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民国战神

第007章:忽悠到一条大鱼 文 / 钧申

    人手的招募倒是还算顺利,这年头匠已经出现了不少,不过这些匠的手艺,还没有民国时期那么成熟。

    民国时期因为军阀混战、土匪横行等原因,所以市场比较繁荣,所以那时候的匠造步、盒子炮那些械都是可以的,但是效率比较低下一些,毕竟是手工制造居多。

    倒不胜艺上不成熟,而是仿制目标没有民国时期的花样多,因此多是制造鸟的匠。

    对于工匠来说,精度不是问题,只要肯花时间去切削。

    这一招,就招募了二十多名匠,这些匠每个月的工钱,就达到了十多两银子,而且还要包吃住。

    这年头的手艺人,多是混口饭吃。

    混饭吃,这是大多数手艺人的追求。吃住都是东家提供,像木匠、风水先生什么的,东家都得和声和气的招待好,一不招待好,人家在干活时偷懒一下,或者偷工减料一下,那就哭去吧你!

    特别是风水先生,旧时代的风水先生,多是看阴宅的。这些风水先生很多,甚至在东家家里一住就是三五年,这期间白吃白住,天天还有点心供应之类的。平日大晴天的就躺在地主家后院里睡觉,有时下雨了就往上山钻。

    风水这东西,确实影响着子孙后代的兴旺与否,人是很聪明的,如果是假的谁会信?如果是研究命理的人就会发现,一个人祖上如果葬得比较好,其命运都差不到哪里去。

    不过风水是有钱人的玩意,穷人除非机缘巧合,或是碰上有点水平又比较负责的风水师,否则很难找到好风水。

    那些风水师下雨天往山上钻,那是因为他们要看水流走向,从水是往哪个方向流的,从而综合判断一个位的好坏。

    如果招待不周,人家风水师只要下葬是稍稍弄偏一点,那结果就天差地别了,甚至是破家都有可能。正所谓庸医止误一人,庸师误人全家,就是这个道理。

    这些匠倒不用像风水师那般招待,但地位却也是很不错的。

    二十多名匠陆续来到清泉寨,清泉寨里顿时热闹了起来,沈凝云忙着成立兵工厂,并着手打造土。

    土威力也是不错的,这玩意如果质量过关,两百米外依旧有不小的杀伤力。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土在战场上出现的频率很高。

    直奉战争中,直系军阀还用土打掉了奉军的法国坦克(子弹从射击孔打进去)。直皖战争战争期间,十万北洋军被三千手持土的湘军打得一路溃逃。

    所以说在,如果是应付内战的话,土也是能凑合着用的,能不能打胜仗,还是看军队素质,一群乌合之众就算有再好的炮,也可能会不出几日就被打得作鸟兽散。

    不过武器装备达到一定高度时,也是能形成碾压效果的,就像是美国大兵一样。纯粹就是靠物质战胜意志。但美国佬也不是无敌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就打得虎头蛇尾。

    土不仅威力上具备实战能力,而且精度上也不是大问题,土用得好也能出神手。

    一个初级的兵工厂就在清泉寨建立了起来,工具很简陋,是匠自带,材料比较普通,是传统的土制造材料,钢铁质量并不是那么好。

    不过用来制造土也已经是足够了。

    很快这个兵工厂就在沈凝云的指挥下开工了,开工之后沈凝云却发现,这些匠的手艺有高有低,差距比较大。

    于是沈凝云干脆让这些工匠每个人专门制造一种零件或者负责一道工序,这种生产方法能极大的加快工匠培养速度。

    “你们小心点,别碰坏了。”那个西装男不断的招呼道。

    沈进文摸了摸儿子的脑袋,说道:“没想到吧!这次爹可是把一个机器厂的人都给拐来了。”

    整个机器厂!

    沈凝云不由再次目瞪口呆,他原本只是想买几台机床而已,他老爹倒好,整个机器厂都拐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

    追问之下,沈进文微笑着把经过简略的说了一遍,沈进文到了夏口之后,就去找洋行买机器了。

    结果洋行欺负人不懂货,把价钱开得很高。正当沈进文不知道怎么办时,夏口对岸的武昌城里有一家机器厂却找上门来了。

    办厂的是一个叫郭士铭的人,是武昌大户之家,幼年留学德国,学的是机械制造,甲午年中日战争清廷惨败,郭士铭深感国家落后,愤然回国办厂。把他老爹积攒下来的家底都投入都投入到了机器厂里面,这个厂子一开始还招了几名洋工,即造机床也造机器。

    只戍士铭办厂之后才发现,在清廷的统治下想要办厂是多么的困难。地方上地痞流氓敲诈、勒索,官府吃拿卡要、处处找茬。

    因为没疏通关系的缘故,厂子很快就亏本了。尽管是卖出了几套机器,但是买机器的却是满清的兵工厂,货款却拖着不给,为了维持厂子运转,郭士铭只好借债了。

    郭士铭见有客户,于是极力推销。沈进文把图纸拿出来,问郭士铭能否制造,郭士铭一看图纸,却大感惊奇。郭士铭看完之后,觉得制造这些机床问题不大,就把单子接了,沈进文也就给了定金。

    结果厂子开工不到十天,债主上门了,郭士铭把祖宅都卖了,才勉强把钱给还上,结果却因为借不到钱,正在制造的机床也停工了。

    沈进文采购物资的时候,又到郭士铭厂子里走了一遍,发现这个问题后,沈进文倒也没向郭士铭讨要违约赔偿。

    而是把郭士铭八字要来算了一遍,说郭士铭缺金,在武昌不好混,应该到西边去,西方金旺。

    接着沈进文表示,自己略有家资,在陇南又稍有权势。建议郭士铭把厂子搬到陇南去,有他保着,官府也不敢乱来,而且还愿意给他免费提供地皮,还愿意出钱与他合资办厂。

    郭士铭担心陇南交通不是那么方便,沈进文却说有水运。郭士铭又担心没有煤矿,机器转不起来,沈凝云立即表示,他家旁边就有一处煤矿,而且西北之地煤炭奇多。

    沈进文之所以希望把郭士铭将厂子迁到清泉寨,主要是因为尝到了甜头,也看到了商机。

    甜头自然就是清泉寨造玻璃、火药,虽然规模不大,但却盈利不少。这机器厂造出的机器,洋人卖得那么贵,定是有利可图。这郭士铭办不下去,主要还是环境问题,而在清泉寨却不存在这些问题。

    沈进文这么一通‘忽悠’,就把人家给忽悠到土匪窝里来了。郭士铭在武昌实在混不下去了,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心血,沈进文表示愿意合资办厂之后,便让他心里涌现出了希望,于是带着三十几名工人就来到了清泉寨。

    此时郭士铭还不知道自己跑到土匪窝里来了,只以为这是一个寨子。见沈进文抱着个小孩走了过去,郭士铭还笑着逗了逗看起来十分可爱的小,询问沈凝云年纪,看起来挺喜欢小孩的。

    “沈兄,我看此处山水如画,倒是个钟灵秀气之地啊!”郭士铭心情大号的看着周围的景象感慨道。

    沈凝云却是捂着嘴巴窃笑,这典型是被卖了还办人家数钱呢!

    “秦岭乃是华夏龙脉的主脉所在,可谓气运绵长,这山水自然不错。”沈进文笑呵呵的对郭士铭说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