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民国战神

第098章:用钱砸出的胜利 文 / 钧申

    “臣日夜考察,陕西八镇新军虽革命党渗透严重,然皆不敢表露,士卒依旧心向大清。今又调七镇入陕,在此威势下,便是有革命党亦不敢起事。反观西北乱匪,止不到八万兵力,我大清将士是其近三倍,只需一战便可荡平西北,使西北恢复平靖,臣虽万死,亦要报效皇恩……”

    铁良用电报发出了这封奏折。

    很快满清内部的主战派就喧嚣尘上了,英国大使萨道义也对英国报告:“远东清与西北很有可能将爆发的这场战争,在我看来,清的胜算应该更大许多,因为清在兵力上占据了优势,而且装备了大量德国军火,战斗力并不是很低。”

    日本也像是闻到腥味的苍蝇一般,一名潜伏在陕西的日本间谍报告称:“满清与西北即将爆发战争,是挑起混战的大好时机,但西北军胜算不大。”

    日本收到这个情报后很纠结,不管是满清还是西北,谁打赢了都让日本感觉不完美。如果双方能够两败俱伤,谁都赢不了那就好了。如果一定要分出一个胜负的话,日本还是支持满清的。因为满清腐败,而西北发展出了很多工业。

    德国人同样也很关注这场即将爆发的战争,德国佬并不希望西北被打败,因为西北有英国人需要的东西。如果西北军撑不住了,西北很可能与英国达成交易,这对于德国的海军战略是不利的。尽管德国人对于西北的工业发展也有一些担忧,他们并不希望崛起成为一个大国,但起码在远东地区德国的利益还不是太多,如果德国不考虑日后向扩张的话,那么也可以无所谓,毕竟受冲击最大的还是英国。

    德国佬为此发去电报,询问西北需不需要向德国采购一批重炮,以增强西北军的实力。

    不过很快被西北拒绝了这一提议,西北军根本不需要那么大的重炮。目前来说,150mm榴弹炮已经很够用了。西北军工业,也正在研究203mm榴弹炮。

    在各方的注视中,1907年10月16日,西北军在满清调来的7个镇的新军立足未稳之际,率先发动了进攻。

    战争爆发,史称‘丁未渭水之战’。

    此战的主战场依旧是渭水,这已是西北军与清军发生军事冲突最频繁的地区。西北军以六个甲种师为主力,同时还从后方有调来了第13师,这个师是西北军的军级炮兵部队,装备的是150mm榴弹炮,以及150mm加农炮,负责火力支援即战略攻坚任务。

    战争爆发当天,西北军首先以炮兵部队对铁良所在的清军指挥中心进行了猛烈的炮击。清军的指挥中心的位置根本瞒不过西北军,西北军在清军当中到处都是人,对八镇新军的情况一清二楚,甚至是刚调来的九镇新军中,同样也有不少潜伏人员。

    铁良运气好,在炮击中没死。但是整个指挥中心被炸得一塌糊涂,人员死伤惨重。特别是保护着铁良来到陕西的一个营的北洋军,几乎都被炸死炸伤了大部分。整个清军十七镇官兵顿时陷入了无指挥状态。

    西北军趁机发动进攻,前线与西北军对峙的第三十八镇新军率先发动起义。

    “西北军的兄弟们已经进攻了,大家都扒了这身皮,驱逐鞑虏,光复中华。”三十八镇的一名管带立即当众脱掉了新军军服,接着高举步朝天扣动了扳机。

    三十八镇官兵立即响应起义,高喊“光复中华,驱逐鞑虏”,同时脱掉了上身的军服,在西北潜伏军官的煽动下,新军士兵一个接一个的脱掉了军服。

    整个前线阵地顿时乱了。

    三十八镇士兵突然起义,其他各镇新军,也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一个接一个的发生了起义。

    当一个镇的大部分新军士兵都起义的时候,其他的新军士兵就算不想起义也由不得他们了。

    不起义就会立即被干掉。

    这就是势,如飞流激石、鸷鸟毁折般的势。

    西北军的进攻,便如这种不可阻挡的气势,一路席卷而过。一路上陕西新军纷纷脱掉军服,光着膀子加入了西北军的进攻队列,迅速的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西北军迅速对第十一镇形成包围之后,不到半个小时后也成功包围了第十三镇。这两个镇成为了西北军第一口要吞掉的对象。

    此时西北军向九镇新军播洒了传单,这些传单是用飞机播洒下去的。

    传单上从两个方面进行宣传,一是民族层面。宣传西北是汉人政权,满清是异族政权,并用嘉阴三屠,扬州十日等惨案做为宣传,挑起新军士兵对满清的仇恨。

    二是从物质待遇上进行宣传,对于普通士兵们来说,如果饭都吃不饱,怎会去想什么民族大义呢!

    西北军许诺,只要投降,一律给与优待政铂普通士兵可成为西北军,与西北军一样拿每个月五块银元的军饷,吃和西北军一样的军粮,并许诺天天有肉。同时许诺,24小时内投降,每个人立即都能拿到十块银元的奖励。

    包围十一镇的03、04师正打算给包围圈内的新军再发射一些宣传弹,却听到十一镇新军的阵地上传来了一阵声。不一会,阵地上升起了白旗。

    十一镇内部爆发了起义,十一镇统治因拒绝投降而被士兵打了黑。统治一死,没有哪个当官的敢违逆士兵们的意志,生怕也被打了黑,于是十一镇新军就很干脆的投降了。

    然而接下来的战局发展,让是出乎了西北高层所有人的预料。

    当各镇新军士兵知道了西北军将会对他们进行收编,并给与他们每个月最少5块银元的军饷,投降马上就能拿到十块银元的奖励后,其它八镇还没被西北军包围,便已纷纷起义。

    有些起义被镇压了下去,但是随着西北军打到他们的阵地前,就再次爆发起义。整个新军,简直就是兵败如山倒。

    所有新军士兵都毫无战斗意志,不管是从民族大义上还是个人利益上,都不允许他们抵抗西北军的进攻。

    当天夜晚,西北军连夜进攻,当黎明时分,九镇新军悉数投降,宝鸡县城被西北军顺利攻克。铁良在乱军之中不知所踪,但是谢平澜却是成功救出来了。

    这场战争,还不到24个小时就结束了。

    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后世有史学家称,这场战争是西北用银子砸出来的胜利,在打内战,只要肯花钱,没有打不赢的战争。

    因为西北肯砸钱,加上本身也有民族大义的光环,满清新军自然是兵败如山倒。

    若是没有民族成分的汉族军阀内战,那么即没有什么民族成分在内,钱自然也就能够发挥的作用。毕竟都是汉人,投降了照样是相同的地位,不会如同像异族投降后当奴才一般的结果,既然有钱拿自然是倒戈了。这种心理,在原历史上的军阀内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后来冯玉祥、阎锡山与蒋介石之间的中原大战,蒋介石就是用钱把冯玉祥的部队给搞垮的。

    中原大战中的冯玉祥,其根基便是在西北,那些官兵怕打败仗后回到西北的黄土地上,所以非常恐惧。黄土地能有什么吃食弄到,那种苦日子谁都不想过。

    此时的西北,却因为发展出了工业,生产力大大滇高了,黄土地上的农民也正在转为工业化人口,而西北缺乏的物资可以从外省甚至是海外进口,因此不存在这个问题。

    镇压起义的那些军官,多是怕被满清秋后算账,连累到家小。但是大部分都被击毙在乱军之中。

    陕西境内的十七个镇的新军,一天之内土崩瓦解,没有经过多少战斗就起义的起义,投降的投降,顿时震惊了全,甚至是震动了全世界。

    不到十万对二十万,一天之内取得胜利?这是在开玩笑吗?

    十七镇新军的土崩瓦解,陕西顿时变成了毫不设防的区域,任意西北军驰骋。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