹尽粮绝的时候,还可以用来充饥。
与洋人的竞争也就不限于商品市场方面了,还有原材料购买方面也充满了竞争。
很多血本无归的买办商人,已经转而开始销售西北商品,并开始为西北工业收购原材料,西北商品的输出,以及原材料采购还有一个大法宝,那就是汽车。
汽车降低了那些道路还错的地区的商品输入成本,以及原材料输出的运输成本,这使得西北的商品,在那些无铁路和水运的地区价格显得更便宜,这就足以抢占大半市场了,也使原材料收购价格可以提高。
西北军情局下设宣传科,各省到处都是宣传科的人员,这些人员在市井中大肆散布各种西北想要向老百姓传达的言论,号召老百姓购买国货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宣传项目。除了在市井中宣传,西北集团开始逐渐控制各省的报社,从而主导知识分子的舆论。
控制报社的方法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收购,如果价格太高则放弃。二是自己办报社,西北集团刚研制出了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同时自己也有大型造纸厂,报纸成本大大降低。再则西北工商业逐渐发展,这些报纸能拉到足够多的广告,当然大部分的广告都是西北集团自己预留的,如果有土豪想要广告,只要砸出足够的钱也可以把广告位置让给他们。同时西北也有其战略需要,因此西北集团办的报社绝无办不下去的可能。
再则,西北办的报社采取更为专业的制度,即自己培养记者对新闻进行采访,同时各个西北集团控制的报社在各省形成一个新闻挖掘网络。并配备无线电台,某省发生了什么事,很快各省西北集团控制的报社就都会收到。同时还向世界各国派遣记宅获取国际新闻,而不是是完全靠向外媒购买新闻。
在报纸发行方面,西北集团利用已经初步构建的商业网络,成立各个卖报点,并给送报员配备自行车进行送报,请报童在街上卖报。报纸价格也非常便宜,只需要花两个铜板就能买到一份报纸。
西北也在大规模的投资铁路,不过更多的是投资以占领省份碟路。在外省铁路建设方面,则是以建设主干线铁路为主。
这一年青藏铁路开工建设,这是一个被分为八年完成碟路,西北计划每年修上一段,由西北直接拨款,八年后完成建设。
同时计划从洛阳修建一条铁路到南京对岸的浦口,称之为洛浦铁路。同时开始修建双轨铁路。
就如玉海铁路,单轨已经有点不够用了,在一些运输比较繁忙的时节经常大批的货物堆在货栈。
双轨铁路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了。
同时西北集团这一年开始投资跨省公路,以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这些道路的修建,带动了西北钢铁、水泥等方面的生产规模,也带动了对汽车的需求,使得西北此时的实业显得非常繁荣。
在这些实业当中,沈凝云开始重点投资合成橡胶制造业,并且开始囤积合成橡胶。并在1908年下半年,在上海上市了第二批橡胶股票。
“上海作为亚洲地区的大都市,橡胶股票热潮必然将一大批海外资本引入上海进行投机。我们要做的,就是对这些海外资本进行反掠夺。反掠夺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不断的推高橡胶股票价格,抽逃之后,再向世界宣布合成橡胶技术,并大量丢出价格更低的合成橡胶,从而使橡胶股票发生了崩盘,并将外资套牢。”沈凝云对孙绎龙指导道,孙绎龙犹豫了半响问道:“可是我们投资者也将被套牢。”
“可是,如果我们不参与进去的话,那些人的钱一样会被套牢,而且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性,外资将率先实现抽逃,从而讲损失大部分都压到我们投资者身上。如果我们参与其中,那么被套牢的钱,首先是被我们赚走了,民族财富没有损失多少。再则我们还可以对外资进行反掠夺。”
“但是如罗斯柴尔德财团的资本强大,我们的反掠夺风险较大。”孙绎龙担忧的说道,沈凝云笑道:“所以我们要出奇制胜,罗斯柴尔德财团的主战场在伦敦、美国纽约等地区,上海只是他们的次要掠夺场地,而且当前罗斯柴尔德财团的全球化掌控能力较低。在伦敦、纽约等地区,我们要趁股票蹦盘之前抽逃,因此不能太过贪心。但是在,我们有足够的底牌。首先我们将逐渐控制舆论,同时我们有价格低得多的合成橡胶。只要我们一放出合成橡胶的消息,再在报纸上进行报道一番,马上就能在上海引发股蹦。那些外资的背景各不相同,他们不可能统一行动。实际上这群外资,也像是一群散户,只是比散户更专业一点点。”
“然后,其结果可想而知了,当我们都抽逃了,消息一放出去,谁都在抛售橡胶股票,但却没什么人买。而且很可能把罗斯柴尔德财团阴上一把,当消息传到伦敦,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呢?呵呵!”沈凝云幸灾乐祸的笑了起来。
“这样会使罗斯柴尔德财团所掠夺的财富大大减少,但因为罗斯柴尔德财团是庄家,他们就算是没做好准备,也不会亏本。如果罗斯柴尔德财团要想把这个游戏继续玩下去,就得砸很多钱下去稳定股市,首先要把我们抛出的橡胶全部囤积,然后大力收购股票,但很可能就会得不偿失了。”孙绎龙点头道。
“对,所以这一次,我们就是要在罗斯柴尔德财团对世界财富进行掠夺的同时展开反掠夺。”沈凝云继续说道:“我决定明年年底在上海举办一次商品博览会,都时候我们直接在博览会上把大批的合成橡胶抛出去。”
“这样效果就很惊人了,不会有人怀疑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不过博览会的场地?”
“让外交部去和满清谈,这个好解决。”沈凝云不在意的说道。
沈凝云决定搞商品博览会,自然得到了张奎发的支持。西北要搞博览会,在与满清进行了一番交涉之后,满清果然不敢从中阻拦。
此时的满清已经被西北军给打怕了,西北要办个博览会,自然不敢从中捣蛋。如今的满清,真正的被西北打掉了信心。
清廷满朝上下都迷茫了,为什么新军与西北军的差距会那么大?此时的大清朝,需要用什么办法,才能消灭掉西北这个威胁?
但是满清始终没有想出什么办法,此时的满清已经是烂进骨子里了,想折腾也经不起折腾了。
唯一有的办法就是忍让,以至于满清如今畏惧西北不下于畏惧洋人。作者钧申
这篇小说不错推荐先看到这里加收藏看完了发表些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