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民国战神

第069章:银元之争 文 / 钧申

    一群官员顿时心领神会,现在大清只要扯到西北那爆都可能会引起‘外交争端’,迅速的可以上升到政治事件。

    而且地方上出了乱子,那么也会引起清廷对地方的干涉。此时地方汉族权臣抬头,谁都不想被清廷干涉地方政务。

    “大人,西北那边还来了几个推销员,向我们推销一种更先进的步,叫什么01式步。还向我们推销赛电、大炮,我们要不要买一些?”一个官员接着对张之洞问道。

    “价钱怎么样?”张之洞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现在朝堂上正在议论编练新军的问题,湖北之前也练了一点新军,不过被袁世凯接收去了。显然这次练新军,规模比戊戌变法那边要大得多。

    “赛电1000两银子一挺,75克虏伯大炮5000两银子一门,01式步80两一杆,子弹1两30发。”

    “太贵了,太贵了。”张之洞不由。

    “大人,这不贵了,洋人要价更贵。而且那01式步质量上佳,比汉阳造好用。赛电和75克虏伯大炮,都是最好的大炮。”馁员立即按照西北推销员的话说了一遍,要是湖北新军能够采购,那他可是有抽成的。

    至于那个什么克虏伯大炮,也可以这么称呼。西北军的75速射炮及榴弹炮,克虏伯公司也在生产。

    克虏伯大炮在可谓是名声响亮,于是推销的时候直接按照这称呼来了。

    “哎!为何西北能产,我大清却不能产?”张之洞叹息道,他看到这个强烈的对比后,只感觉过去二十年的洋务运动都搞到狗肚子里了。西北只用了两年多就能产洋洋炮,大清二十年还不行。

    “大人,我们练新军,如果不买西北的炮,那么就只能装备汉阳造了。若是被西北知道我们买了洋人的炮,他们便又要闹了。”那名官员接着说道。

    这让张之洞想起了之前清廷与西北签订的《西安条约》,条约中规定,若西北可产之器,若较洋人作价更低,朝廷不得采买洋人之器。

    也就是说,此时的大清朝廷要想采购军火,那么必须先通过西北一关,如果西北有产出,只要价格上比洋人便宜,哪怕是一分一厘,都得采购西北的。

    如果不遵守条约,那么西北军就要闹了。

    “若要买,西北炮若是作价更低,自然是选西北炮,等朝廷确定要练新军时再说吧!”张之洞点头说道,这本来就更省钱,但问题就是,买了西北的炮,西北便赚到了钱,而且能生产更多的炮。但这一点不可避免,除非是自己能造。

    张之洞发话,湖北铸币厂一事很快就制定了下来。

    长江流域的白银显然更多。

    张之洞答应合股办铸币厂,西北又与其他各省督抚达成了协议,都是与西北合股办铸币厂。

    在银元样式上,则按照西北的‘炎黄通宝’来铸造。

    而清廷为了编练新军以抗衡西北军,开始在各省整顿商税。通过增收商税的办法,来凑集编练新军的军费。之所以如此窘迫,还是因为赔款给闹的。

    清廷为了赎回慈禧和光绪,花了六千万两白银。接着又签订了《辛丑条约》,年年都要赔钱,搞得清廷财政非常紧张。

    不过此时的还是有些元气存在的,因此满清通过拆东墙补西墙还是可以支撑下去。

    但是随着西北的崛起,满勤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愈加低下。

    在银元铸造方面,西北方面继续与满清交涉,最后终于让满清同意将‘炎黄通宝’定为统一规格。

    但是在合股铸币方面,满清直接插手华北地区的银元铸造。即在京城开办一个铸币厂,看上去满清是有些钱赚的。只是黄河流域的白银,除了官府手上的银锭之外,其他的多是被西北银行换赚甚至寿银都被西北银行给换走了。京城的铸币厂,至多也就是山西、河北、东北的白银拿来铸造炎黄通宝。

    搞定了满清,西北集团的铸币厂迅速在全国各省份都办了起来。统一用炎黄通宝的样式进行铸造,各省又接到了新命令,各省除炎黄通宝外,不得铸造其余样式及成份的银元,银元规格统一定为七钱二分重,成份为银九、铜一。

    在铸币方面,西北拿了大头,八成利润归西北集团,满清及各地督抚都只能喝汤水了。

    铸币厂投资很小,设备也很简单,西北集团迅速的在各省把铸币厂办了起来,其效率之脯十分罕见。

    有了官府的参与,银元铸造是大规模的进行。每铸造出一块银元,都能为西北集团创造效益。

    一时间全国各省,到处都是炎黄通宝。

    “根据预计,现在大概有七到八亿两银子可以铸造,如果铸造了这些钱,能够为我们创造出超过六千万银元的效益。”孙绎龙就银元铸造的利益方面对张奎发做了汇报,张奎发很高兴的说道:“有了这些钱,就凭借这笔钱,满清还怎么和我们斗,哈哈哈!”

    当然这些钱不可能全部投入到军事建设上去,西北军虽然要对满清保持武力上的优势,但也不能太过厉兵秣马,毕竟西北的底子还是比较薄弱的。

    但有钱绝对是好事,因为现在铁路修通了,很多东西可以进口。只要有需要,就可以迅速扩充兵力,对满清形成武力上的绝对优势。

    另外战争不仅看兵力规模,同样也看装备、训练、纪律状况,西北军的战斗力显然不是清军能够相比的。

    目前西北的财政状况良好,通过投资商业和工业的发展,获得的利益越来越大。

    因此孙绎龙提议加大铁路建设规模,获得了沈凝云的支持,此时玉海铁路已经开通,各支线都可以进行建设了,这对西北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加大铁路建设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因此从外省移民成为了重要任务,西北开始派遣人员到各省招募移民,宣传移民西北的好处。

    人口增加了,粮食供应也要随之增加。但铁路修通了,粮食可以用铁路运到西北,这解决了西北工业发展的农业规模制约。作者钧申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