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民国战神

第011章:洗脑成功 文 / 钧申

    “我们要想抓住机遇,就必须在那场战争爆发之前取得一块地盘。那么,我们就得通过武力推翻满清,或者通过武力割据西北。而我们要想通过武力推翻满清,就必须具备占据优势的军事技术。而我们只要拥有了先进的军事技术,就不愁无法战胜满清。”

    “那么我们还有多少时间?”郭士铭问道。

    “二十年~!”沈凝云伸出两根手指头,说道:“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成熟,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将在二十年内完成。届时,落后国家发展工业,反而有一定优势。”

    “这又是为什么?”郭士铭就如同一个好奇宝宝一般,此时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在沈凝云面前简直就是渣渣。

    “因为落后国家,或新兴国家发展工业是直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力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要高得多,那是几倍,十几倍的速度。相当于传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强国积累十年的结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国家只需要一两年或两三年就能追上。”

    设凝云说道:“现在的英国看上去是世界老大,但英国的工业体系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英国的商品是以棉布、煤炭、钢铁为主,这三种主要商品的技术性都比较低,落后国家也可以进行生产。也就是说,一场战争过后,英国将丢掉大部分的世界商品市场。”

    “那么德国容克财团向罗斯柴尔德财团发起挑战,这岂不是很不明智的行为?要知道罗斯柴尔德财团可是霸主地位。”郭士铭继续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因为罗斯柴尔德财团的模式落后了,垄断资本财团有三种模式,最初发展起来的叫卡特尔,是很低级的垄断模式。接着发展起来的是辛迪加,是相对高级些的垄断模式。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托拉斯,这是一种最为高级的垄断模式。”

    “罗斯柴尔德财团控制的英国、法国这些国家,其垄断方法就是卡特尔,即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厂家,签订垄断协议,划分各自市场份额。但这种模式比较脆弱,一旦某方占据优势,就将撕毁协议。”

    “德国所采用的模式是辛佳迪模式,这种模式比卡特尔要高级。即成立一个辛迪加组织,这个组织控制原材料、市场销售渠道。其成员,再划分市场份额。如果其成员要退出这个组织,就必须重新建立原材料产地以及重新开拓市场销售渠道,相比卡特尔模式稳定许多。”

    “美国采取的则是托拉斯模式,这是一种公司股份模式,即一家公司不断的吞并其他竞争对手,即通过收购、重组等方式来建立垄断,这样的结果就是,内部股份竞争非常残酷,但垄断效率却是最高的。”

    “罗斯柴尔德财团比较痴迷于金融投机,而且他们是犹太人,没有国界。他们是以英国作为大本营,英国工业体系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将越来越腐朽。而德国和美国,却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的大量应用而愈加强大。特别是德国,美国先期靠起庞大的版图。所以英国的衰弱是必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也给与了德国容克财团强大的底气。但这场战争最后的结果,最终失败的还是德国容克财团。但是,霸主地位将在接下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一步普及而动摇。”

    “英国难道不会更新自身工业体系吗?”

    “英国人落后了,他们更痴迷于武力殖民掠夺。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掠夺方式已经从武力,变成了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这是一种效率更脯而且更加隐蔽的掠夺方式。欧洲的工业中心永远是德国,英国人的工业是比不上德国的。随着德国民族主义的觉醒,以及美国财团不甘心臣服在罗斯柴尔德财团脚下。战后的德国财团和美国财团势必将会联合起来,他们极有可能会走向,从上消灭罗斯柴尔德财团的路犀也就是屠杀大量犹太人,从而摧毁罗斯柴尔德财团。”

    不知不觉,沈凝云已经忽悠到二战阶段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也就是德国容克财团与美国财团的联合。

    美国财团在战前不断的向德国输出先进技术,并鼓动德国人发动一场针对罗斯柴尔德财团的战争。

    德国人于是就行动了起来,在战争后期显现出了颓势的时候,容克财团更加疯狂的对犹太人进行屠杀。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德国战败,如果不摧毁罗斯柴尔德财团,德国将遭到恐怖的清算。如果把罗斯柴尔德财团从霸主的宝座上踹下去,那么美国财团还会放他们一马。

    战后,因为德国屠杀了大量罗斯柴柴尔的财团,以及大量的金融资产被充公,罗斯柴尔德财团被成功的踹了下去。

    德国容克财团尽管也因为战败遭到清算,损失了大量成员。但是德国容克财团本身就是一个成员太多的财团,俾斯麦组建容克财团的时候,相当于是把整个德国的贵族阶级联合起来,其结果就噬东太多了,损失了大量成员之后,反而让德国容克财团成为了梦寐以求的寡头财团。

    日本也就是用甲午战争的赔款,形成了他们的民族工业体系。最核心的东西,还胜业体系。

    有工业体系就有财团。

    在工业发展上,沈凝云却有强大的技术优势。

    ……

    经过连续多天的灌输,郭士铭彻底的接受了沈凝云灌输的那套理论,也不再认为反清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郭士铭也意识到,在清泉寨要想展开业务是不太可能的,只能供应清泉寨自身发展所需,所以马上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研发、教育方面。

    造是当前主要的研发任务,为了加强膛线加工效率,郭士铭在机床厂组建起来之后,开始制造专门的钩刀。

    接着还成立了一个技工学堂,在寨子中招收了五十名十多岁的孩子,即让他们机床厂当技工,也亲自教他们数学、理化知识。

    寨子里的孩子却是多得很,清泉寨的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这年头的人口出生率是很高的,但因为卫生条件差,死亡率也很高。

    但沈进文的医术却是很高明,他学的是六经辩证,而非是清代那种简化版的八钢辩证,八钢辩证把六经辩证简化得太机械了,所以很多疾病都无法治愈。另外清代瘟疫流行,温病派也开始兴起,温病派对治疗瘟疫确实有效,但是其他病症就差了,例如一个感冒,温病派不似六经辩证那样给你用干姜,而是给你开清热解毒的金银花什么的。

    清代开始,中医因为八钢辩证的流行,以及温病派的兴起,了最衰弱的时期。后世的那些中医大学里四年就毕业的中医,学的也是八钢辩证。

    沈进文的六经辩证随着他参悟周易,医术很是高明,所以清泉寨的婴儿死亡率很低,三百多户土匪,每一户不生个三四个都不好意思见人。结果导致清泉寨的孩子数量很多,达到了八百多人。

    这也是沈进文支持小发展实业的原因,以当前清泉寨的模式来看,日子过得确实很舒服。

    但是等下一代长大了,那么人口矛盾就爆发出来了。

    到时候整个寨子的人口,会成倍增长。现在寨子里加上那些孩子,已经有一千六百多人了,再增长一下,那就是三五千人。

    一个小寨子,怎么养活那么多的人口呢?

    在沈凝云发展实业之前,沈进文考虑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在寨子里兴办了教育,请了好几名教书先生,在寨子里办了个学堂。

    在沈进文想来,有文化总不会饿死。

    就算是不能科举入士,学医、学八字、学风水、练武,通过学习这些国术,走到哪里总都有口饭吃。

    这些学堂的传统教育倒是打下了一个基础,要在寨子里兴办教育显得容易得多。

    沈凝云那爆经过半个月的摸索,第一把来福已经成功的制造出来了,这是一把用刮刀手工加工出膛线的来福。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